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的99位大佬夫人 > 第151章 盛世大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阳春三月,长安城却比 往年任何一个盛夏都要炽热。这份热,并非来自日头,而是源于万民空巷的沸腾人声,源于一种名为“希望”的蓬勃气象。

今日,并非年节,却胜似年节。逍遥王李逍遥主导的“新政成果大阅示”,便在朱雀大街尽头的广场及周边新建的展馆隆重举行。这不是简单的庆典,而是一场向皇帝、向天下人递交的答卷,一场精心策划的“盛世大考”。

天光未亮,逍遥王府的正厅内已是济济一堂。

李逍遥端坐主位,一身玄色常服,衬得他面容愈发清俊,目光扫过下方每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沉稳开口:“今日之大阅,关乎新政颜面,更关乎天下人对未来的信心。诸君心血,便在今朝。各司其职,不容有失。”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文教方面,各地学子已准备妥当,定叫那些腐儒知晓,何为经世致用之学。”谢道韫青衣素钗,语气恬淡,眼神却闪烁着智珠在握的光芒。

“格物博览区已调试完毕,水力锻锤、新式织机皆可现场演示。只是……”黄月英接过话头,指尖在轮椅扶手上轻轻一点,一道光影屏凭空浮现,上面流动着复杂的结构图,“那‘通讯罗盘’的原型机,稳定性尚缺一分,需妾身亲自坐镇。”

“民生数据图谱已制成三丈见方的沙盘,直观易懂。义诊棚也已搭好,白素妹妹旗下的医学院徒,皆可应对寻常病症。”沈宜秋言语温婉,汇报得条理清晰。

李逍遥微微颔首,目光最后落在负责全局调度与安全的赵清影身上。

赵清影一身利落劲装,迎着他的目光,轻轻点头:“靖安司内外布控完毕,会场万无一失。”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些许,“只是东宫那边,今日异常安静。”

李逍遥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静,未必是好事。无妨,水来土掩便是。开始吧。”

一声令下,整个庞大的团队如同精密的仪器,开始高效运转。

---

朱雀广场,人山人海。

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谢道韫主持的“天下文会”区域。高台之上,不仅有各地新式学堂的佼佼者,更有几位被特意请来的宿儒耆老,面色颇有些不以为然。

果然,演示甫一开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儒便按捺不住,起身责难:“谢大家,老朽承认新学于格物机巧颇有建树,然则圣人教诲,重在明德修身!尔等重术轻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场面一时有些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谢道韫。

谢道韫并未动怒,她身后一位来自江南寒门的少年学子却踏步而出,向老儒行了一礼,不卑不亢道:“老先生,学生以为,德在心中,亦在行中。不能利国济民之德,空谈而已。请让学生为您演示一番,何为新学之‘用’。”

说罢,他不待老儒反驳,便指挥同伴取来标杆、量尺等物,利用三角测量与新式演算之法,当众测算起远处皇城角楼的高度。数据纷繁,计算迅捷,不过一炷香的功夫,结果便出,与工部存档数据丝毫不差!

紧接着,他又用琉璃器皿与皮管,现场演示了虹吸原理,清晰解释了为何水往低处流,却能翻越高坡。

那老儒张了张嘴,看着少年自信从容的脸庞,看着周围百姓恍然大悟、啧啧称奇的神情,终究长叹一声,颓然坐下,喃喃道:“……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啊!”这一叹,非是认输,而是理念受到冲击后的震撼与反思。文教之新,不在摒弃旧学,而在为其注入活的灵魂。

与此同时,渭水河畔的“格物博览会”更是惊叹连连。

黄月英坐镇中央,四周是轰鸣的水力锻锤,是飞速运转的自动织机,是新式海船的精密模型。但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她面前那几方不过巴掌大小、闪烁着微弱光泽的“通讯罗盘”。

她亲自演示,在一方罗盘上轻轻拨动符文,远处另一方罗盘立刻发出清鸣,浮现出对应的简短光纹讯号。

“此物若能大成,千里传讯,瞬息可至。于国于民,于商于军,皆有大用!”一位见识广博的西域商贾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当场就要下巨额订单。工学之威,直观地转化为生产力与国力,令人心潮澎湃。

而在民生展区,沈宜秋与欧叶等人制作的巨大数据图谱沙盘,以不同颜色的琉璃珠与灯光,清晰标示出三年来粮食增产、道路延伸、税赋变化、疫病减少的轨迹。无需多言,那一条条向上攀升的光线,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更得民心的,是旁边的义诊区。由白素培训出的新式郎中们,穿着统一的洁白服饰,为百姓免费看诊,施药针灸。一位被治愈了缠腰火丹的老妇,拉着郎中的手,老泪纵横,对着皇城方向连连叩首,高呼:“王爷仁德!新政仁德啊!”

人群中,不知谁先喊了一声:“王爷千岁!夫人千岁!”

声浪初时零星,旋即汇聚成排山倒海的洪流,响彻云霄。

高台之上,皇帝亲临,看着眼前这派前所未见的勃勃生机,看着万民发自内心的拥戴,龙颜大悦,皱纹都舒展开来。他侧身对侍从吩咐了几句。

片刻后,在全场最热烈的时刻,内侍监高擎金盘,皇帝竟亲自执起御酒,步至李逍遥面前,亲手为他斟满一杯,声音洪亮,传遍四方:

“好!四海升平,国泰民安!朕有逍遥王,真乃天赐我大唐之瑰宝!有卿在,朕,可高枕无忧矣!”

万众欢呼,声震寰宇。

李逍遥躬身接过酒杯,目光平静:“陛下厚爱,臣,惶恐。”

他的视线掠过激动的人群,掠过身边同样激动、与有荣焉的夫人们,最终,似不经意地,扫过左侧的太子席位。

太子李弘冀正奋力鼓掌,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笑容,仿佛真心为这盛世、为这位皇叔感到高兴。

然而,在他宽大的袍袖掩盖之下,那紧握的拳头,因过于用力而指节发白,微微颤抖。在他垂下的眼帘深处,一丝冰寒刺骨的阴鸷,一闪而逝。

(本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