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祖宗们,时代变了 > 第229章 下一盘三足鼎立的大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章 下一盘三足鼎立的大棋

使者的人选,是个难题。

这趟差事,名为议和,实为闯龙潭虎穴。

曹操生性多疑,性情暴虐,一言不合,便可能人头落地。

派去的人,不仅要有三寸不烂之舌,更要有临危不惧的胆魄。

东吴的朝堂上,众人议论纷纷,却一时间推举不出一个万全的人选。

张昭年迈,程普性烈,鲁肃刚回来不宜再去,至于周瑜,更不可能亲身犯险。

就在孙权皱眉之际,诸葛亮却轻笑一声。

“将军不必烦忧,我主麾下,正有一人,可担此任。”

“哦?”孙权和周瑜的目光,同时投了过来。

“此人名叫孙乾。乃我主麾下从事中郎,早年曾随我主北上,面见过曹操,也与曹营中诸多文士有旧。他为人谦和,言辞便给,由他出使,最是合适不过。”

刘备的人?

孙权和周瑜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

这件事由刘备的人出面,无论成败,东吴都能置身事外,占据主动。

若是成了,是两家联盟的功劳;若是败了,曹操要泄愤,第一个找的也是刘备,东吴则可顺理成章地宣布开战。

好一招一石二鸟!

“好!”孙权当即拍板,“便请这位孙乾先生,为我两家使者!”

周瑜看着诸葛亮,眼神愈发深邃,此人行事,滴水不漏,每一步都算到了极致。

他忽然有些庆幸,这样的人最起码目前是盟友,而不是敌人。

三日后,江夏。

孙乾领命而来,他看着诸葛亮递过来的两封信,一封是明面上的国书,另一封,则是没有任何署名的密信。

“公佑,此行凶险,万事小心。”诸葛亮叮嘱道。

“为使君大业,乾,万死不辞。”孙乾神色肃然。

“不,我要你活着回来。”诸葛亮拍了拍他的肩膀,压低了声音,“记住,明面上的国书,是给曹操和天下人看的。而这封密信,你要想办法,亲手交到一个人手上。”

“何人?”

“贾诩,贾文和。”

孙乾心头一震,贾诩之名,他如雷贯耳。

那可是被誉为毒士的人物,计谋深远,心思缜密,是曹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

“你到了曹营,不必急于求见曹操。可先去寻你的旧友,陈琳孔璋。他如今在曹操麾下,任司空军谋祭酒,掌管笔墨之事。你与他私下会面,请他代为引荐,务必让你能单独见到贾诩。”

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魔力。

“见到贾诩后,将此信交给他。信中内容,他一看便知。你只需再对他补充两点。”

“其一,告诉他,孙刘联盟,牢不可破。若曹丞相执意开战,我两家必拼死抵抗。江南水网密布,非北方铁骑用武之地,丞相大军,恐将陷入泥潭,进退维谷。”

“其二,”诸葛亮的声音更低了,“告诉他,西凉的马,快要忍不住了。”

孙乾将这两点牢牢记在心里,他虽然不完全明白“西凉的马”是什么意思,但他相信军师的判断。

“亮,在此静候公佑佳音。”

曹操大营,乌林。

中军帅帐之内,气氛肃杀。

曹操高坐帅位,面沉似水,下方,夏侯惇、曹仁、张辽、许褚等一众战将,个个摩拳擦掌,战意高昂。

“丞相!孙权、刘备那两小儿,竟敢派使者前来,必是畏惧我天朝大军,前来乞降!末将愿为先锋,即刻渡江,踏平柴桑,活捉孙权!”夏侯惇声如洪钟。

“没错!取下周瑜小儿的首级,献于丞相帐下!”许褚跟着吼道。

曹操不语,目光投向了文士那一列。

荀攸、程昱等人,也都认为这是孙刘怯战的表现,主张一鼓作气,挥师南下。

就在这时,一个干瘦的身影,从角落里缓缓走出。

“丞相,诩,有不同看法。”

开口的,正是贾诩。

他一说话,喧闹的大帐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谋士,一旦开口,必有深意。

“哦?文和有何高见?”曹操饶有兴致地问道。

“丞相,孙刘遣使,名为议和,实为试探。但其使者孙乾,私下求见于我,带来了一封密信,和两句话。”贾诩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呈了上去。

曹操展开信,信上没有称谓,没有落款,只有寥寥数语,分析了北方防务的空虚,以及西凉马超、韩遂的威胁。

字里行间,那种对天下大势的洞察力,让曹操都感到心惊。

“他还说了什么?”曹操将信纸捏在手里,沉声问道。

“他说,若战,孙刘必死战,丞相大军将陷于江南水乡,耗时日久。他还说……”贾诩顿了顿,“西凉的马,快忍不住了。”

最后一句,如同平地惊雷在曹操耳边炸响。

帐下诸将或许不懂,但他曹操,如何能不懂?

他此次南征,几乎带走了北方所有的主力,许都空虚,关中防务更是薄弱。

他一直担心的就是西凉那头的猛虎——马超!

万一他在自己与孙刘决战的关键时刻,从背后捅上一刀,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诸葛亮……竟然连这一点都算到了!

他以为自己是猎人,却没想到,自己也早已成了别人算计中的猎物。

“好,好一个诸葛亮!”曹操怒极反笑,他猛地一拍桌案,“传我将令!大军暂缓渡江,驻扎乌林!回复孙刘使者,就说孤家可以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限,商议疆界!一个月后,若无结果,再见兵戈!”

消息很快传回,孙刘两家,一片欢腾。

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必打的灭国之战,竟然真的被一张薄薄的纸,给硬生生拖延了下来。

江夏,临时搭建的会盟台上。

刘琦作为名义上的荆州之主,居中而坐。

他的左手边,是代表刘备势力的诸葛亮。

右手边,则是代表东吴的鲁肃和张昭。

而在他们的对面,坐着曹操的代表,贾诩,以及他身边的夏侯惇。

昔日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敌人,此刻,竟然真的坐到了一张桌子前。

诸葛亮手持羽扇,神态自若,主导着整个会谈的节奏。

他没有提任何过分的要求,只是将停火的细节一一敲定。

“其一,曹丞相大军,暂退至乌林北岸,一月之内,不得渡江。”

“其二,我孙刘联军,亦驻守赤壁、江夏一线,不主动北进。”

“其三,以一月为期。一月之内,三方可再派使者,于柴桑正式商议荆州归属及长久疆界划分。”

贾诩频频点头,对这些条款毫无异议,他的任务,就是稳住南方,为曹操争取回防北方的时间。

唯有夏侯惇,一脸不忿,却又碍于曹操的军令,不敢发作,只能用眼神狠狠地剜着诸葛亮。

诸葛亮视若无睹,当三方代表在停火协议上,各自签下名字的那一刻。

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赤壁之战,这场本该血流成河,奠定三国格局的旷世之战,被他硬生生按下了暂停键。

历史的洪流,从这里开始,拐向了一个全新的,未知的方向。

会谈结束,各方代表各自散去。

鲁肃在返回柴桑的船上,将江夏会谈的每一个细节,都详细地汇报给了周瑜。

周瑜静静地听着,手中把玩着一个酒杯,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直到鲁肃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莫名的寒意。

“子敬,你看出来了么?”

“看出什么?”鲁肃不解。

周瑜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猛地将酒杯捏得粉碎。

“他不是要兴复汉室。”

周瑜的目光,望向江夏的方向,那双英武的眸子里燃烧着野心。

“他要的,是这整个天下!”

“好一个诸葛孔明,好一盘惊天大棋!我周瑜,倒要看看,你这盘棋,究竟能下到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