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宋,汴京,司天监。
夜色深沉,观星台高耸,融入墨蓝的天幕。
监正屏退了所有吏员和学生,独自一人立于冰冷的石砌平台之上。
他并未仰观星象,而是垂首躬身,姿态谦卑得近乎匍匐,对着空无一人的前方黑暗处,低声禀报着。
“尊使,陛下已依言开始斋戒,心甚诚。”
“朝中虽有李沆、王旦等老成持重之辈劝阻,然陛下对‘天书’之期盼,日盛一日。”
“料想不出旬月,时机便可成熟。”
黑暗中,并无实体显现。
只有一缕极其淡薄、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灰雾,在观星台角落缓缓流转。
一个冰冷、毫无情绪波动的声音,直接在那监正的脑海深处响起:
“嗯。此事你办得尚可。”
“然,‘天书’之戏,关乎天命正统,不容有失。”
“赵恒心志不坚,易受外界影响,需确保万无一失。”
那声音顿了顿,似乎在接受着某种无形的信息流。
片刻后,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凝滞。
“近期,数据库中记录到数个微小参数波动。”
“虽未触发主剧情偏离警报,但其模式……异常。”
监正的头垂得更低,不敢接话。
灰雾微微翻涌,那冰冷的声音继续道:
“京东路、京西路,部分州县粮产统计数值,略高于历史模型预期均值。”
“误差范围虽在允许之内,但分布集中,非随机波动。”
“工部匠作监收录民间器具改良图谱,数量及创新度,亦有微弱提升。”
“文官体系中,以李沅为核心,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小圈子,言论倾向……务实。”
一个个微小的“异常”被列出,如同平静湖面上偶尔冒起的气泡,看似无关紧要,却打破了绝对的“平静”。
“这些波动,本身微不足道,不足以影响‘澶渊之盟’、‘天书封禅’等核心节点。”
“但其存在,即是‘杂音’。”
“其背后,似有同一推动力,在系统性地、缓慢地……侵蚀背景参数。”
灰雾的流转速度稍稍加快。
“是那些‘变数’……”
“他们并未因上次南方的清扫而沉寂,反而转换了渗透方式。”
“从直接的武力干扰,转向了更隐蔽的技术扩散和思想渗透。”
监正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全身,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尊使……您的意思是?”
“加强对文官体系的监控,特别是新晋官员,以及……所有表现出‘过度’务实倾向,或对‘天命’、‘祥瑞’持怀疑态度者。”
“李沅及其交往密切者,列为重点观察目标。”
“启动‘幽影’序列七至序列九,调入汴京,融入市井,监视目标人物日常言行,交际网络。”
“任何异常接触,立即上报。”
“幽影”!
监正身体一颤。
那是比普通铁鸦军更隐蔽、更擅长潜伏与情报搜集的特殊单位。
直接受主人操控,是嵌入这个“剧本世界”的活体监控探头。
调动“幽影”,意味着监控力度将提升数个等级。
“是!谨遵尊使之命!”
监正连忙应下,额角已渗出冷汗。
“去吧。”
“维持‘天书’剧本的推进,是当前第一优先级。”
“至于这些暗处的虫子……”
冰冷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一丝近乎“厌恶”的情绪。
“找到他们,然后……清理掉。”
话音落下,角落里的灰雾倏然消散,仿佛从未存在过。
只留下监正一人,在夜风中瑟瑟发抖,心中充满了对“幽影”的恐惧,以及对那无形中对抗“尊使”的势力的惊悸。
陈朝,别苑地下,靖安司核心密室。
这里灯火通明,墙壁上悬挂着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和线条。
数名精干吏员坐在摆满卷宗的案几后,低声交流,处理着如雪片般汇集而来的情报。
王茹立于中央,眉头紧锁,正在听取一名心腹下属的急报。
“司使,伪宋汴京方向,我们的三处乙级联络点,在过去十二个时辰内,相继传来警示。”
“他们察觉到市井之中,多了一些陌生的面孔。”
“这些人行为低调,融入性极强,但观察力极为敏锐,似乎在 systematically 地扫描着特定区域的官员宅邸、常聚茶楼乃至书画铺。”
“其中一处联络点,在尝试跟踪其中一人时,不到两个街口便失去目标,反馈其反追踪能力极强,绝非寻常探子。”
王茹眼神一凛。
“描述一下那些陌生面孔的特征。”
“回司使,据回报,这些人容貌普通,衣着寻常,无显着特征。”
“但有一点共同之处——他们的眼神过于平静,缺乏常人应有的情绪波动,如同……死水。”
“而且,他们似乎对汴京的布局了如指掌,总能出现在需要监控的位置,却又巧妙地避开巡逻武侯和热闹人群。”
“死水般的眼神……超强的潜伏与反追踪能力……”
王茹喃喃自语,脸色逐渐变得难看。
“是‘幽影’!”
“铁鸦军把‘幽影’投入汴京了!”
她猛地转身,走向另一侧墙壁上那张更为详细的伪宋汴京地图。
“立刻核查,这些陌生面孔出现的区域,与李沅宅邸、其常去的茶社、以及他所交往的官员活动范围,是否有重叠!”
吏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快速比对情报。
结果很快出来——高度重叠!
“果然!”
王茹心下一沉。
“铁鸦军主人察觉到了我们的渗透!”
“虽然可能还没锁定具体目标,但他们已经加强了监控网,而且直接动用了‘幽影’!”
“这是冲着李沅,冲着我们正在引导的文官圈子来的!”
她不敢怠慢,立刻亲自书写了一份加密情报,用了最紧急的传递渠道,送往张诚处,并请求即刻面见君上。
半个时辰后,别苑静室。
陈稳、张诚、王茹齐聚。
王茹将“幽影”出现的详细情况汇报完毕。
静室内一时沉寂。
“反应好快……”
张诚沉吟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我们技术渗透刚见成效,对李沅的引导也才初步稳住阵脚,他们的反制就来了。”
“而且一出手,就是‘幽影’这种级别的监控力量。”
陈稳目光沉静,但眸底深处寒意凝聚。
“铁鸦军维护其‘剧本’,不容许任何超出控制的‘变数’存在。”
“技术扩散和思想渗透,虽然缓慢,但却是从根本上动摇其统治根基的方式。”
“他们必然视之为大忌。”
“调动‘幽影’,意味着他们开始重视这种‘软性’侵蚀,并决心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王茹担忧地道:
“君上,‘幽影’非同小可。”
“我们安插在汴京的人手,应付普通铁鸦军和伪宋皇城司尚可,但在‘幽影’的全面监控下,暴露风险极大。”
“尤其是‘陆明’,他与李沅接触较多,虽已转为隐秘通信,但难保之前没有留下痕迹。”
陈稳站起身,在静室内缓缓踱步。
“通知‘陆明’,即刻起进入静默状态。”
“非生死攸关,不得主动联系李沅,暂停一切可能引起注意的活动。”
“他与李沅之间的联络渠道,转为单向,由我们定时、不定点投放密信,他只能接收,不得回复。”
“是!”
王茹立刻记下。
“通知我们在伪宋的所有暗桩和联络点,提升警戒级别。”
“近期暂停一切非必要的渗透与情报搜集活动。”
“以保全自身,隐匿行踪为第一要务。”
张诚补充道:
“尤其是那些正在尝试推广新技术,或与周淮安、郑河等技术官僚有接触的点,必须格外小心。”
“铁鸦军很可能顺着技术扩散的线索摸过来。”
命令一条条发出,通过加密的渠道,迅速传向光幕彼端。
安排妥当后,陈稳走到窗前,望向西边。
夜色中,仿佛能感受到那道横亘天地光幕的存在,以及彼端汴京城内,那张正在悄然收紧的无形监控网。
“铁鸦军想用高压监控,扼杀萌芽……”
陈稳的声音在静室中回荡,带着一丝冷意。
“那就让他们看看,种子一旦落入沃土,即便上面压着巨石,也终有破土而出的一天。”
“只是现在……”
他转过身,看向张诚和王茹。
“我们需要更深的潜伏,更耐心的等待。”
“暗流,终究是在水下涌动最为有力。”
王茹肃然点头。
“臣明白。”
“会让我们的人,像水滴融入大海一样,消失在他们眼前。”
张诚则道:
“这也未必全是坏事。”
“铁鸦军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官体系和技术扩散上,或许会让我们在其他方面的行动,获得些许空间。”
陈稳微微颔首。
“不错。”
“海贸、北疆,乃至对那个新感知到的‘文曲’光点的观察,都可以趁机推进。”
“但核心原则不变——巩固已有成果,暂停新的高风险渗透。”
“先确保我们已有的‘种子’,不被他们连根拔起。”
暗室之中的密谋,引来了更严酷的风声。
但风过之后,深埋于地下的根须,只会扎得更深,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