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时空基石 > 第74章 暖冬传乐?声润双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4章 暖冬传乐?声润双时

宣德六年十二月十二 辰时

宣德城城西独居老人院

冬日的寒风裹着细碎的雪沫,在院墙外打着旋儿,老人院的厅堂里却暖意融融。青珩穿着一身厚厚的枣红色棉袍,领口别着一枚小小的音乐符号徽章,手里捧着一卷《双时和鸣曲》简谱,正站在厅堂中央,对着围坐的老人们微笑:“爷爷奶奶,今天我们来教大家唱一首双时空的歌,歌里有枫山的温暖,也有大海的热闹,学会了,我们就能和天启的朋友们一起唱啦。”

阿明坐在一旁的竹凳上,手里握着那支熟悉的竹笛,身边还放着几个小巧的海螺哨 —— 这是天启的孩子们特意送来的,每个哨子上都刻着简单的音符,方便老人们跟着吹奏。“我们先吹一遍前奏,爷爷奶奶们可以跟着节奏拍手,” 阿明调试好笛音,对老人们笑着说,“这首曲子的节奏很轻快,像冬天里的暖阳,听着就开心。”

辰时三刻,“暖冬传乐” 的第一站正式开始。阿明率先吹响竹笛,悠扬的旋律在厅堂里回荡,青珩则拿着简谱,逐句教老人们唱:“海风拂过枫山岗,枫叶落在海面上 ,” 她的声音温柔又清晰,老人们跟着轻声哼唱,有的还跟着节奏轻轻点头,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张奶奶今年七十多岁,耳朵有些背,青珩特意走到她身边,贴着她的耳朵慢慢教:“奶奶,您看这个‘岗’字,要拖一点长音,像风吹过枫山的声音。” 张奶奶点点头,跟着青珩的调子慢慢唱,虽然偶尔会跑调,却格外认真。学会第一句后,她开心地拉着青珩的手:“好孩子,这歌真好听,听着就想起年轻时候去枫山玩的日子,那时候的枫叶,红得像火一样。”

与此同时,天启的阿珠也带着孩子们,来到海边的渔民聚居区,开展 “暖冬传乐” 行动。通过时空共鸣镜,青珩能看到阿珠正拿着海螺哨,教渔民们吹奏《双时和鸣曲》的副歌部分:“双时儿女手拉手,共唱同心好时光,” 渔民们围坐在渔船上,手里拿着海螺哨,虽然吹奏得不算熟练,却充满了热情,海风拂过,将哨声与歌声一起送到远方。

“青珩!你们教得怎么样啦?” 镜中的阿珠对着镜头喊道,脸上满是笑容,“李伯伯说,学会了这首歌,以后出海捕鱼的时候,就对着大海唱,肯定能捕到更多的鱼!”

青珩笑着回应:“我们这边也很好,张奶奶已经能完整唱完第一段了!等会儿我们一起连线,让爷爷奶奶和渔民伯伯们一起合唱,肯定特别热闹。”

中午时分,双时空的 “跨时空合唱” 正式开始。宣德老人院的老人们坐在厅堂里,天启渔民聚居区的渔民们围在渔船上,通过时空共鸣镜,两地的人们一起唱起了《双时和鸣曲》。老人们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充满了温情;渔民们的声音带着大海的辽阔,格外有力量。两种声音隔着时空交织,像一股暖流,淌进每个人的心里。

合唱结束后,张奶奶对着镜头,颤巍巍地说:“谢谢天启的朋友们,这首歌让我们这些老人也感受到了双时空的热闹,以后我们也要常和你们一起唱歌,一起过节。” 天启的李伯伯也笑着回应:“以后我们捕到新鲜的鱼,就送给爷爷奶奶们,你们教我们唱歌,我们给你们送鱼,这才是双时空的一家人嘛!”

午后,青珩和阿明带着乐器,来到老人院的后院,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单独表演。王爷爷躺在床上,听着青珩的歌声和阿明的笛声,眼眶渐渐湿润:“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唱歌,后来腿不好,就很少出门了,没想到今天还能听到这么好听的歌,还能和天启的朋友们一起合唱,真是太开心了。” 青珩握着王爷爷的手,轻声说:“爷爷,以后我们每周都来看您,教您唱更多双时空的歌,还带您看天启的大海,好不好?”

另一边,天启的阿珠和孩子们也来到渔民的船上,为正在修补渔网的渔民们表演。渔民们放下手中的活计,围坐在孩子们身边,跟着歌声轻轻哼唱,脸上满是疲惫却又充满希望的笑容。阿珠还教渔民们用海螺哨吹奏简单的旋律,渔船在海面上轻轻晃动,哨声与海浪声交织,像一首温柔的渔歌。

夕阳西下时,“暖冬传乐” 行动渐渐接近尾声。青珩和阿明收拾好乐器,准备离开老人院,老人们纷纷拉着他们的手,依依不舍地告别:“下次一定要早点来,我们还等着学新歌呢。” 青珩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双时和鸣曲》的简谱,送给每位老人:“这是简谱,爷爷奶奶们可以照着练习,下次我们来检查,唱得好的爷爷或奶奶,还能获得‘传乐小能手’的徽章呢。”

离开老人院时,雪已经停了,夕阳的余晖洒在雪地上,泛着淡淡的金光。青珩回头望了一眼老人院的窗户,能看到老人们正拿着简谱,互相讨论着歌词,脸上满是笑容。她知道,这场 “暖冬传乐” 行动,不仅是教大家唱一首歌,更是用音乐传递温暖,用歌声连接双时空的情谊,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陆珩真和墨青芜早已在院外等候,看到孩子们回来,笑着迎上前:“今天辛苦了,你们的歌声,让双时空的冬天都变得温暖了。” 青珩笑着说:“娘,墨姐姐,我们以后还要去更多的地方教大家唱歌,去宣德的各个街巷,去天启的各个渔村,让双时空的每一个人,都会唱《双时和鸣曲》,都能感受到双时空的温暖。”

墨青芜点头,眼中满是期待:“我们还要制作更多的简易乐器,送给双时空的老人和孩子,让大家都能参与到‘传乐’行动中来。双时空的守护,不仅要守护大家的生活,还要守护大家的快乐,让每个人都能在歌声中感受到幸福。”

晚风拂过,带着淡淡的寒意,却吹不散孩子们心中的温暖。青珩牵着陆珩真和墨青芜的手,一步一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嘴里还轻声哼唱着《双时和鸣曲》。她知道,这首曲子会像冬日里的暖阳,照亮双时空的每一个角落,让这份跨越时空的守护与情谊,永远在歌声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