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 > 第242章 老三、老四、景隆!跪着听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2章 老三、老四、景隆!跪着听朝!

看到朱宸宇进来,她笑着招了招手:

“宇儿乖,

娘命人给你熬了清粥,温度刚好,用完早餐,随娘去上朝。”

见老娘来真的,朱宸宇顿时苦着脸说道:

“娘,

你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

好端端的,咱娘俩去奉天殿凑什么热闹啊?

难道,你想夺权当女皇?”

“你这小兔崽子,没个正形!”

马皇后想起朱标说的该威慑时就得威慑,当即不知从哪儿摸出鸡毛掸子,扬了扬,眼神里的威胁之意再明显不过。

朱宸宇秒蔫,连忙陪笑道:

“娘,

您怎么经不起逗呢?

不就是上朝嘛,走!

咱娘俩今天就好好去凑个热闹!”

说着,他一屁股坐在桌前,三两口扒完清粥,胡乱擦了擦嘴,摆出一副迫不及待要上朝的架势。

看到他这模样,马皇后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伸手摸了摸他的脸:

“宇儿乖,

娘也不想揍你,但你别逼娘,好不好?”

听着这软绵绵的威胁,朱宸宇只觉得寒毛倒竖,连连点头:

“娘,您放心,

儿子什么都听您的,绝对不敢违抗!”

就这样,在马皇后的威逼利诱下,朱宸宇不情不愿地跟着她,朝着奉天殿的方向走去。

奉天殿内,早朝刚启,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广场上还跪着几位待罪的朝臣。

朱宸宇竟牵着马皇后的手,大摇大摆地径直走入殿中,那架势活像逛自家后花园。

他扫了眼殿内肃立的百官,又瞥了眼广场上的跪着的人,毫无顾忌地拽着马皇后往龙椅方向走。

到了龙案前,他对着端坐的朱元璋撇了撇嘴,语气满是不屑:

“老朱,让开!

没看见我娘来了?你还坐着干啥?

一点都不自觉!”

话音未落,他伸手抓住朱元璋的胳膊猛地一拽,朱元璋猝不及防,竟被直接从龙椅上拽了下来,踉跄着差点撞在一旁的殿柱上,气得脸颊涨红,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朱宸宇半点没理会老朱的怒火,小心翼翼搀扶着马皇后,慢悠悠将她扶上龙椅。

马皇后看着他这胡闹模样,扬了扬手中的鸡毛掸子,没好气道:

“宇儿,

这是朝堂重地,不得放肆!”

说着便站起身,走到朱元璋身旁,伸手将他扶稳。

台阶下方的朱标嘴角直抽搐,双手在身侧悄悄攥着,愣是低着头假装没看见,生怕掺和进去引火烧身。

马皇后把朱元璋重新扶回龙椅,自己则走到龙椅不远处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指了指身前的台阶,笑眯眯道:

“宇儿乖,

站这儿别动,别打扰你父皇和大哥议事。”

朱宸宇看着老娘那和善的笑容,心里门儿清,只要敢说半个不字,鸡毛掸子指定当着百官的面抽过来。

他只能认怂,蔫头耷脑地站到马皇后身边,活像只被驯服的小兽。

朱元璋强压下心头怒火,重重冷哼一声,刚要开口议事,马皇后却突然眉头一皱,目光扫过人群,精准锁定了朱棡、朱棣和李景隆三人,沉声道:

“老三、老四、景隆,

你们三个上前跪着听朝!”

这话一出,朱宸宇、朱元璋、朱标三人差点没忍住笑出声,尤其是老朱和朱标,脸上满是大仇得报的快感。

朱棡、朱棣、李景隆三人瞬间瞪圆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向马皇后,可当瞥见她手中那根令人胆寒的鸡毛掸子时,所有反驳的话都咽了回去,只剩满脸幽怨。

三人磨磨蹭蹭走到马皇后不远处的台阶下,

扑通一声齐齐跪倒,动作整齐划一,引得殿内不少朝臣憋笑憋得肩膀发抖。

朱元璋看着朱棡三人憋屈跪地的模样,心头火气消散大半,清了清嗓子,沉声道:

“诸位爱卿,

今日有何奏报,尽可一一说来。”

话音落下,文武百官陆续出列奏事。

朱宸宇站在马皇后身旁听了片刻,脸上便露出不耐之色,心里暗暗不屑:

“这哪是早朝?

分明是家长里短的念叨!”

入耳的不是某地失火、官员救火的琐事,便是某某才子着书、请求嘉奖的闲情,竟没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要紧事。

跪在阶下的朱棡、李景隆亦是同感,两人交换了个眼神,眼底满是不以为然。

西域的治理向来是专人专事,权责分明,谁出问题便治谁的罪,绝无这般推诿扯皮的乱象,这也是朱宸宇,能将偌大西域打理得井井有条、无半分动乱的根本。

这般鸡毛蒜皮的事也拿到朝堂上议论,实在让他们难以苟同。

两人的神色早已被朱元璋与朱标捕捉在眼里,连带着朱宸宇漫不经心的模样,让父子二人心里难免有些不忿:

“这逆子未免太过自傲,竟瞧不上大明的朝政?”

朱标当即上前一步,对着朱元璋拱手道:

“父皇,儿臣有事奏报。”

朱元璋见状精神一振,直起身子笑道:

“标儿有何奏报?且细细说来。”

朱标先是瞥了眼依旧一副事不关己模样的朱宸宇,

随后沉声道:

“父皇,

昨日江南地区突发动乱,儿臣已先行命人前往平乱。

但胡相对此事有不同见解,与儿臣商议之后,儿臣觉得其策可行,恳请父皇恩准,让胡相全权负责江南动乱的处置事宜。”

这本就是他们父子两早就商议好的,当即朱元璋没有任何犹豫配合着点了点头,语气沉稳:

“准奏。

胡爱卿,此事便交予你了,务必妥善处置,安抚民心。”

人群之中,胡惟庸与李善长神色各异。

胡惟庸整了整身上的相袍,昂首阔步走出队列,立于大殿中央,对着朱元璋拱手道:

“臣遵旨!

定不负陛下与太子殿下所托,早日平定江南动乱,还地方安宁。”

而李善长则神色暗淡了几分,望着胡惟庸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复杂情绪,终究是抿了抿嘴,没再多说一个字。

【感谢《用户名》的打赏,今日爆更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