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娜的死亡现场,弥漫着一种不同于传统凶杀案的、冰冷的科技恐惧。没有血迹,没有凶器,只有一台沉默的电脑和一具年轻却已僵硬的躯体,仿佛死神是通过无形的数据流,精准地攫取了她的生命。
重案一组办公室的白板上,林娜的照片旁,贴上了“心脏骤停(疑似诱发)”、“绿色乱码”、“定制恶意程序”、“硬件底层调用”等关键词。调查沿着虚拟与现实两条线急速推进。
法医中心的尸检报告给出了确凿结论:林娜死于急性心源性猝死,但其心肌细胞呈现出明显的电击损伤特征,并非普通心脏病发作,而是由异常强大的瞬间电流通过心脏所致。体表没有任何电极接触点或烧灼痕迹,意味着电流并非通过常规方式导入。
隔空电击?
这个结论让所有经验丰富的刑警都感到脊背发凉。
技术队对那台电脑的掘地三尺式勘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彻底拆解主机后,他们在主板的一个USb接口内部,发现了一个经过巧妙伪装的、非原厂的精密升压模块!该模块被恶意程序激活时,可以在瞬间将USb端口的5V电压提升至足以致命的数百甚至上千伏特,并通过连接在该接口上的设备——林娜佩戴的、金属耳麦的麦克风部位——释放出高压脉冲!由于电流极强、时间极短,且通过面积较小的金属麦克风导入体内,故而体表痕迹轻微,但足以在瞬间击穿心脏!
“凶手……改造了她的电脑硬件,并通过远程程序控制,在直播时利用她自己的耳麦……杀了她!”陈锐看着技术报告,声音因震惊而有些干涩。这种杀人方式,闻所未闻,精准、冷酷,且极具隐蔽性。
“查这个升压模块的来源!全球范围内的电子元件黑市、特殊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这种级别硬件改装的人员!”季青下令,眼神冰冷。凶手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危险等级。
老谭那边对林娜社会关系和公司内部的排查也在同步进行。林娜性格开朗,但作为顶流主播,难免树敌。调查发现,她近期与同平台另一位游戏主播“刀锋”存在激烈的粉丝和资源竞争,两人曾在社交媒体上有过几次摩擦。而“创世纪”公司内部,一名因违反公司规定被林娜举报并开除的前技术员工王磊,也具有重大嫌疑,此人性格偏激,且精通硬件维修与改装。
“重点排查‘刀锋’和王磊!”老谭将两人的资料贴在白板上,“查他们的技术背景、近期行踪、经济状况,尤其是能否获取或制作那种升压模块!”
陈锐则沉浸在恶意程序的代码分析中。那段被恢复的代码极其精炼,带着一种冷冽的美感,像是顶尖黑客的作品。除了核心的破坏指令,代码中还发现了一个隐藏极深的“签名”——一个用十六进制编码的、不断重复的微小字符串,破译后是“V=IR”。
“V=IR?”陈锐皱眉,“这是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凶手在炫耀他的物理学知识?”
“不全是炫耀,”季青走到白板前,看着那个公式,“这可能是一个心理标识,或者……是他筛选目标的某种标准。林娜的死亡,电压(V)是凶器,她的身体电阻(R)是条件,最终导致了致命的电流(I)。在他扭曲的逻辑里,这或许是一次完美的‘公式’实践。”
网监部门根据恶意程序的传播载体溯源,发现它是捆绑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游戏插件更新包中,于林娜死亡前三天,通过一个伪装成粉丝馈赠的链接,被林娜亲自下载并安装的。发送链接的账号是一个伪造的粉丝Id,无法追踪。
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两个主要嫌疑人,“刀锋”和王磊,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在场证明或技术能力上的疑点,但缺乏直接证据。
“头儿,”陈锐反复看着那段代码和“V=IR”的签名,突然抬起头,“你们还记得林娜的游戏Id吗?‘娜可露露’……这个英雄,在游戏里,有一个着名的皮肤,叫‘晚萤’……而‘晚萤’的台词里,有一句是‘电光石火,稍纵即逝’……”
电光石火?
这个词,与瞬间的高压电击,形成了某种诡异的呼应!
“这不是随机选择!”季青眼中精光一闪,“凶手对林娜极其了解,了解她的直播习惯(使用特定耳麦),了解她的游戏角色,甚至可能了解她会在特定时间点击特定链接!他是在完成一场针对性的、充满个人符号的‘处刑’!”
“把调查重点,重新拉回到与林娜有深度交集、且具备高超黑客与硬件技术的人身上!”季青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不仅仅是公开的竞争对手,还有那些隐藏在粉丝、朋友、甚至前同事中的,对她抱有极端扭曲执念的人!”
无形的电流曾是凶器,而无形的网络,则隐藏着凶手的魅影。破解“伏特密码”,才能抓住那个躲在代码背后的索命幽灵。
(第一百八十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