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攻城车上前!云梯队架设!

冉闵长剑一指,数十架云梯同时架起,包铁的攻城车在士卒推动下隆隆前进。

南门守军大惊失色,校尉急奔至守将面前:

将军,我们遭袭了!敌军漫山遍野而来!

守将顿时满头大汗,连声惊呼:

快!快求援!!

但为时已晚。

冉闵军攻势如潮水般汹涌,攻城车重重撞击城门,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云梯上爬满了黄巾精锐,如蚁附般涌向城头。

冉闵亲率敢死队攀城,长剑过处血肉横飞。

一名守军刚举起长枪,就被冉闵一剑封喉;

另一名守军想要推倒云梯,却被飞来的箭矢射穿胸膛。

守住垛口!

守将声嘶力竭地呼喊,但守军寡不敌众。

冉闵已经率先登上城头,长剑舞动如风,所向披靡。

城门在攻城车的连续撞击下开始破裂,包铁的门板出现裂痕。

守军拼死抵抗,箭矢、滚木、热油不断倾泻而下,但冉闵军攻势丝毫不减。

北门高顺正指挥守军抵御孙峰的猛攻,忽见一骑传令兵浑身是血地奔来:

将军!南门告急!冉闵亲率大军攻城,守军快顶不住了!

高顺脸色骤变,一拳砸在城垛上:中计了!速调三千人回援南门!

但孙峰在城下看得分明,立即大喝:

全军猛攻!拖住他们!

黄巾军攻势顿时更加疯狂,完全不顾生死。

将军,敌军攻势太猛,无法分兵!

副将急得满头大汗。

高顺咬牙道:无论如何也要抽人回援!

此时南门外,冉闵见时机已到,长剑一挥:

攻城车,撞门!

巨大的撞木在数十名壮汉推动下,重重撞击城门。

城门发出痛苦的呻吟,包铁的门板开始变形。

云梯队,上!

冉闵身先士卒,亲率敢死队攀爬云梯。

箭矢从他耳边呼啸而过,他却不闪不避,长剑连挑数名守军。

半个时辰后,随着一声巨响,南门终于被撞开。

冉闵率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与守军展开惨烈巷战。

守住街口!

一名守军校尉声嘶力竭地呼喊,但很快就被黄巾军淹没。

守军据守房屋,从窗口射出冷箭;

黄巾军则逐屋清剿,刀光剑影中不断有人倒下。

高顺虽想回援,但北门被孙峰死死缠住。

眼看城中烽烟四起,他长叹一声:

传令,向东门撤退!保住有生力量!

晨曦中,冉闵站在南门残破的城楼上,长剑指天:

长子城已破!降者不杀!

声音在硝烟中回荡。

朝阳如血,映照着这座经历血战的城池。

街道上尸横遍野,鲜血汇成小溪。

冉闵清点伤亡,竟超过一万三千人,不禁黯然。

而高顺已带着数千残部从东门突围。

望着硝烟弥漫的长子城,他握紧拳头:此仇必报!

…………

洛阳皇宫嘉德殿内,汉帝刘宏端坐龙椅,面色憔悴地听着百官奏报。

殿内沉香袅袅,金碧辉煌的宫殿却掩不住天子眉宇间的忧色。

大将军何进手持玉笏,躬身奏道:

陛下,虽黎阳皇甫嵩、王匡两部受挫,然董卓、曹操、丁原联军已攻克邺城,贼首张角伏诛。

幽州方面,公孙瓒与刘备等义军奋勇作战,局势渐稳。

扬州黄巾亦将剿灭殆尽。

臣以为,不日即可平定贼乱。

太傅袁隗立即出列附和:

大将军所言极是。张角既诛,黄巾如失首恶,其势必衰。此乃陛下洪福,天佑大汉!

大司农曹嵩颤巍巍地说道:

老臣听闻邺城大捷,夜不能寐。

董卓等将士浴血奋战,当重重犒赏,以励军心。

光禄大夫杨彪持笏谏言:

陛下,当务之急是安抚百姓,减免战乱地区赋税,使民众感念天恩。

殿内百官纷纷称颂,唯有司徒崔烈忧心忡忡:

臣恐黄巾虽平,地方豪强借机坐大。董卓、公孙瓒等手握重兵,不可不防。

刘宏微微颔首,声音虚弱: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剿贼要紧,但也要防微杜渐。

何进,你且拟个章程,既要犒赏将士,也要节制兵权。

何进抱拳躬身:微臣遵旨,即刻传令各军谨守本分。

刘宏微微颔首,随即询问道:

南阳太守刘俊的军队现今到了何处?

何进略作思索,回道:

启禀陛下,刘太守已率军抵达濮阳郡。依行军速度,三日内当能赶到黎阳战场。

刘宏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朗声道:

传旨下去,命刘俊务必尽快夺回黎阳,而后与董卓军合兵一处,荡平河北黄巾残寇!

侍立在侧的张让躬身应道:老奴遵旨。

他低垂的眼帘下暗藏杀机,心中暗忖:

这个刘俊倒真有些本事,短短时日竟练就如此强军。看来我儿之仇,只能从长计议了。

太傅袁隗表面含笑,袖中拳头却暗自攥紧。

他不禁暗恨:

好个刘俊,命倒是硬得很。且让你再多活些时日,待时机成熟,定要你好看!

大司农曹嵩抚须沉吟,心中波涛暗涌:

此子用兵如神,南阳军威震中原。孟德虽在邺城立下大功,但若与刘俊相较...

看来我儿是遇上劲敌了。

龙椅上的刘宏望着殿外飘过的云絮,暗自思量:

刘俊啊刘俊,你可千万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待平定黄巾之乱,便召你入京辅佐辩儿。

有你这等宗室英才相助,何愁大汉不兴?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殿内投下斑驳光影。

百官各怀心思,表面却是一片祥和。

…………

青州北海城内,太守府宴厅灯火通明。

孔融与刘三刀对坐饮宴,孔夫人与女儿孔羚在一旁作陪。

席间珍馐美馔,丝竹声声,却掩不住暗流涌动的气氛。

孔融举杯敬酒,目光却不时打量刘三刀魁梧的身形。

心中暗忖:

此人身手不凡,若能成为孔家女婿,在这乱世中必是极大助力。

看他年纪轻轻就已威震青州,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一念至此,孔融忽然放下酒杯,正色道:

刘将军英雄了得,小女孔羚自幼仰慕豪杰。

如今乱世当道,不如你我两家结为秦晋之好,也可互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