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世民看了一眼房玄龄,然后点点头。

时间不长,吐蕃使者跟着太监大踏步的走进殿中,对着李世民恭敬地行了大礼:“吐蕃使臣拜见大唐皇帝陛下。“

“吐蕃时辰,你来这里求见朕,可是有事?”

使者微微弯腰:“我们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听闻大唐公主贤德。然突厥、土谷浑皆能娶得大唐公主,故派小臣前来,望陛下能赐一公主下嫁赞普,结两国之好。”

(剧情需要,非正确时间)

李世民抚须沉思,未立刻作答。

此时,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眼珠一转,上前说道:“陛下,吐蕃远在西陲,风俗与我大唐大不相同。

不如先让吐蕃使者在长安住些时日,了解我大唐文化礼仪,也让我大唐百姓看看吐蕃风貌,增进彼此了解,再议联姻之事不迟。”

李世民微微点头:“齐国公言之有理,吐蕃使者你且在长安住下。迎娶公主一事,稍后我们再说。”

吐蕃使者虽有些着急,但也只能听李世民安排。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还请您快点给小臣回复,小臣也好回去禀告我家赞普。另外,我们赞普希望迎娶大唐公主,是为了两国的情谊长久,小臣告退。”

吐蕃使臣离开大殿,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面无表情。房玄龄拱手说道:“陛下,吐蕃使臣来的突然......

李世民抬抬手:“此事稍后再议,先把土豆,地瓜推广耕种的事做好再说。”

房玄龄看到李世民不愿意说,自己也不好妄议多说。

等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离开了,李世民朝张阿难招招手:“看看小郎君在不在,不在就给他留个口信,朕有急事找他。”

“喏~”张阿难转身出了太极殿。

李世民到了立政殿,看到长孙皇后正和杨妃聊天。

“陛下~”两人站起来,要给李世民见礼。

李世民点点头:“不必多礼,杨妃可是有事?”

李恪的母亲杨妃,看向李世民:“陛下,昨日太子,魏王,晋王他们可是都会回来了。怎么不见恪儿呢?”

李世民坐下,长孙皇后给他倒茶。

“爱妃,高明他们回来是办事的,昨天就赶回学堂了。恪儿,去学堂的时间短,还在那学习,你不必担心。

要是你实在放心不下,朕就把他召回来。但是你要想好了,那个学堂可不是想去就去,想回就回的。”

杨妃虽然担心好大儿,可是也更看重李恪的前程。这要是得罪的了学堂先生,吃亏的还是自己儿子。

“陛下,是臣妾多想了,还请陛下责罚。”

李世民挥挥手:“算了,你也是爱子心切,朕明白。恪儿在那里学大本事,用不了太久就会回来,你不用多想。”

李世民都这样说了,自己还能继续纠缠?杨妃站起身向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告退,离开了立政殿。

在回自己宫殿的路上,杨妃的侍女小声说道:“娘娘,奴婢刚刚听说了一件事。”

杨妃看了一眼自己的贴身侍女:“何事?”

“来接蜀王殿下的那个小郎君,他家里昨日封爵了。”

杨妃停下脚步,看着自己的贴身侍女:“你怎么知道的?他家谁封爵了?”

“娘娘刚刚在皇后那里,奴婢在外面等您的时候听立政殿小太监说的。奴婢那天给蜀王送东西的时候,那个小郎君就在。

名字就是秦富,封爵的是他阿耶。而且奴婢还问了那个小太监。他说....”

“说什么,你倒是说啊!”

“他说,别说蜀王了,就是太子殿下见到秦小郎君,都要喊一声大哥。那个小郎君到立政殿不用通禀,随意进入。

皇后殿下,还认了小郎君当侄子,就是陛下来了立政殿,小郎君都不会起身相迎。娘娘,您说这个秦小郎君,到底是什么人啊?”

杨妃看了一眼四周,还好没人:“这事烂到肚子里,不许再提,那个小太监也不要在和他说话,一个字都不行。”

“你去跟杨台说一声,给秦家送份厚礼,贺喜封爵,其他的什么也不用说,礼送到就行。你亲自去,不要让人知道。”

杨台字崇本,弘农杨氏。贞观七年的时候,因姐姐杨氏是李二的妃嫔,进入官吏候选名单,担任尚食直长,后升任果毅都尉。

唐高宗显庆二年,任宋州长史,兼检校虢王府司马。

这也是杨妃的自家人,自己不方便办的事,杨台这个弟弟正好可以代劳。杨妃也不怕李世民知道,自己就是为了儿子,给人送点礼。

只要分寸把握的好,李世民肯定不会说什么。为了儿子,杨妃也是不得已,生怕自己的好大儿在外面受苦。

......立政殿

长孙皇后听完李世民的话,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陛下,这事您是怎么想的?”

李世民让长孙皇后找出‘唐史’翻了一会儿。

“观音婢你看!”

‘吐蕃王朝的统一完成于?公元633年?,也就是去年。由松赞干布通过军事征服和联盟实现。这个时候的吐蕃王朝具备了同唐、回屹对抗的实力。

但是唐朝初期吐蕃的实力还没有达到统治整个雪域高原的实力,因为还有一个鲜卑人吐谷浑创建的政权,横在突厥和大唐之间。’

“这个吐蕃不声不响的做了这么大的事,要不是朕看过这史书,还被他蒙在鼓里。你接着看,朕也是做了错事啊。”

长孙皇后继续翻着书。‘吐谷浑经常骚扰吐蕃,但是此时的吐蕃国的实力还在吐谷浑的实力之下,如果没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这一门子亲事,大唐攻击吐谷浑的节奏肯定没有这么快。

大唐派的第一位大将军,是左骁卫段志玄率领唐军一路杀到青海湖,吐谷浑大败而逃。第二次直接派遣名将李靖率领唐军对吐谷浑发起了毁灭性的打击。

名将李靖手下将星云集,侯君集、李天亮等大将,打得吐谷浑溃不成军,四散而逃,吐谷浑王被迫自缢而亡,自此吐谷浑归顺了唐朝。

但是,这个时候唐朝也没有派出官员,治理控制吐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