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 第193章 火器冲刺?启运边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3章 火器冲刺?启运边疆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193 章:火器冲刺?启运边疆

正德三年(1508 年)?夏(八月十八日)?寅时?虎豹营工坊兵工厂

寅时的夜色尚未褪去,兵工厂的铸铳作坊却亮如白昼。数十盏牛油灯悬挂在房梁上,昏黄的光线下,工匠们围着熔炉忙碌的身影重叠交错,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滚烫的陨铁上,瞬间蒸发成白雾。赵小匠双眼布满血丝,手中的长钳夹着最后一批奔雷短铳的枪管,正往模具里灌注陨铁水 —— 青白色的金属液体顺着模具缝隙流淌,在晨光将至时,凝结成泛着冷光的枪管。

“再加把劲!还有两天,一定要完成两百支的任务!” 赵小匠沙哑着嗓子喊道,声音在作坊里回荡。他身边的王铁山双手磨得通红,却仍在用力转动水力砂轮,打磨枪管上的毛刺:“赵匠首放心!咱们工匠没别的本事,就是能熬,今晚不睡觉,也得把这些铳造完!”

作坊外,陆砚昭身着玄色劲装,正检查堆放在角落的防冻火帽。每一枚火帽都裹着加了羊油的蜡层,整齐地装在木盒里,盒盖上贴着 “宣府边军专用” 的标签。“李颖,” 陆砚昭转身对猎鹰卫队长道,“让暗卫去工部催一下,剩余的陨铁今天必须送到,不能耽误最后一批短铳的铸造。”

“已传信了,” 李颖点头,“工部说卯时就能送到,还派了十名工匠来帮忙,确保按时完工。另外,兵部那边传来消息,粮草已集齐,就等火器完工,八月二十日准时在京营库房汇合。”

陆砚昭点头,目光重新落回作坊 —— 工匠们的敲打声、熔炉的滋滋声、水力砂轮的转动声,交织成一首激昂的战歌。他知道,这些声音里,藏着边疆的希望,藏着宣府百姓的安危。

辰时?工部衙门(陨铁押运)

辰时刚到,工部的十辆马车就驶出兵工厂。每辆马车上都堆满了用麻布包裹的陨铁,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工部郎中亲自押车,手中拿着交接文书,脸上满是焦急:“陆指挥,让您久等了!这些陨铁都是精心挑选的上等料,硬度和韧性都达标,保证能造出最好的短铳。”

陆砚昭接过文书,核对无误后,指挥士兵们卸货:“辛苦郎中了,快把陨铁送到熔炉旁,工匠们还等着用。”

工部郎中跟着走进作坊,看到工匠们昼夜赶工的场景,忍不住感叹:“没想到虎豹营的工匠们这么拼命,为了边疆,真是不容易啊!”

“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 陆砚昭道,“等打赢了瓦剌,陛下定会重赏大家。”

说话间,新运来的陨铁已被送入熔炉。炉火越烧越旺,青白色的火焰舔舐着金属,将陨铁熔化成液体。赵小匠拿着长钳,精准地将铁水倒入模具,动作熟练得如同行云流水 —— 经过这些天的赶工,工匠们的配合愈发默契,造铳的速度也比之前快了不少。

午时?宣府边疆(陆砚青备战)

同一时刻,宣府城外的边军大营里,陆砚青正站在了望塔上,目光望向远方的草原。瓦剌骑兵的身影时不时出现在地平线处,像一群窥伺猎物的野狼,随时可能发起进攻。营地里,边军士兵们正忙着加固战壕,将削尖的木桩埋在战壕两侧,准备应对瓦剌的骑兵冲锋。

“将军,猎鹰卫传来消息,陆指挥的火器车队八月二十日从京城出发,预计八月二十五日就能到!” 一名副将匆匆跑来,手中拿着密报。

陆砚青接过密报,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太好了!让士兵们再加把劲,把防御工事做好,等火器一到,咱们就能给瓦剌一个教训!”

副将点头,转身去传达命令。陆砚青看着营地里忙碌的士兵 —— 他们大多穿着破旧的盔甲,手中握着老旧的火铳,却仍眼神坚定。他想起陆砚昭在信中说的 “奔雷短铳射程百步,能压制骑兵冲锋”,心中愈发期待:有了新火器,边军再也不用靠血肉之躯去抵挡瓦剌的铁蹄了。

这时,一名斥候匆匆来报:“将军,瓦剌骑兵又在附近的村落劫掠,还放了火!”

陆砚青脸色一沉,拔出腰间的佩刀:“带五百人去救援,尽量保护百姓,别跟瓦剌硬拼!等火器到了,咱们再跟他们算账!”

斥候领命而去,陆砚青望着远方的浓烟,心中默默念道:弟弟,一定要快点把火器送来,边民们等不起了。

未时?浣衣局(祭祀祭服准备)

未时的浣衣局,皂角味比往常更浓。刘瑾正带领十名太监,清洗祭祀大典要用的祭服 —— 明黄色的绸缎上绣着繁复的龙纹,需要用特制的皂角和温水轻轻搓揉,稍有不慎就会损坏。刘瑾坐在石凳上,亲自示范清洗方法:“祭服是陛下祭祀时穿的,不能有半点污渍,也不能用力搓揉,要像对待珍宝一样小心。”

马永成蹲在一旁,手中拿着软毛刷,仔细清理祭服边角的灰尘。这些日子,他变得踏实了不少,不仅按时完成自己的活计,还主动帮其他太监干活,连管事都对他改观了不少。“刘副管事,这样刷不会损坏绸缎吧?” 马永成轻声问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

刘瑾抬头看了他一眼,点头道:“轻着点刷,没事。你现在做事比之前细心多了,继续保持,以后肯定有机会升管事。”

马永成心中一暖,手上的动作更轻柔了。他想起自己之前的偷懒和抱怨,再看看现在的自己,突然觉得踏实干活也挺好 —— 至少不用每天提心吊胆,还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这时,浣衣局管事走过来,递过一份清单:“刘副管事,宫里传来消息,祭祀大典定在八月三十日,祭服必须在八月二十五日前送回宫里,你们得加快进度。”

刘瑾接过清单,看了看:“放心吧管事,我们每天多洗两个时辰,保证按时送回去。” 说完,就起身安排太监们分工,有的负责清洗,有的负责晾晒,有的负责熨烫,整个浣衣局有条不紊。

申时?京营库房(启运准备)

申时三刻,京营库房外已热闹起来。兵部派来的五十辆粮草马车整齐排列,车厢里装满了大米、面粉和腊肉,每辆马车都贴着 “宣府边军粮草” 的封条。陈猛带领两百名雄狮卫,正在检查马车的车轮和缰绳:“都仔细点!这些粮草要送到边疆,路上不能出任何差错!”

沈知薇带着锦衣卫赶来,手中拿着沿途的驿站分布图:“陈将军,我们已跟沿途的十个驿站打好招呼,每五十里换一次马,争取在五日内抵达宣府。另外,锦衣卫暗卫已提前出发,探查路线上的隐患。”

陈猛点头,目光望向京城方向:“就等陆指挥的火器车队了,只要火器一到,咱们就能立刻出发。”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 —— 陆砚昭带领的火器车队来了!五十辆马车缓缓驶来,车厢外裹着三层防水油布,油布上印着虎豹营的徽记。陆砚昭翻身下马,走到陈猛和沈知薇面前:“火器已全部造好,两百支奔雷短铳,一千枚防冻火帽,还有二十名夜枭卫教官,都在车队里。”

“太好了!” 陈猛兴奋地说,“咱们明天一早就出发,争取提前抵达宣府!”

陆砚昭点头,转身对身后的秦安道:“让教官们再检查一遍火器,确保每一支都能正常使用。另外,把《骑铳战术手册》分发给每个人,路上让大家熟悉一下,到了边疆就能立刻教边军使用。”

秦安领命而去,京营库房外顿时忙碌起来 —— 士兵们检查火器和粮草,教官们熟悉战术手册,暗卫们探查周边环境,每个人都在为明天的启运做准备。

酉时?虎豹营议事房(临行安排)

傍晚时分,陆砚昭坐在议事房内,面前摆着京城的防御部署图。他将虎豹营的事务交给李颖打理:“我走后,你要看好兵工厂和京营库房,防止有人趁机搞破坏。另外,要是宫里有旨意,或者兵部有消息,及时传信给我。”

“放心吧指挥!” 李颖躬身道,“我已安排猎鹰卫加强巡查,还跟锦衣卫对接好了,定能守住京城的安全。您在边疆也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

陆砚昭点头,拿起桌上的虎符令牌 —— 这是朱厚照亲自赐给他的,凭此令牌,可调动宣府周边的所有军队。他紧紧握着令牌,心中满是郑重:“我会尽快把火器送到边疆,与陆砚青一起守住宣府,等打赢了仗,我就回来。”

这时,沈知薇走进来,递过一件厚厚的披风:“边疆比京城冷,晚上赶路会冻着,带上这件披风。另外,我已让锦衣卫准备了应急的药品和干粮,都放在马车上了。”

陆砚昭接过披风,心中一暖:“辛苦你了,路上还要靠你和陈将军多费心。”

沈知薇笑着摇头:“咱们都是为了大明的边疆,不用这么客气。明天一早,咱们一起出发。”

夜幕降临,虎豹营的灯火渐渐熄灭。陆砚昭站在议事房窗前,望着京城的方向 —— 明天,他就要带着火器和希望,奔赴边疆,去守护那里的百姓和土地。他想起工匠们昼夜赶工的身影,想起朱厚照的信任,想起边军士兵的期待,心中愈发坚定:这场仗,一定要赢!

远处的钟楼传来亥时的钟声,浑厚的声响在夜空中扩散。陆砚昭收起地图,转身走出议事房 —— 明天,将是他踏上边疆之路的日子,也是大明边疆防御战的开始。他知道,前路充满挑战,但有身边人的支持,有朝廷的后盾,有新火器的助力,胜利一定属于大明。

回到住处前,陆砚昭特意绕到兵工厂 —— 工匠们已疲惫地睡在作坊里,脸上却带着欣慰的笑容。他轻轻盖上一件披风,转身离去,心中默默念道:谢谢你们,大明的能工巧匠们,是你们的双手,为边疆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