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现代神侦探古代小捕快 > 第3章 密室焚尸案之灰烬下的诡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章 密室焚尸案之灰烬下的诡计

谋杀的性质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陈宅废墟的上空,让原本就凝重的空气几乎冻结。赵雄脸色铁青,眸中寒光凛冽,他大手一挥,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掘地三尺!把这里的每一寸灰烬都给老子翻个底朝天!”

阳光挣扎着穿透破损的屋檐,在弥漫的尘埃与飞灰中切割出几道苍白的光柱,光柱里无数微小的颗粒飞舞旋转,仿佛是无数的魂灵在无声地喧嚣,又像是天光正在对这人间惨剧进行一场沉默而严厉的审判。

林小乙半跪在焦尸原先匍匐之地,那里是火魔最为肆虐的核心区域,灰烬也最为厚重。他拒绝了同僚们使用的粗孔筛筐,而是取出了自制的、绷着极细密纱网的小木框。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不像是衙役在搜证,倒更像是一位考古学者在清理珍贵的史前遗存。他屏住呼吸,用小毛刷和木签,极其耐心地将炭块、熔化的琉璃状物、纸张的黑色余烬、烧变形的微小金属件以及泥土分离开来。汗水沿着他的额角滑落,滴在焦黑的地面上,瞬间蒸发,但他浑然不觉。高逸赋予他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一种对“痕迹”近乎偏执的敬畏。

突然,在书案残骸附近一处较为松散的灰烬层中,一些异样的残留物吸引了他的目光。那并非普通的燃烧产物,而是一些呈现非正常白色的粉末状结块,其间混杂着些许未能完全燃尽的、带有油腻光泽的微小碎片。他小心地用银箔纸片刮取少许,凑近鼻尖,极力排除浓烈焦糊味的干扰,一股极其微弱、却尖锐独特的类似蒜臭的气味,刺入他的感官。几乎是同时,他脑海中的知识库亮起了红灯——磷?

“吴大哥,”他压低声音,向正在不远处仔细勘查墙壁的吴文示意,“请过来看一下这个。”

吴文快步趋近,当他看到林小乙纱网上那些白色残留时,神色立刻变得严峻。他取出一个洁白的瓷碟,将少量粉末置于其上,又用滴管吸取清水,缓缓滴落。他仔细观察着粉末遇水后的细微变化和微弱的气泡。“此物……性烈,畏热,触火即狂,常为宵小之徒用以行诡秘纵火之事。”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后怕,“若将其封于蜡丸或薄壁器皿之内,置于烛台、灯盏之旁,待烛火烘烤,器皿热至一定程度,内里之物便会自燃,继而引燃周遭……”

一个阴险而精巧的延时纵火装置! 不需要凶手亲自在场点火,火焰会在特定的时间点自动燃起,为凶手制造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林小乙与吴文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抹洞悉阴谋的寒光。

林小乙没有停顿,他将筛查的重点转向了窗台和门楣下方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在门楣上方那条他早已留意的横向浅痕附近,他的指尖触到了几段几乎彻底炭化、却仍保持着纤维状的细微残留,脆弱得仿佛一触即溃,但那独特的形态,分明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丝线。窗外窗沿那道奇异的划痕旁,他也找到了类似的一小截炭化线头。

“此线非比寻常,”吴文用手指轻轻碾磨了一下残渣,判断道,“坚韧异常,耐得住短暂高温,似是特制的弓弦,或是海外传来的某种钓线。”

林小乙闭上眼,脑海中开始飞速重构那个罪恶的夜晚:凶手在扼杀陈裕斋之后,冷静地将含有磷粉的延时装置放置在书房的某处——也许是烛台上,也许是靠近火盆的书架隔层。然后,凶手走到门边或窗前,将一根或者数根这种特制的丝线,一端以巧妙的方式系在门闩或窗销的特定卡扣上,另一端则穿过门扉下缘几乎看不见的缝隙,或者窗棂间微小的破损处,引到室外。接着,凶手轻轻合上门窗,走到室外,拉扯丝线。内部的闩销在丝线的牵引下,缓缓移动,最终“咔哒”一声,落入锁闭的卡槽。最后,凶手用力一拽,丝线从精心设计的活结或脆弱的系点处断裂,被迅速收回,或者任其残留在原地,等待被随之而来的大火吞噬。门楣上的摩擦痕,窗沿的划痕,以及这些侥幸未被完全烧尽的丝线残骸,都成了这出“密室魔术”无法抹去的破绽。

“好毒辣的心思!好精巧的机关!”吴文听完林小乙抽丝剥茧般的推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若非你心细如发,洞察秋毫,此等诡计,几乎便要瞒天过海!”

就在此时,一名年轻衙役在清理书案下方堆积最厚的灰烬时,发出一声惊呼。他扒开层层灰烬,露出一块巴掌大小、被烧得扭曲变形、泛着狰狞乌光的金属片。它似乎曾是某个盒子的盖饰或令牌的一角,中间原本镶嵌宝石或玉片的地方已然空洞,但最令人心悸的是,金属片表面,清晰地阴刻着一个图案——一只孤傲的飞鹤,侧身展翅,鹤唳九天的姿态中,却透着一股深入骨髓的阴冷与诡谲。

“这鹤影……”林小乙感到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这图案,与之前那枚铜符上模糊的禽鸟爪印一脉相承,却更加具体,更加张狂,仿佛在宣告着某种不容置疑的存在!陈裕斋的书房里,为何会有如此充满江湖诡秘气息的物件?

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不安的联想,吴文在鹤影金属片旁的灰烬中,又用镊子夹起了一小块尚未完全焚毁的布料。那布料是深蓝色的,质地细腻紧密,绝非寻常市布,边缘处,竟还残留着一丝用银线绣制的、极其精美的卷草纹滚边。

灰烬之下,机锋暗藏。磷粉与丝线,勾勒出一个处心积虑的杀局;而阴森的鹤影与华贵的布料碎片,则像两道猝然浮现的鬼火,照亮了隐藏在命案背后的、更加幽深恐怖的漩涡。林小乙将这几样关键的证物紧紧攥在手中,冰冷的触感从掌心直抵心房。他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阴谋的边缘,而脚下的每一步,都可能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