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祖宗们,时代变了 > 第215章 家里来新客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代的六天后。

周墨的老宅子已经彻底变了样。

原本空旷的综合楼里,如今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却安静得只听得见纸张翻动的声音和低声讨论。

一个个或头发花白或正值盛年的学者,在各自的办公室里忙碌着,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学术气息。

农、林、牧、渔,史、地、政,数、理、化、生……周墨那天一口气提的要求,张局长不仅全部答应,而且效率高得吓人。

五天之内,国内各个领域的专家便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顾问团,分批入驻,二十四小时待命。

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专为历史服务的超级智库。

医疗中心那边也有了消息,为李世民和赵匡胤准备的手术及解毒方案已经反复论证、推演了数十遍,国内最顶尖的外科和毒理学专家团队随时可以开始工作。

万事俱备。

周墨坐在自己办公室的沙发上,闭着眼,感受着胸口玉环传来的丝丝缕缕的温润感。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有很多股力量,正源源不断地汇入玉环,再滋养着他的精神。

他们的世界每改变一分,周墨对时空穿梭的掌控力就更强一分。

他算了算时间,现代过去了六天,古代那边差不多就是半个多月。

李世民和赵匡胤那边应该都安排妥当了。

不能再等了,时间紧迫。

周墨集中精神,意念锁定了,“过来吧。”

办公室中央的空地上,白光一闪,两道身影同时出现。

李世民和赵匡胤,两人同时出现的,落地后,都习惯性地先扫视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对于周墨而言才几天不见,李世民的眼神更显深邃,眉宇间带着一丝处理繁杂朝政的疲惫,但腰杆依旧挺得笔直。

赵匡胤的变化比较大,他整个人仿佛一把收敛了锋芒的刀,沉默地站在那里,眼神冷得像冰,原本属于开国皇帝的宽厚气度,已经荡然无存。

“准备得怎么样了?”周墨开门见山。

“朕这边,已安排妥当。”李世民点头,“辅机、玄龄、克明三人可暂代朕处置国政。禁军与百骑司,也已交付心腹。”

赵匡胤只是言简意赅地吐出两个字:“随时。”

周墨看着他们,尤其是赵匡胤。

他能感觉到,这位宋太祖的心里压着一团随时会爆炸的火山。

“行。那你们来我这儿,最少要呆半个月。这期间,你们的时代会过去一个半月。一个半月你们的人不露面,没问题吧?”

李世民沉吟片刻:“再给朕一日时间。朕需要最后再安排嘱咐一下。”

他说着,脑海里闪过自己那个跪在殿外的儿子。

“那朕,也再要一日吧。”赵匡胤的声音很低。

“可以。”周墨很干脆地答应了。

他站起身,走到墙角,那里码放着几个沉甸甸的麻袋。

“这是给你们的。一人两袋。”

周墨解开一个袋子,“玉米、土豆、红薯、南瓜……各种高产作物的种子,每样都有。拿回去,什么都别管,先找最肥的地,给我玩命种!留出足够的种子,再逐步推广,对于老百姓,这才是最实在的。”

周墨把麻袋的口子扎好,放到两人脚边。

“其他方面也都能提升民生,但据我感觉,唯有直接作用于百姓的,是最快的力量最强的,你们那边提升,我这边的能力也会跟着变强,自主性就会提高,到时候……”

他没说得太明白,但在场的都是人精。

这是一种互惠互利,而且是能无限滚雪球的良性循环。

赵匡胤则是弯腰,伸手插进玉米粒里,感受着那坚实饱满的触感,他想的更直接:有了粮,就能养更多的兵!

“好,明日此时,我二人定准时前来。”

周墨挥挥手,发动玉环,白光闪过,两人连带着那几大袋种子,消失不见。

第二天,同样的时间。

李世民和赵匡胤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

两人神色都已经调整到最佳,显然都已处理完所有后顾之忧。

“我准备好了。”李世民换上了现代的运动服,神情放松,倒有点像是来度假的,那股子帝王的气势完全没有了。

周墨点点头,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我把他们也都叫来吧,我这的班子都准备好了,他们来学习,然后咱们去医院。”

周墨闭上了眼睛,精神力铺开,他感觉到自己的意志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撒向时空长河。

办公室里,白光如同闪光灯一样,一道、两道、三道……

“我靠!周小子你搞什么!咱刚准备吃饭!”刘邦的声音第一个咋咋呼呼地响起,他手里还抓着半只烧鸡。

“朕的奏折才批了一半!”嬴政的身影出现。

他身后站着的是白起,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塑,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小周,是又有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朱棣兴冲冲地出现,他身上仿佛还带着一股机油和钢铁的味道。

紧接着,刘彻、刘秀、武则天、朱元璋、朱由检、康熙、乾隆……一个个皇帝接二连三地被从各自的时间线上拽了过来。

赵光义一脸先是茫然,然后又看到了赵匡胤,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上次挨的打才刚好。

赵匡胤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肃静!”周墨吼了一声。

他感觉自己的精神力消耗虽然不小,但远没有到当初强留白起时那种被抽干的感觉。

随着各位皇帝治下的国力提升,他的能力也明显地增强。

然而,就在他准备宣布正事时,办公室中央的空地上,又接连闪了两下白光。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光芒散去,现出两道身影。

一个,是个文士。

看上去很年轻,身形瘦削,面如冠玉,三缕长髯飘洒胸前。

他身披一件宽大的鹤氅,手里悠闲地摇着一把羽扇。

他的眼神,平静、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却又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疲惫和忧虑。

另一个,是个武将。

他看起来年纪稍长,身材魁梧,面容刚毅,额头上有一道浅浅的疤痕。

他穿着一身朴素的常服,却掩不住那股金戈铁马、久经沙场的杀伐之气。

他的眼神尤其特别,锐利而沉稳。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地目光都落在二人身上。

周墨看着那个拿着羽扇的,目光再扇子和那人的脸上来回游移。

然后瞳孔地震,“卧槽?!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