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 > 第88章 既然赵信要打,那就出兵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8章 既然赵信要打,那就出兵吧

赵信率领八百骑兵冲出咸阳,如此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瞒过咸阳城中无数双眼睛。

铁蹄轰鸣,烟尘滚滚,一路向北疾驰而去,引得沿途百姓纷纷侧目,城中权贵更是议论纷纷。许多人不明所以,还暗自揣测,这莫非又是陛下交给了忠武侯什么秘密任务?毕竟赵信之前就经常不按常理出牌。

……

四海归一殿内,大朝会正在进行。文武百官按班序列,商讨着国政。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通报声。

咸阳令神色仓惶地快步进殿,甚至来不及完全整理好仪容,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惊惶:“陛下!不好了!忠武侯赵信……他……他率领数百骑兵,强夺北门,冲出咸阳城去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在肃穆的朝堂上炸开!百官哗然!

御座之上的嬴政,眉头瞬间紧锁,眼中闪过一抹愠怒。他的第一反应是:赵信这个混账东西,又在外面惹了什么泼天大祸,要跑路不成?但他强压着怒气,沉声问道:“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咸阳令伏在地上,颤声道:“微臣……微臣也不知具体缘由。只是接到北门守将急报,称忠武侯手持自身将令,率约八百骑兵,强行出城,一路向北疾驰而去,拦都拦不住啊!”

向北?!

嬴政的心猛地一沉,一个极其不好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丞相李斯站了出来,他面色凝重,向嬴政拱手问道:“陛下,忠武侯此举……莫非是奉了陛下密旨行事?”

他这是在给皇帝,也是在给所有人一个台阶下。

嬴政脸色阴沉,摇了摇头,声音冰冷:“朕,未曾向他下达任何旨意。”

李斯闻言,脸色顿时一肃,语气变得严厉起来:“既无陛下旨意,忠武侯便私自调动兵马,夺门而出!此等行径,可谓胆大包天!他眼中还有没有陛下?还有没有朝廷法度?这……这与谋反何异?!”

李斯这话极重,但不少官员在心中暗自认同。无诏调兵,确实是泼天的大罪!

“李丞相此言差矣!”

老将王翦须发皆张,迈步出列,声音洪亮,“忠武侯赵信,虽年少气盛,行事或有莽撞之处,但其赤胆忠心,天地可鉴!说他谋反?绝无可能!”

王翦对赵信的勇武和忠诚还是认可的。

李斯立刻反问:“老将军,即便他不是谋反,但擅自调兵总是事实吧?如此行径,将陛下威严置于何地?将朝廷法度置于何地?”

这话问得王翦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为赵信辩解。

“陛下!”

一名御史大夫趁机出列,慷慨激昂地指责道。

“赵信此子,一向胆大妄为,目无王法!昔日冲击后宫、羞辱近臣、当街杀人!如今更是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举!简直狼子野心,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派兵将其捉拿回京,明正典刑!”

“放屁!”

话音未落,一名与赵信交好的军中将领就忍不住怒骂出声。

“忠武侯忠肝义胆,岂是你能污蔑的?你说侯爷造反,证据呢?拿不出证据就在这血口喷人!”

“没错!”

又一名武将站出来。

“末将与赵侯爷相识已久,他性格是霸道狂妄了些,但为人最是忠义,一心为国,绝不可能行谋逆之事!”

“赵将军曾在濮阳危难之际救驾!其忠义之心,世人皆知!你们这些文官莫非眼睛瞎了吗?”

“哼,你们这些酸儒懂什么?把造反说得如此轻巧!请问赵侯爷如何用八百骑兵造反?是打算用这八百人冲击皇宫吗?简直是笑话!”

武将们话语粗鄙,却道理直白,怼得那群文官面红耳赤,纷纷将求助的目光看向李斯。

李斯冷哼一声,不慌不忙地道:“忠义?赵信是曾救驾立功,但谁能保证功勋卓着之下不会滋生野心?刚才哪位将军说八百骑兵不足以成事?诸位莫要忘了,赵信勇冠三军,有万夫不当之勇!八百骑兵在他手中,足以兴风作浪!更别忘了,他曾任郎中令,执掌宫禁许久,宫中卫士多与他相熟!若是他里应外合……诸位可想过后果?”

李斯这番话,虽然多是猜测,却丝丝入扣,点出了理论上存在的风险,让刚才还气势汹汹的武将们一时也哑口无言,无法彻底反驳。

“好了!都给朕住口!”

嬴政被吵得心烦意乱,猛地一拍御案。他内心深处是不相信赵信会造反的。正如李斯所言,赵信武力超群,自己多次与他近距离相触,若真有歹意,早就动手了。但无论如何,赵信私自调兵是事实,他必须对此做出反应,否则人人效仿,国将不国!

就在他难以决断之时,一名郎官急匆匆捧着一卷竹简跑入大殿:“启禀陛下!北门守将呈上忠武侯临出城时留下的秘奏!称是呈予陛下的!”

嬴政眼睛一亮,立刻道:“快!呈上来!”

内侍连忙将竹简接过,恭敬地送到嬴政手中。嬴政迫不及待地打开,只看了一眼那歪歪扭扭、如同狗爬般的字迹,他就确认这绝对是赵信亲笔所写,别人模仿不来!

他迅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最终甚至露出一丝哭笑不得的神情,喃喃道:“原来如此……这个混账东西!朕不是说过让他暂且等待吗?竟然如此心急!区区八百骑兵就敢深入草原?是去赶着送死不成?真是荒唐至极!”

他抬起头,看向下方疑惑的群臣,将竹简递给内侍:“念给诸位爱卿听听。”

内侍接过竹简,高声宣读起来。奏章中,赵信坦言了自己对冒顿急速扩张的深切担忧,陈述了趁其主力西征、后方空虚之际进行突袭的战略构想,并再次立下军令状,愿以八百骑深入草原,尽其所能破坏匈奴恢复元气的进程。

最后,则为自己的擅自行动向皇帝请罪,言明一切后果自负,与麾下将士无关。

听完奏章内容,朝堂之上再次一片哗然!众臣反应各异,有佩服赵信胆识和忠勇的,有嘲讽他异想天开、自不量力的,也有无语于其行事莽撞、无法无天的。

老将军王翦沉思片刻,出列问道:“陛下,既然已知忠武侯意图,如今该当如何处置?”

嬴政呆坐在龙椅上,沉默了良久。殿内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帝国的掌控者身上。

终于,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又无比果决:“立刻派快马,八百里加急,传讯于上郡蒙恬将军,令他设法拦截赵信,务必将其带回!”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芒,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伸手从御案上拿起那枚象征着北方军权的虎符,沉声道:“再派一队使者,持此虎符,火速送往蒙恬军中!若……若未能拦截到赵信,已使其深入草原……则命蒙恬,留十万士卒镇守长城沿线,亲率二十万大军,出长城,扫荡草原!”

嬴政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帝王的决断:“既然要打,那便打个彻底!配合赵信那八百骑,给朕狠狠地打!趁此机会,一举荡平匈奴王庭,永绝北疆之患!”

此令一出,满朝皆惊!皇帝不仅没有第一时间惩治赵信,反而要调动二十万大军为其后援,接应其看似儿戏的冒险行动!这耗费的国力物力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对赵信的这份宠信,也着实太过骇人!

李斯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自己身为百官之首,恐怕也从未得到过陛下如此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

他急忙出列,想要劝谏:“陛下!三思啊!如此兴师动众,只为接应赵信一人之莽撞行事,国库耗费巨大,且胜负难料……”

“不必多言!”

嬴政直接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疑,“此事朕意已决!丞相,战事将起,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你即刻下去,统筹协调好大军的后勤补给事宜,若有延误,朕唯你是问!”

李斯被噎得说不出话,看着嬴政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只得将满腹的不满和担忧硬生生咽了回去,躬身道:“老臣……遵旨。”

嬴政疲惫地挥了挥手:“退朝!”

百官怀着复杂各异的心情,缓缓退出了四海归一殿。一场因赵信擅自行动而引发的朝堂风波,最终以皇帝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北伐战争而告终。北方的天空,战云再次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