八月的夜晚,暑热渐消,星空格外清澈。明天,苏苏就要启程前往波士顿,开启她在哈佛大学的大学生活了。家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不舍和淡淡离愁的特殊气氛。晚饭后,顾安早早睡下,为明天的送行养精蓄锐。顾言澈、苏念晴和苏苏却毫无睡意,三人不约而同地来到二楼的露台。
露台上摆放着舒适的藤椅,晚风轻拂,带来远处隐约的虫鸣。没有刻意的开场白,一场自然而深入的深夜长谈,在静谧的夜色中缓缓展开。这不是父母对孩子的训导,而是三个独立个体之间,关于人生、未来和价值的平等交流。
苏念晴先开口,语气温柔而带着回忆:“苏苏,还记得你小时候,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时,那惊讶又兴奋的样子吗?”
苏苏笑了:“记得!觉得好神奇,原来生命是由这么多小东西组成的。”
“是啊,”苏念晴接着说,“保持这种对世界的好奇和惊喜感,非常重要。大学里,你会接触到无数新奇的知识和思想,不要急于给自己设限,像海绵一样去吸收,但也要学会像筛子一样,过滤和形成自己的判断。”
顾言澈接过话茬,语气比平时更显感性:“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解出最难的问题,怎么拿到最高的分数。这没错,是基础。但后来我才明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到真正值得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能让你废寝忘食,能让你在失败无数次后依然愿意爬起来继续尝试。找到你的‘真问题’,苏苏,这比选择什么专业更重要。”
苏苏认真地听着,点了点头:“我明白。就像我选择StS,就是因为我觉得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就是我想探索的‘真问题’。”
“很好。”顾言澈赞许地点头,然后话锋一转,“但是,追求梦想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我和你妈妈都经历过无数次实验失败、论文被拒、申请碰壁的时刻。我想告诉你的是,挫折不是对你的否定,而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关键是要有韧性,像弹簧一样,压得越低,弹得越高。”
苏念晴补充道,目光中充满关切:“还有,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健康的身心是一切的基础。不要为了所谓的‘成功’透支自己。学会平衡,找到让你快乐的事情,交几个真心的朋友。爸爸妈妈最大的愿望,不是你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而是你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内心充实的人。”
话题又转向了人际关系和爱情。苏念晴以朋友般的口吻分享了自己的体会:“遇到喜欢的人,勇敢地去爱,但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人格。真正的爱情,是让彼此都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相互消耗。”
顾言澈也难得地坦诚:“作为父亲,我当然希望有人能真心对你好。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先学会爱自己,拥有独立幸福的能力。这样,无论未来遇到谁,或者不遇到谁,你都能过得很好。”
他们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人生指南”,而是像朋友一样,分享着自己半生积累的感悟、走过的弯路、有过的遗憾和获得的幸福。他们谈论工作的意义,认为它应是自我实现的途径而非单纯的谋生手段;他们谈论财富,强调精神富足远比物质堆砌更重要;他们谈论责任,对家庭、对社会、对时代的责任。
夜渐渐深了,星光越发璀璨。苏苏依偎在妈妈身边,轻声说:“爸,妈,谢谢你们。不是教我应该怎么做,而是告诉我你们是怎么想的。这些话,比任何大道理都让我安心。”
顾言澈和苏念晴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温暖与释然。他们知道,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分享;最好的传承,不是指令,而是浸润。
这个夜晚,他们传递给女儿的,不是一条预设好的跑道,而是一幅充满可能性的地图和一个坚固的内心罗盘。他们相信,拥有了好奇、坚韧、善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无论女儿未来走向何方,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意义。这场深夜长谈,是父母能给即将远行的孩子最珍贵的成年礼物。家的智慧,在星空的见证下,完成了最深沉的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