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 > 第17章 黄巾爆发 假节钺青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黄巾爆发 假节钺青州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春,历史的车轮带着血腥的辙印,碾碎了东汉王朝最后的体面。当平原县的屯田新绿初绽,“春秋”、“枪兵”二营操练声震天之际,来自暗卫“风组”的加急密报,如同接连响起的惊雷,炸响在平原侯府的书房。

“钜鹿张角,举事!号‘天公将军’,徒众数十万,头裹黄巾,席卷冀州!”

“青州黄巾渠帅管承、司马俱响应,聚众数万,已陷济南国大部,兵锋直指我平原!”

“兖、豫、荆、扬……八州并举,烽火燎原,州郡望风披靡!”

书房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关羽、张飞、张辽、苏婉、忠伯,以及一位面色苍白、眼神却深邃如古井的青衫文士——正是已悄然认主,被刘衍倚为心腹谋主的贾诩,皆肃立无言,目光聚焦于主位上的刘衍。

刘衍面色沉静,指尖轻轻敲打着桌案上那卷刚刚由朝廷使者送来,还带着风尘的诏书。诏书内容,正是他通过贾诩策划,重金贿赂十常侍之首张让,得来的“正名”之物——擢升“平原侯刘衍”为“青州平虏中郎将”,假节,总督青州军事,并有权视情况协防毗邻冀州、徐州部分郡县,平定黄巾乱匪!允其自行募兵,就地征调部分粮草。

“该来的,终究来了。”刘衍缓缓开口,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一种冰冷的决断,“黄巾之势,看似浩大,实则流民裹挟,缺乏根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此乃国难,亦是我等建功立业,践行‘再造大汉’之志的契机!”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贾诩身上:“文和,依你之见,当下该如何?”

贾诩微微躬身,声音平淡却带着洞悉世事的冷静:“主公明见。黄巾虽众,实为疥癣之疾,朝廷大军与地方豪强合力,扑灭只是时间问题。然,此亦是主公积蓄实力,扩大影响之良机。朝廷诏书已下,主公已名正言顺。当务之急,乃借假节之权,快速整合青州可用之力,以平原为根基,以抗贼为名,行扩张之实。”

刘衍颔首,贾诩之谋,正合他意。他霍然起身,气势陡然变得威严磅礴:

“传令!”

“即日起,平原县进入战时状态!以‘青州平虏中郎将’、‘假节’之名,传檄青州各郡国,令其谨守城池,听候调遣,若有畏敌不前、抗命不遵者,本将持节斩之!”

“发布安民告示,宣告黄巾之害,阐明本将奉旨讨贼,保境安民之决心!”

“苏婉、忠伯!”

“妾身(老奴)在!”

“命你二人总揽后勤,统筹城内所有物资,组织民壮,安抚流民,确保战时秩序与供给!”

“领命!”苏婉与忠伯齐声应道,神色坚定。

“关羽、张飞、张辽!”

“末将在!”三将慨然出列,战意沸腾。

“命关羽率‘春秋营’及平原营三百卒,负责坚守城池西、北两面,此为敌军可能主攻方向,汝乃我军坚盾!”

“关某必不负主公重托!”关羽丹凤眼寒光凛冽。

“命张飞率‘枪兵营’及平原营两百卒,负责东、南两面防务,并为全军机动先锋,汝乃我军利矛!”

“哈哈!定叫黄巾贼有来无回!”张飞声若雷霆。

“命张辽总领城中巡防、四门协调,肃清内应,暗卫‘影组’暂归你节制!同时,以中郎将府名义,即刻征调境内所有可用马匹,加强我军侦骑!”

“遵命!”张辽沉稳领命。

“文和,”刘衍看向贾诩,“檄文撰写、与周边郡县交涉、乃至……后续谋划,便劳烦先生了。”

贾诩微微欠身:“诩,分内之事。”

随着刘衍一道道命令下达,整个平原县如同一部精密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城墙加固,守城物资堆积如山,“春秋营”重盾如墙,“枪兵营”枪矛如林。更重要的是,那杆新立起的“青州平虏中郎将刘”的大纛,以及“假节”的权威,赋予了平原军民莫大的信心与合法性。

暗卫“风组”的信息源源不断:

“报!管承率贼众三万,已破漯阴,前锋距平原不足八十里!”

“报!乐安、齐国皆告急,求援文书雪片般飞来!”

“报!济南相弃城而逃,黄巾气焰更炽!”

贾诩冷静分析:“主公,管承势大,然其部劫掠成性,军纪涣散。我可固守平原,挫其锐气,同时以中郎将之名,招抚周边溃兵、义从,吸纳流民青壮,扩充实力。待其久攻不下,士气低落,再以精兵击之,可获全功。届时,主公威名播于青州,整合各郡,易如反掌。”

刘衍点头,持槊立于城头,望着远方渐起的烟尘,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朝廷的诏书给了他大义名分,贾诩的智谋为他规划方略,关张辽的勇武为他冲锋陷阵,苏婉的后勤为他稳固根基,暗卫的耳目为他洞察先机。

风暴已至,而他,已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平原侯,而是持节钺、总督青州军事的平虏中郎将!这滔天巨浪,正是他潜龙出渊,搅动风云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