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 > 第431章 薪火相传望沧海, 风云再起新纪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1章 薪火相传望沧海, 风云再起新纪元

也速该北归,汴梁惨胜,天下进入了短暂而脆弱的平静。王凌峰携手各方力量,抚平创伤,暗中积蓄实力,并开始研习那神秘的龙脉秘术。然而,遥远的西方,也速该整合着庞大的帝国,目光依旧觊觎着东方;浩瀚的南方海洋,“黑龙王”的残余势力与新的威胁若隐若现;而那卷龙脉秘术所揭示的、关于华夏气运的更深层秘密,也引来了暗处更多贪婪的目光……更大的风暴,正在遥远的时空之外酝酿。华夏的命运,走向了新的十字路口。

五年后,初春。

汴梁城头,昔日战火留下的焦痕已被新砌的青砖覆盖,残破的垛口修复如初,甚至比以往更加坚固雄壮。城楼之上,代表大宋的赤旗迎风招展,旗下守卫的士卒盔明甲亮,眼神锐利,身姿挺拔,透着一股百战余生的精悍之气。城内街道,车水马龙,商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虽不复往日极盛时的奢靡,却洋溢着一种劫后重生、踏实奋进的生机。

镇北王府(已敕封为“护国武王府”)后院,一片新绿的竹林旁,王凌峰负手而立。五年光阴,在他鬓角添了些许风霜,眉宇间的锐气沉淀为深沉的威严,只是偶尔咳嗽时,微蹙的眉头仍透出旧伤未愈的痕迹。他望着竹笋破土而出的勃勃生机,目光却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更遥远的地方。

“王爷,”朱武须发更白,但精神矍铄,缓步走近,低声道,“北疆夜枭密报,也速该……病重了。”

王凌峰身形微微一震,缓缓转过身,眼中并无太多喜色,反而更加凝重:“消息确凿?”

“八九不离十。”朱武递上一封密信,“去年冬,也速该巡幸漠北,感染风寒,一病不起。如今蒙古帝国内部,诸子争位,暗流汹涌。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幼子拖雷,各拥势力,摩擦日增。其麾下大将,如木华黎、博尔术等,亦态度暧昧。西域新附之地,叛乱时有发生。”

也速该病重……这个压在整个华夏头顶近十年的巨擘,终于显出了颓势。王凌峰沉默片刻,轻叹一声:“一代天骄,终也敌不过岁月。然,猛虎垂死,其威犹存,群狼环伺,更为凶险。也速该若去,蒙古帝国分崩离析,对我朝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王爷所虑极是。”朱武点头,“内斗的狼群,有时比统一的猛虎更危险。他们可能会为了争夺遗产,更加疯狂地向外扩张,以战功确立地位。”

“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王凌峰目光锐利,“也速该的病,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更大的考验。必须趁此良机,进一步巩固自身,同时,密切关注漠北动向。”

“老臣明白。格物院新研的‘神机弩’已装备北疆边军,水师新式炮船也已下水十艘。只是……”朱武顿了顿,“那‘龙脉秘术’的研究,进展缓慢,其中涉及天地元气、山河走势,玄奥非常,恐非一朝一夕可成。”

“无妨。”王凌峰摆摆手,“此术关乎国本,急不得。重在传承与感悟,而非急功近利。告诉负责此事的几位大家,循序渐进即可,切莫强求,反遭其害。”

“是。”

这时,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传来。只见林冲与一名年轻将领并肩而来。那年轻将领约二十出头,剑眉星目,英气逼人,虽面容尚带几分青涩,但步履间已有了大将之风,正是韩世忠之子韩彦直,如今已是北疆边军中的后起之秀。

“末将林冲(韩彦直),参见王爷!”二人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王凌峰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看着韩彦直,“彦直,北疆历练如何?”

“回王爷!”韩彦直声音洪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蒙王爷与林叔父教诲,末将受益匪浅!如今边境安宁,我军操练不懈,将士们士气高昂,只待王爷一声令下!”

“好!”王凌峰赞许地点点头,又看向林冲,“林兄弟,北疆防务,辛苦你了。”

“分内之事。”林冲沉稳应道,眼中却有关切,“王爷,您的伤……”

“老毛病了,无碍。”王凌峰淡然一笑,转而问道,“方圣公和岳飞的南洋水师,近来可有消息?”

林冲答道:“方圣公半月前有信鸽传回,言其与岳统制已扫清‘黑龙王’残余势力,并在流求等地建立了稳固据点。水师舰队已巡航至吕宋附近海域,与当地土王建立了贸易往来。只是……近来南洋似乎不太平静,有一股新的海盗势力崛起,旗帜陌生,船坚炮利,行事诡秘,方圣公已派人深入查探。”

新的海盗势力?王凌峰眉头微蹙。海洋,始终是他心中另一块重要的棋局。也速该的威胁主要在北陆,但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很可能在海上。

“传信给方圣公和岳飞,稳扎稳打,以探查和贸易为主,暂勿轻易开启战端。但要时刻警惕,摸清那股新势力的底细。”

“末将遵命!”

正说话间,燕青悄无声息地出现,手中拿着一份加漆密封的羊皮卷。“王爷,南洋‘海东青’急报!”

王凌峰接过,迅速拆阅,脸色渐渐变得严肃。信是方腊亲笔,详细描述了那股新出现的神秘势力:他们自称“星月盟”,拥有大型桨帆战舰,装备一种射程极远、威力巨大的新型火炮,战术精湛,绝非普通海盗。其首领身份不明,但麾下有阿拉伯、波斯甚至欧洲的雇佣兵,似乎是一个庞大的海上联盟。他们近期在南海频繁活动,控制了数条重要商路,对宋商船队造成了威胁。更令人不安的是,方腊的探子隐约发现,“星月盟”的船只,似乎对通往“西洋”(印度洋)的航道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其背后,可能牵扯到更遥远的西方势力。

“星月盟……西洋……”王凌峰喃喃自语,将信递给朱武等人传阅。“也速该的陆上帝国出现变数,海上的挑战却接踵而至。这天下,果然不会让我们安稳太久。”

朱武看完信,沉吟道:“王爷,此势力看来志不在小。其目光投向西洋,所图甚大。若让其掌控东西海路,于我朝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不错。”王凌峰目光深邃,“陆上守成,海上进取。这是我们既定的方略。也速该的病重,给了我们陆上喘息之机,但海上的棋局,才刚刚开始。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扫清近海匪患,必须将目光放得更远。”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断:“传令!加大与南洋诸国的贸易与联络,派遣更多精通海事、外交的人才南下,协助方圣公和岳飞。格物院重心,向舟船、火炮、航海术倾斜!我们要在海上,建立起不逊于陆上的力量!”

“是!”众人凛然应命。

数日后,汴梁城外,新建的“讲武堂”演武场。旌旗招展,杀声震天。一场由王凌峰亲自主持的全军大演武正在举行。不仅有种师道、林冲等宿将麾下的百战精锐,更有韩彦直、岳云(岳飞之子)等一大批年轻将领崭露头角,他们指挥的新编练的“振武军”、“靖海营”等部队,战术新颖,士气如虹,展现出蓬勃的朝气。

王凌峰站在高台之上,看着台下生龙活虎的年轻面孔,看着那些经过战火洗礼、更加沉毅果敢的中年将领,心中感慨万千。薪火相传,这便是华夏不灭的希望。

演武结束后,王凌峰召见了所有高级将领和核心文臣。

“诸位,”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传遍全场,“也速该病重,北疆暂安,此乃天赐良机,亦是我辈奋发之时!陆上,我们要修明内政,固本培元,使百姓安居乐业;边疆,要厉兵秣马,稳如泰山!海上,我们要扬帆远航,互通有无,广交朋友,亦要持剑经商,守护航路!”

他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我们的敌人,或许不再是单一的也速该,而是变幻莫测的天下大势!我们的战场,也将从黄河之滨,扩展到万里海疆!诸位任重道远!”

“愿随王爷,匡扶天下,护卫华夏!”台下,山呼海啸般的誓言响起,声震四野。

是夜,王府书房。王凌峰独自站在那幅巨大的、如今已标注了更多海外地域的乾坤图前。也速该的蒙古帝国、西域诸国、新兴的“星月盟”、遥远的西洋……世界的轮廓,从未如此清晰地展现在他面前。

燕青无声地送来最新情报:漠北传来确切消息,也速该病情恶化,已无法理政,诸子争斗趋于白热化。同时,南洋方腊信鸽再至,“星月盟”一艘先锋舰船试图闯入宋军控制的香料群岛水域,被岳飞水师驱逐,双方发生了小规模摩擦。

山雨欲来风满楼。

王凌峰的手指,轻轻点在地图上那片广袤无垠的蓝色海洋。陆上的巨兽暂时蛰伏,海上的蛟龙却已露出獠牙。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但他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一种历经磨难后愈发坚定的光芒。他拿起笔,在图纸边缘缓缓写下八个字:

“薪火相传,星海启航。”

放下笔,他推开窗,望向南方繁星点点的夜空。海风似乎带来了远方的潮声,也带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的呼唤。

(第三卷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