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邓芝风尘仆仆地返回蜀汉大营,立刻向庞统和诸葛亮复命。

他将在东吴大殿上的所见所闻,以及那名吴军士兵的亲口供述,一五一十地详细禀报。

1. 民心可用,大局可定

听到“寿春百姓宁愿迎蜀军回城”的细节时,诸葛亮抚掌赞叹:“民心向背,胜负所系。孙吴虽得城池,却失民心,此消彼长,我军胜算大增!”

2. 借势而为,加速攻城

庞统则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加速夺取合肥的最佳时机。他当即下令:

- 加强攻势:命魏延、赵云趁势猛攻合肥。

- 攻心为上:派遣使者绕城喊话,宣传军纪,动摇敌军守城意志。

- 巩固后方:派得力干将去寿春周边安抚百姓,争取他们的支持。

3. 审时度势,留有余地

不过,庞统也提醒道:“孙权虽下令整肃军纪,但他对寿春志在必得。我们要趁热打铁拿下合肥,再回师寿春,一举而定。”

诸葛亮深表赞同:“先取合肥,再图寿春。士元此计,稳!”

邓芝的出使,不仅稳住了东吴,更让蜀汉看清了民心所向。夜色如墨,蜀汉营中灯火零星。邓芝风尘仆仆赶回,尚未洗去征尘,便被庞统召入中军大帐。

帐内,庞统正对着一张地图出神,神色冷峻。他抬眼看向邓芝,开门见山:

“伯苗,江东有何动静?”

邓芝拱手答道:“孙权已取寿春,士气正盛。但……我在归途截获一封密信,是曹魏使者送往江东的。”

他说着,将一封火漆封口的书信呈上。

庞统接过,拆开细读,嘴角勾起一丝冷笑:“好一个司马懿,离间计来得真快。”

信中言辞犀利:如今东吴已占寿春,若让蜀汉再取合肥,东吴之前的努力岂不白费?若东吴与曹魏讲和,合力驱散蜀汉围困合肥之兵,东吴便能长久坐拥寿春。

邓芝忧心忡忡:“军师,此信若被孙权采信,我军后路堪忧。”

庞统却镇定自若:“伯苗莫急。合肥乃我必争之地,断不可失。孙权虽得寿春,但未必愿与曹魏结盟。他最怕的,是我们与曹魏联手。”

他目光落在地图上的合肥与寿春之间,缓缓道:“我军需在三日内,打破僵局。”

邓芝一怔:“三日?”

“对。”庞统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以雷霆之势,让孙权明白——合肥,非我不可取;寿春,非他不可守。”

他随即下令:

“一,命魏延、赵云各率本部,连夜佯攻合淝西、南二门,虚张声势,务必造成我军即将总攻的假象。”

“二,命关兴、张苞率轻骑绕至城东,截断敌军粮道,动摇其军心。”

“三,命王平暗中移师城北,设下伏兵,若敌出城,便一举歼灭。”

“四,命你即刻返回江东,面见孙权。告诉他:合肥若下,我愿以庐江之粮助他固守寿春;若他迟疑,我便与曹魏议和,共分江淮。”

邓芝大惊:“军师,此乃……”

庞统笑道:“虚虚实实而已。司马懿会用离间计,我亦会。你只需将话说得恰到好处,逼他在三日之内做出选择。”

他顿了顿,又嘱咐道:“记住,伯苗。你此行不是求他,而是告诉他——我们有更好的选择。让他权衡利弊。”

邓芝深吸一口气,抱拳领命:“末将领命!”

庞统目送邓芝离去,转身对副将道:“再探江东动静。司马懿的使者,恐怕已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