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 第255章 残寇清剿?草原议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5章 残寇清剿?草原议和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55 章:残寇清剿?草原议和

正德十三年(1518 年)?三月初

宣府城外的雪原上,寒风依旧凛冽,却已少了几分冬日的酷寒。陆砚昭率藏锋队与直属营两千将士抵达宣府时,陆砚青与林峰正站在南门城楼上等候 —— 城楼下,明军将士正忙着清理战场,缴获的战马与兵器堆成了小山,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硝烟味。

“昭弟,你可算来了!” 陆砚青快步走下城楼,握住陆砚昭的手,眼中满是喜悦,“此次宣府大捷,藏锋队功不可没,若不是你们摸清了敌军情报,咱们也打不了这么漂亮的伏击。”

陆砚昭笑着点头,看向身旁的沈锋:“这都是藏锋队将士们的功劳,沈锋统领训练有方。” 沈锋立刻上前,对陆砚青与林峰躬身行礼:“总兵官,将军,藏锋队仅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林峰看着藏锋队将士们身着的玄色劲装与背后的改良连发火铳,眼中满是好奇:“沈千户,你们这装备看着就不一般,想来清剿残部时定能派上大用场。目前我们已查到,联军残部约五千人,分散在宣府周边的三座山谷中,其中最大的一股在黑风谷,由兀良哈部的副首领带领,还裹挟了不少牧民,清剿时需格外小心,避免误伤百姓。”

陆砚昭接过林峰递来的地形图,仔细查看后道:“黑风谷地形复杂,谷内有多处山洞,易守难攻,若强行进攻,恐会造成较大伤亡。不如让藏锋队先潜入谷中,摸清残部的具体位置与牧民的分布,再制定清剿计划。”

陆砚青点头赞同:“好!就按你说的办。我让边军在谷外布防,防止残部逃跑;你率藏锋队潜入侦查,务必在三日内传回消息。”

当日午后?黑风谷外围

藏锋队将士们换上便于在雪地潜行的白色罩衣,将玄色劲装与连发火铳包裹其中,在沈锋的带领下,悄悄靠近黑风谷。谷口两侧的山坡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隐约可见残部设置的岗哨 —— 他们手持弯刀,来回踱步,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一组跟我从左侧山坡绕进去,二组从右侧寻找隐蔽处,三组留在谷口外围,接应我们!” 沈锋低声下令,三组将士立刻分散行动。陆砚昭则与沈锋一同,带着一组将士,踩着厚厚的积雪,缓慢向谷内移动 —— 他们的脚步很轻,几乎没有发出声响,积雪仅留下浅浅的脚印,很快便被风吹来的雪粒覆盖。

潜入谷内后,藏锋队将士们分散开来,仔细侦查:谷内共有三处较大的营地,分别位于谷口、谷中与谷深处的山洞附近;牧民被集中在谷中的营地,周围有残部看守;黑风谷的副首领则住在谷深处的山洞中,身边有两百余名精锐护卫,还囤积了不少从宣府劫掠来的粮草与物资。

“不好!” 一名藏锋队士兵突然压低声音,指向谷中营地 —— 几名残部正驱赶着牧民,似乎要将他们转移到山洞附近。沈锋立刻做出 “暂停” 的手势,对身边的将士道:“快,记录下牧民的位置与残部的布防,我们必须尽快将消息传出去,避免牧民被转移到更危险的地方。”

将士们快速用炭笔在羊皮纸上绘制地图,标记残部与牧民的位置,随后悄悄撤离。撤离途中,他们遇到了两名巡逻的残部,沈锋与一名将士迅速上前,用短匕捂住他们的口鼻,将其拖到隐蔽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惊动任何人。

三日后?宣府总兵府

陆砚昭看着藏锋队传回的地图与情报,对陆砚青、林峰道:“黑风谷的残部约两千人,其中五百人看守牧民,一千五百人负责防御,副首领身边有两百精锐。我们可分三路行动:一路由林峰率右营五千将士,从谷口进攻,吸引残部的注意力;二路由我率藏锋队与直属营一千将士,从谷左侧的小路潜入,突袭谷中营地,解救牧民;三路由大哥率边军五千将士,从谷右侧绕到谷深处,围剿副首领与精锐护卫,切断残部的退路。”

陆砚青与林峰点头赞同,立刻开始部署兵力。次日凌晨,清剿行动正式开始 —— 林峰率右营将士从谷口发起进攻,铳声与呐喊声震天动地,残部果然被吸引到谷口,与右营展开激战。

陆砚昭则率藏锋队与直属营将士,从左侧小路潜入谷中营地。藏锋队将士们先解决掉看守的残部,随后对牧民喊道:“我们是大明军队,来救你们的!快跟我们走!” 牧民们又惊又喜,纷纷跟着将士们向谷外转移。

而陆砚青率边军将士绕到谷深处,对山洞发起进攻。副首领见状,率精锐护卫冲出山洞,想要突围,却被边军将士团团包围。经过半个时辰的激战,副首领被生擒,残余的护卫要么战死,要么投降,谷深处的残部被彻底肃清。

至午时,清剿行动结束 —— 共歼灭残部一千五百人,俘虏两千五百人,解救牧民三千余人,仅明军仅阵亡五十人,伤一百人,再次取得胜利。

五日后?宣府总兵府

就在明军准备清剿另外两处山谷的残部时,一名草原使者突然来到宣府,请求面见陆砚青 —— 他是瓦剌顺义王派来的,带来了顺义王的亲笔信,信中说瓦剌各部已得知兀良哈部与土默特部战败的消息,愿意与大明议和,停止袭扰边境,同时希望大明能开放更多互市口岸,促进双方贸易。

陆砚青立刻召集陆砚昭、林峰商议。“顺义王此次议和,恐怕是看到了大明的实力,担心我们继续进攻草原。” 陆砚昭看着书信,沉吟道,“不过议和对双方都有利,大明可以减少边防开支,集中精力推行新政;草原部落则能通过互市,获得中原的绸缎、茶叶与农具,缓解物资短缺的问题。”

林峰点头:“只是开放更多互市口岸,需陛下批准,我们不能擅自做主。不如先将使者留在宣府,派人将书信送往京城,请示陛下的意见。另外,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要求草原部落交出剩余的联军残部,彻底肃清边境隐患。”

陆砚青赞同道:“好!就按你们说的办。我让人好好招待使者,同时加强边境的防御,防止草原部落耍花招;昭弟,你派藏锋队去另外两处山谷侦查,看看残部是否有异动,若他们得知议和的消息,可能会选择投降。”

当日午后?宣府周边山谷

藏锋队将士们前往另外两处山谷侦查,果然发现残部士气低落,不少人已无心抵抗。沈锋抓住机会,对残部喊道:“瓦剌各部已向大明议和,你们若继续抵抗,只会死路一条;若投降,大明可饶你们一命,还会将你们送回草原与家人团聚!”

残部将士们听到喊话,纷纷放下武器,选择投降。仅用了两日,另外两处山谷的残部便全部投降,宣府周边的残寇被彻底肃清。

七日后?京城太和殿

朱厚照看着陆砚青送来的奏折与顺义王的书信,脸上满是笑容。“好!瓦剌各部愿意议和,这是好事!” 他对百官道,“宣府大捷后,草原部落已不敢再轻视大明,此时议和,既能稳固边防,又能促进互市,为新政推行创造更好的环境。杨首辅,你拟定一份议和条款,允许开放大同、延绥两处互市口岸,同时要求草原部落交出剩余的联军残部,确保边境安稳。”

杨廷和躬身应下:“陛下圣明!臣会尽快拟定条款,派使者前往宣府,与瓦剌使者商议具体细节。另外,宣府边防已稳固,枭龙卫与边军的兵力可适当调整,部分将士可撤回京城,或调往其他边境地区,加强防御。”

朱厚照点头:“准奏!命陆砚昭率藏锋队与直属营两千将士返回京城,留下林峰率右营五千将士协助陆砚青驻守宣府;另外,赏宣府边军与枭龙卫将士白银五万两,绸缎三万匹,表彰他们在此次清剿行动中的功劳。”

三日后?宣府城外

陆砚昭率藏锋队与直属营将士准备返回京城,陆砚青、林峰与宣府百姓纷纷前来送行。城门外,百姓们捧着干粮与饮水,塞到将士们手中:“谢谢你们守护宣府!一路平安!”

陆砚昭翻身下马,握住陆砚青的手:“大哥,宣府的边防就交给你了。若草原部落有异动,或有其他情况,立刻派人通报京城,我会率枭龙卫赶来支援。”

陆砚青点头:“你放心回去,宣府有我与林峰在,定能守住。藏锋队是支好队伍,回去后要好好训练,未来定能为大明立下更多功劳。”

沈锋也上前,对陆砚青与林峰躬身行礼:“总兵官,将军,此次清剿行动,多谢你们的配合。若日后有需要,藏锋队随时愿意前来协助。”

林峰笑着拍了拍沈锋的肩膀:“好!期待下次与藏锋队并肩作战!”

随着一声令下,陆砚昭率将士们策马启程,朝着京城的方向前进。藏锋队将士们身着玄色劲装,骑在战马上,身姿挺拔,成为雪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陆砚昭回头望去,宣府的城门渐渐变小,心中满是感慨 —— 此次宣府之行,不仅清剿了残寇,还促成了草原议和,为大明的边防稳定奠定了基础。

而此时的京城,沈知薇与春桃正站在陆府门前,翘首以盼 —— 她们知道,那个守护大明的人,即将归来,而大明的和平与繁荣,也将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