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祖宗们,时代变了 > 第106章 赵匡胤用玻璃打开燕云大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6章 赵匡胤用玻璃打开燕云大门

大宋,开封。

赵匡胤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皇宫深处的紫宸殿。

没有惊动任何人,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但内心却翻涌着前所未有的波涛。

他见识了太多,也想了太多。

李世民的格物院,朱元璋的廉政公署,嬴政的阳周县试验田……

每一位雄主都在用从后世那里学到的知识,疯狂地改造着自己的时代。

而他赵匡胤,最缺的是什么?

钱。

是海量的,足以支撑他去打造一支前所未有强军的钱。

是足以让他将兵权牢牢收归中央,足以让他去面对北方那头猛虎的钱。

杯酒释兵权,看似潇洒,实则无奈。

因为他没有足够的财富去供养一支真正忠于他自己的职业化军队。

但现在,他有了撬动整个大宋财富杠杆的支点。

“来人。”

赵匡胤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一名心腹太监立刻悄无声息地滑了进来,跪伏在地。

“传朕旨意,将福宁宫后面那处废弃的尚织坊清扫出来,列为禁地,派两百禁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任何人不得靠近。”

“另外,将朕此前亲自教导过简体字的那二十名小黄门,全部秘密调入尚织坊,从今日起,他们不再担任任何宫内职务,只听朕一人号令。”

心腹太监心中一凛,却不敢有丝毫疑问,立刻叩首领命。

一个绝密的,只属于皇帝本人的机构,就这样在夜色中悄然成立。

赵匡胤没有给它起什么惊天动地的名字,只是在门口挂上了一块朴素的木牌——格物坊。

格物,致知。

这是他从周墨那里听来的词,他很喜欢。

……

三日后,格物坊内。

二十名平均年龄不过十五岁的小宦官,正襟危坐,神情紧张又兴奋地看着高坐上首的皇帝陛下。

在他们面前的桌案上,摆放着几样东西。

一堆洁白细腻的沙子,一堆白色的粉末,还有一堆青色的石块。

“这就是仙师所赐的神物配方。”

赵匡胤将一张写满了简体字的纸放在桌上。

“石英砂,七份。纯碱,两份。石灰石,一份。”

他指着那张纸,一字一句地念道。

这些小宦官是他亲手培养的班底,是整个大宋王朝,除了他自己之外,唯一能看懂这份天书的人。

“尔等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配方,将这些东西,烧制成玻璃。”

“此物,澄澈透明,远胜世间一切琉璃、水晶。”

“若能功成,尔等皆为大功之臣,朕,不吝封赏!”

小宦官们眼中爆发出炙热的光芒,齐齐跪倒,山呼万岁。

在赵匡胤的亲自督造下,格物坊内建起了数座崭新的窑炉。

小宦官们带着一群从全国搜罗来的顶尖窑工,开始了艰难的试验。

他们将石英砂反复淘洗,将纯碱和石灰石磨成最细的粉末,严格按照七比二比一的比例混合,送入窑中。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第一次开窑,里面只有一堆烧结在一起、颜色浑浊的疙瘩。

第二次开窑,成品倒是有了些许透明的质感,但上面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纹,轻轻一碰就碎成了渣。

第三次,第四次……

一连半个月,他们烧出来的,除了一堆又一堆颜色诡异、满是气泡和裂纹的废品,什么都没有。

坊内的气氛变得压抑起来,那些老窑工们唉声叹气,小宦官们也垂头丧气。

他们开始怀疑,这所谓的神物配方,是不是根本就行不通。

“陛下,许是……许是这火候不对。”

一名老窑工壮着胆子向赵匡胤禀报,“此物熔点极高,我等的窑炉,怕是达不到那般温度。”

“即便勉强达到,也无法持久,更无法均匀。”

失败的阴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赵匡胤看着堆积如山的废料,却没有丝毫气馁。

他的脑海里,回响着周墨在讲解时,常说的一句话。

“都抬起头来!”

赵匡胤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纷纷抬头,敬畏地看着他。

“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我们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他走到一座冰冷的窑炉前,亲自拿起图纸,对着那些老窑工。

“温度不够,那就改风口,增加进气量。受热不均,那就改燃烧室,让火焰盘旋而上。”

这位大宋的开国皇帝,竟真的脱下了龙袍,卷起袖子,和满身烟灰的工匠们一起,研究起了窑炉的构造。

他没有责罚任何人,反而不断地鼓励,甚至亲自掏钱,给所有参与试验的人发放双倍的赏钱。

帝王之尊,亲自下场,这给了所有人无穷的动力。

又是半个月过去。

在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改进了十几次窑炉设计后,这一天,当一座新窑的窑门被缓缓打开时,一道前所未有的光芒,从缝隙中透了出来。

“成了!成了!”

一名小宦官发出了尖锐的惊叫声!

众人蜂拥而上,只见窑内,一块巴掌大小、虽然里面依旧有不少细密的气泡,但整体已经基本透明的固体,正静静地躺在那里,散发着梦幻般的光泽。

整个格物坊瞬间沸腾了!

所有人都在欢呼,在跳跃,不少老工匠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跪在地上不断叩首,高呼“神迹”。

赵匡胤缓缓走上前,小心翼翼地将那块尚有余温的玻璃捧在手心。

透过它,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掌心的纹路。

就是这个东西!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就是他撬动天下财富的钥匙!

“传朕旨意,将此物,磨成一只杯子。”

赵匡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兴奋,“另外,以朕的名义,在三日后,于崇政殿举办宫廷夜宴,遍邀朝中三品以上所有文武大臣,以及……所有在京的各国使节!”

……

三日后,崇政殿,灯火通明,觥筹交错。

大宋的重臣,契丹、西夏、高丽、大理等国的使节齐聚一堂,场面盛大无比。

赵匡胤高坐龙椅,频频举杯,气氛一派祥和。

酒过三巡,一名宫女捧着一只晶莹剔透、在烛火下散发着柔和光晕的白玉夜光杯,为赵匡胤斟酒。

就在此时,赵匡胤似乎因为多喝了几杯,手一晃。

“啪!”

那只价值连城的夜光杯,应声摔落在地,碎成了几片。

大殿内瞬间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惊呆了,尤其是那些外国使节,眼中满是惋惜。

这可是产自西域的极品夜光杯,价值万贯,就这么碎了?

然而,赵匡胤却只是摆了摆手,脸上非但没有一丝惋惜,反而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

“碎了便碎了吧,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他对着身后的太监示意了一下。

那名心腹太监立刻会意,小心翼翼地捧上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只造型简单,却通体透明的杯子。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那只杯子吸引了过去。

这是什么?水晶吗?不像,水晶没有这般纯粹。

是琉璃?更不像,最好的琉璃也带着杂色,而且是半透明的。

宫女再次上前,将琥珀色的御酒,缓缓注入那只杯中。

奇迹,发生了。

在摇曳的烛火映照下,所有人都能清晰无比地透过杯壁,看到杯中酒液的色泽,看到气泡缓缓升腾。

光线穿过酒液和杯子,在桌面上投射出一片晃动的、璀璨的光斑。

那是一种前所未见的,令人窒息的纯净之美。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滞了,他们的眼中,不再有惋惜,只剩下一种最原始的、赤裸裸的贪婪与渴望。

“此物,名为玻璃。”

赵匡胤举起杯子,声音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乃是朕祭天之时,上天所赐的神物。”

“朕已命皇家工坊,效仿其形,少量烧制。此物制作艰难,百不成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那些已经看傻了的使节和大臣。

“价高者,可得。”

一句话,如同在滚油中倒入一瓢冷水,瞬间引爆了全场!

“陛下!此物……此物可否赐予我大辽?”

契丹使者第一个站了起来,声音都变了调。

“陛下,我西夏愿以三匹战马,换此神杯一只!”

“官家!老臣愿以城南三进大宅,换此杯!”

一名富得流油的大臣,已经彻底失态。

一场盛大的宫宴,转眼间变成了一场疯狂的拍卖会。

最终,第一只玻璃杯,被契丹使节以五万两白银的天价拍走。

消息传出,整个开封城都疯了。

一片小小的皇家玻璃,其价值被迅速炒到了比等重黄金还要贵十倍的地步。

无数富商、权贵挥舞着银票,只为求得一小块,哪怕是指甲盖大小的碎片,来彰显自己的身份与财富。

短短一个月,大宋空虚的国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充盈起来。

深夜,赵匡,胤独自一人站在国库堆积如山的银箱前,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知道,有了这笔启动资金,他就可以开始自己真正的计划了。

用后世的知识,打造一支用新式铠甲和兵器武装起来的无敌强军。

然后,用这支军队,去拿回那些本该属于大宋的!

燕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