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舱内,空气仿佛凝固。林晚(或者说,正逐渐成为“摇篮”核心意识的存在)平静地抛出的选择,如同一把冰冷的利刃,悬在了所有人的头顶。
沈墨池看着她那双非人般平静的眼眸,试图从中找到一丝属于那个年轻研究员“林晚”的痕迹。“没有……其他方法了吗?”他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恳求,“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其他接口,或者仅部分引导系统能量,不一定需要完全的融合……”
“数据模型显示,概率低于百分之零点零三。”“林晚”的声音毫无起伏,如同机器宣读结果,“‘方舟’主力舰队携带的能量读数,超过‘摇篮’系统基础防御阈值百分之四百七十。没有‘核心意识’的全面引导与授权,系统无法启动最高级别的‘净化协议’。抵抗将无效,太阳系被同化的概率为百分之九十九点八。”
每一个冰冷的百分比,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在沈墨池的心上。理性的数据与感性的抉择,在这一刻形成了残酷的对立。
就在沈墨池陷入艰难抉择时,主控室传来了新的紧急情况。
通过“荆棘齿轮”共享的、部署在柯伊伯带边缘的隐秘观测浮标,传回了最新的实时影像数据。
画面中,漆黑的宇宙背景被一片巨大的、如同迁徙的金属蜂群般的光点所覆盖。那是“方舟”的主力舰队,它们并非简单的战舰集合,而更像是一个流动的、结构精密的巨大城市或工厂。舰船之间由能量力场连接,整体散发着一种冰冷、有序、且充满压迫感的光芒。
更令人不安的是,舰队的前锋,数艘造型如同尖锐长矛的快速突击舰,已经脱离了主阵型,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内太阳系驶来。其航向推算结果,直指地球!
“先锋舰预计抵达时间,修正为……四十八小时!”监测员的声音带着绝望的颤抖。
压力,从抽象的数字,化为了可视的、铺天盖地的金属洪流。
陆延昭大步走入医疗舱,他的脸色同样难看,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显然已经知晓了一切。
他没有看“林晚”,而是直接看向沈墨池,沉声道:“墨池,我们没有时间了。”
沈墨池猛地抬头,眼中布满血丝:“延昭,那是林晚!是我们的队友!我们不能……”
“我知道!”陆延昭打断他,声音斩钉截铁,“但我更知道,如果‘方舟’抵达,失去的将不止是林晚一个人!是所有人!是整个地球的‘可能性’!”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是战争。战争,总是需要牺牲的。这个决定不该由你一个人来做,也不该由她一个人来承担。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必须共同背负的罪孽。”
他的话语像冰冷的雨水,浇在沈墨池混乱的心头,带来一种刺骨的清醒。是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这是一个关乎文明存亡的决断。个人的情感,在种族存续的天平上,显得如此沉重,又如此渺小。
就在舱内气氛压抑到极点时,“林晚”忽然再次开口,语气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妙的、人性化的波动。
“沈博士……陆队长……”
两人同时看向她。
“在我的意识彻底融入系统之前……我检索到了一段……来自‘摇篮’系统深处……关于‘荆棘齿轮’的古老日志……”
她微微蹙眉,似乎在努力对抗着同化的进程,维持着最后的清醒:“日志显示……‘荆棘齿轮’的创始成员……源自‘方舟’早期的一次……‘叛逆者’逃亡事件。他们反对……‘绝对秩序’,信奉……‘混沌进化’……”
这个信息至关重要!它解释了“荆棘齿轮”与“方舟”对立的根源,也侧面印证了他们作为盟友的可靠性——至少在对抗“方舟”这一点上,目标一致。
“林晚”说完这段信息,眼神中的“人性”光芒迅速黯淡下去,恢复了那种俯瞰众生的平静。但就在完全消失前,她用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轻轻说了一句:
“告诉……大家……别难过……我……愿意……”
这句话,如同最后一片秋叶飘落,轻却重逾千钧。
“她做出了她的选择。”陆延昭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已只剩下属于指挥官的铁血与决绝,“那么,我们也要完成我们的使命。”
沈墨池沉默着,最终,重重地点了点头。他走到控制台前,开始操作,将林晚的生命维持系统与海底巨构的核心接口进行最终权限对接。
无数幽蓝色的能量光路,如同苏醒的神经网络,自巨构深处亮起,顺着预定的通道,如百川归海般向着医疗舱、向着林晚的身体汇聚。
林晚(或者说,即将成为的新存在)缓缓漂浮起来,双眸中绽放出如同星云般璀璨、却也无比淡漠的光芒。她的身体逐渐变得半透明,与周围庞大的能量和数据流融为一体。
一个浩瀚、古老而又带着一丝新生气息的意志,开始以她为中心,笼罩整个海底基地,并向着全球的“摇篮”节点扩散。
章末钩子: 融合过程引发的能量涟漪,甚至影响到了现实空间,整个马里亚纳海沟上空风云变色,雷暴丛生。就在这时,“深渊探索者号”收到了来自“荆棘齿轮”的紧急加密通讯,内容简短却令人心惊:“‘方舟’先锋舰已探测到地球圈异常能量峰值!他们加速了!预计二十四小时内接触!另,小心……‘摇篮’本身……它的‘净化’定义……可能与生命……存在冲突……” 最终倒计时,开始了。而他们唤醒的,究竟是救世的方舟,还是灭世的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