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祖宗们,时代变了 > 第252章 刘邦:剪了!都剪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2章 刘邦:剪了!都剪了!

朱元璋和朱棣对视一眼,似乎是觉得这主意好像还不错,省事。

嬴政则在思考短发对于士兵在战场上是否更有利。

少了头发的累赘,无论是格斗还是日常打理,都能节省大量时间。

但剃发在秦朝可是一种刑罚,这事还需从长计议。

“不可!”

扶苏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满脸不赞同地对着刘邦拱手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剪发乃大不孝之举,万万不可!”

刘邦最烦这些酸儒论调,他撇撇嘴,不以为然。

“嘿,我说你这小子。我剪我自己的头发,又不是剪你的,关你什么事?”

“再说了,我孝不孝我爹娘,难道是看头发长短不成?”

“我爹娘要是知道我以后能让他们刘家的江山万代传下去,别说剪头发,就是让我剃光头他们也乐意!”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无赖之言!”扶苏被他这番粗鄙之语气得脸都涨红了。

眼看两人就要吵起来,一直没说话的孔子站了出来。

他温和地看着扶一旁的扶苏,开口道,“扶苏公子,稍安勿躁。”

“吾曾言不敢毁伤,其本意在于告诫世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因为愚忠愚孝而行那断指、毁容的自残之举,并非是说连头发毫毛都动不得。”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时代在变迁,礼法亦应随之而变。”

“若剪发能带来便利,于国于民有益,又有何不可?固守成规,非智者所为。”

刘邦一听孔子都发话支持自己,顿时来了劲。

“周小子,听见没!圣人都说行!快,带朕去剪头,就剪个你们这最威风、最精神的发型!”

周墨被他闹得一个头两个大,心想这都什么事啊。

就在这时,一阵汽车引擎声由远及近,一辆豪华大巴车稳稳地停在了基地门口。

车门打开,秦小姐一身干练的黑色西装,踩着高跟鞋走了下来。

“周顾问,各位先生,早上好。”

秦小姐脸上挂着职业的微笑,“奉张局命令,由我全程陪同各位的行程,负责协调和应对一切突发情况。”

她的目光冷静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让周墨都感觉有点发毛,他总觉得这女人邪乎乎的。

“行吧,那我们出发吧。”周墨赶紧招呼大家上车。

坐过的人还好,但新来的孔子、诸葛亮、杨坚以及那群太子们,脸上更是写满了震惊。

孔子坐下,用手抚摸着平稳行驶中毫无颠簸的柔软座椅,忍不住感叹:“此等造物,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诸葛亮则显得冷静许多,他透过巨大的车窗,仔细观察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平坦宽阔的道路,还有路上那些各式各样飞驰的车,沉默思索。

杨坚一言不发,但他的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

他想的是,若有如此平坦宽阔的驰道连接全国,再配合上那种叫水泥的东西,那么无论是调动大军平叛,还是运送粮草物资,效率将提高百倍千倍!

这对于他刚刚统一的庞大帝国而言,意义太重大了!

年纪小的刘盈扒在窗上,大大的眼睛小小的脑袋都是新奇。

朱家一家坐在一起,朱元璋、朱棣和朱由检给朱标、朱高炽和朱慈烺讲着什么。

李承乾由周墨带着,也给李承乾解释他好奇的东西。

大巴车刚开出村到了县城里,路过一家装修时尚的理发店,眼尖的刘邦立刻指着窗外大叫起来。

“停下!停下!周小子,就那家!朕要进去剪头!”

周墨捂住了脸,敢情不是说着玩,来真的啊。

刘邦见车没停,已经开始在车里嚷嚷,周墨无奈,只得让司机靠边。

“谁敢剪朕的头发,朕诛他九族!”乾隆翘着二郎腿,扫了刘邦一眼,满脸不屑。

“嘿,你不剪,朕剪!”刘邦毫不在意,拉着自己儿子刘盈就冲下了车。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孔子在沉思片刻后,竟然也站了起来,跟着走了下去。

诶?孔老您也去?“周墨也是一惊。

孔子回头,对车上目瞪口呆的众人说道,“吾已知晓,吾之儒学在后世几经变化,已失了本意。后人欲变,当从自身始。”

“吾欲教后人与时俱进,亦当以身作则。”

说完,他坦然地走进了理发店。

片刻之后,三人顶着清爽的短发走了出来。

刘邦理了个板寸,配上他那张脸,竟显得精神了许多,原本的流氓气里竟然多了几分不容置疑的霸气。

小刘盈给剪了个锅盖头,嘴撇着,满脸的不喜欢。

刘邦还把他抱起来,得意洋洋地炫耀,“看看我儿,多利索!”

而孔子,花白的头发被剪短后,整个人看起来儒雅又开明,少了几分古板,多了几分亲和。

他摸了摸自己的短发,对车窗边探头探脑的帝王们说,“吾之儒学,非腐儒之学。若有益于国,有益于民,便是这身外之物,亦可舍之。”

嬴政、朱元璋等人看着坦然自若的孔子,眼神中都流露出了一丝敬佩,这跟他们印象中的孔子很不一样。

连扶苏都陷入了沉思。

一场小小的风波过后,大巴车继续前行,最终抵达了宏伟现代的高铁站。

当众人下车,看到眼前那巨大的钢结构穹顶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时,除了因为晕车还在干呕的赵光义,所有人都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康熙和乾隆这两个自诩见过大世面,此刻也看得目瞪口呆,喃喃自语,“此等建筑,非人力所能及也……”

在秦小姐的引导下,众人通过安检,走了特殊通道,提前进入了站台。

当看到那列线条流畅、充满科技感的白色长龙静卧在铁轨上时,朱棣再也忍不住了。

他一个箭步冲上前,触摸着光滑冰冷的车身,眼中满是痴迷和狂热,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思,如何用大明的钢铁,也造出这样的神车。

刘彻则在车头看了一圈,想仔细看看它是靠什么来驱动的。

众人进入了张局长早就安排好的专属商务车厢。

柔软舒适、可以调节角度的座椅,明亮宽敞的车厢,还有每个座位前的小桌板、充电口等设施,再次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刘邦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最后把还在哭唧唧的小刘盈抱起来,让他看窗外的风景,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

朱元璋则板着脸,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着车厢里的每一个细节,最后问周墨:“周小子,造这么一节车厢,得花多少银子?”

周墨被问住了,只能含糊道:“这个……挺贵的。”

一声关门声后,列车缓缓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