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满载武器弹药和带着培训承诺心满意足离开的老旅长,李云龙站在村口,望着远去的烟尘,脸上的笑容渐渐被一种雷厉风行的果决所取代。他转身对身旁的赵刚说道:
“老赵,宜早不宜迟!老旅长这边算是暂时安抚住了,也探了探口风。接下来,咱们得抓紧办正事了。马上安排人,立刻装车!”
赵刚心领神会,知道李云龙这是要执行之前商定的、向总部上缴部分缴获以支援全局的计划,同时也是为下一步可能的大动作铺垫。他立刻点头:“好,我马上通知后勤处周文来和警卫营配合行动!”
很快,旅部旁边的打谷场上便热闹起来。一辆辆缴获的卡车被依次排开,后勤处的干部战士们按照清单,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往车上搬运物资。
李云龙亲自在现场监督,口中报出的数字,让负责清点的周文来手都有些发抖,既是兴奋,也是震撼:
“听着!给总部首长的礼,必须厚重!装车:三八大盖,两千支!中正式、汉阳造等杂式步枪,一千支!配套子弹,给老子装两百万发!
歪把子轻机枪,三十挺!九二式重机枪,十挺!各种炮弹,主要是迫击炮弹和九二式步兵炮炮弹,两千发!
另外,从临汾鬼子医院和仓库缴获的那些药品,拣珍贵的、咱们暂时用不上的,也装一批,特别是磺胺和手术器械,多装点!还有,这次端了鬼子在临汾的银行和商社,弄来的几万大洋和金条,全部装箱,一并送上!”
周文来一边飞快地记录,一边忍不住咋舌:“旅长……这……这手笔也太大了!这能装备两个主力团还有富余啊!尤其是这两百万发子弹和两千发炮弹,咱们……”
李云龙一瞪眼:“少废话!老子心里有数!咱们现在是阔了,但不能忘了兄弟部队还在勒紧裤腰带!更不能忘了总部首长的统筹全局!
赶紧装车,一样不许少!这些都是咱们新一旅的心意,也是咱们争取下一步行动支持的‘敲门砖’!”
赵刚在一旁补充道:“周处长,严格按照旅长的命令执行。所有枪支都要挑选状态最好的,弹药要确保安全。这是政治任务,绝不能出任何纰漏!”
“是!政委!旅长!你们放心,我亲自盯着,保证一颗子弹都不会错!” 周文来挺起胸膛保证,随即转身扯着嗓子吆喝起来,指挥战士们更加卖力地干起来。
看着堆积如山的物资被小心翼翼地装上卡车,最终足足装满了四十辆大卡车,车队浩浩荡荡,气势惊人。赵刚脸上露出一丝担忧,对李云龙说道:
“老李,物资太多,价值巨大,事关全军的后勤补给和咱们的心血,路上万一有个闪失……我看,让警卫营全部出动,再让孙德胜的骑兵营派出一个连,护送你一起前往总部!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李云龙原本觉得在自己的地盘和根据地里穿行问题不大,但看着这绵延的车队,想到那些白花花的大洋、黄澄澄的金条和堆积如山的军火,也意识到确实不能大意。这要是半路出点岔子,被不开眼的土匪或者鬼子特务摸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他点点头,从善如流:“嗯,老赵你说得对!是得加强护卫。就让虎子的警卫营全营出动,孙德胜再派一个骑兵连!有他们护送,老子看哪个不长眼的敢来触霉头!”
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一支由四十辆满载物资的卡车、警卫营全营以及一个骑兵连组成的庞大队伍,便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虎头山,向着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进发。
李云龙亲自押队,坐在领头的一辆卡车的副驾驶位置上,心情既有些忐忑,更多的是期待和盘算。他不断盘桓着如何向总部首长汇报战果、提出设想,以及如何应对首长们可能的质疑。
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迤逦而行,虽然规模庞大,但在警卫营和骑兵连的严密护卫下,一路倒也平安无事。经过近一天一夜的谨慎行军,第二天上午,车队终于安全抵达了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八路军总部驻地。
总部驻地隐蔽在山谷之中,远远望去,只见层层岗哨,戒备森严。当这支一眼望不到头的庞大车队出现在总部外围哨兵的视野中时,立刻引起了轰动。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传回了总部指挥部。此刻,副总指挥、师长以及副总参谋长三人正在指挥部内对着地图商讨全局态势,听到执勤参谋兴奋地汇报:
“报告首长!新一旅旅长李云龙同志到了!还……还带来了好四十辆卡车的物资!说是……说是来给总部首长‘送礼’的!”
三位首长闻言,相互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惊讶和欣喜的笑容。
副总指挥放下手中的铅笔,粗黑的眉毛一挑,笑着说道:“哦?李云龙这小子,动作够快的!看来这次在临汾,真是没少发财啊!四十辆卡车?好家伙,这礼看来不轻嘛!”
师长也扶了扶眼镜,脸上满是欣慰之色:“这个李云龙,打仗是一把好手,这‘上贡’也挺积极嘛!看来还没忘记总部首长对他的教导,知道顾全大局。走,老总,参谋长,咱们出去迎迎咱们的这位‘运输大队长’兼大功臣?”
副总指挥心情显然极好,大手一挥:“走!一起出去看看!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李云龙这小子是实打实地给咱们送‘及时雨’来了!咱们得给他这个面子!”
三位八路军最高首长联袂而出,来到总部门口的空地上。此时,李云龙已经跳下了卡车,正指挥车队依次停靠,安排警卫警戒。
他一抬头,远远看到三位首长竟然亲自迎了出来,心中顿时一热,又有些惶恐,连忙整理了一下军装,小跑着上前,“啪”地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
“报告老总、师长、参谋长!新一旅李云龙,前来报到!怎么能劳烦几位首长亲自相迎?这……这不是折煞小子我了吗?”
副总指挥率先走上前,难得地伸手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目光中满是赞赏:“李云龙,你小子少来这套!你们太岳军区此次南线作战,打得好,打得漂亮!
歼灭日军上万人,攻克重镇,打出了咱们八路军的威风,打出了中国军民的志气!别说我们几个老家伙出来迎你,就是给你摆庆功酒,那也是应该的!”
师长也笑着接口,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那浩浩荡荡的车队,语气带着期待和调侃:“云龙啊,客套话就别说了。快跟我们说说,你这次给我们这几个首长,送来什么好东西了?我看这车队规模,你小子是把鬼子的临汾兵工厂搬空了吧?”
李云龙听到首长们的夸奖,心里美滋滋的,但脸上还是保持着“谦逊”,他挺直腰板,如同报账一般,清晰地将物资清单汇报了一遍:
“报告各位首长!我们新一旅此次作战,承蒙总部运筹帷幄,兄弟部队配合,侥幸取得了一些战果,缴获也确实丰厚了点。
我们旅党委经过研究,决定上缴总部部分缴获,支援兄弟部队,共同抗战!此次带来:三八式步枪两千支!中正式、汉阳造等步枪一千支!各类子弹两百万发!歪把子轻机枪三十挺!
九二式重机枪十挺!各类炮弹,主要是迫击炮弹和九二式步兵炮炮弹,共计两千发!另有缴获的日军药品一批,以及从临汾日伪银行、商社缴获的银元五万块,金条若干!”
尽管三位首长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听到李云龙口中报出的这一连串惊人的数字,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副总参谋长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惊叹道:“云龙同志!你这……这可真是大手笔啊!三千支步枪,四十挺机枪,两百万发子弹,还有两千发炮弹!
这足足可以装备两到三个齐装满员的主力团了!尤其是这两百万发子弹和两千发炮弹,简直是雪中送炭!大大缓解了我们当前各部队弹药紧缺的燃眉之急!”
师长同样感慨万分,语气中充满了欣慰:“自从今年老蒋彻底断绝了那点可怜的饷械,加上去年百团大战各部队消耗巨大,我们的后勤压力一直非常大。
很多部队人均子弹还不到二十发,炮弹更是金贵得不得了。云龙啊,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不仅仅是南线作战的功劳,这后勤支援的功劳,同样不小!有了这批弹药,我们应对鬼子接下来的扫荡,底气就足多了,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副总指挥虽然没有说话,但那微微颔首的动作和眼中闪烁的满意光芒,已经充分说明了他此刻的心情。他大手一挥:“好!李云龙,你们新一旅顾全大局,有功!走,别在这儿站着了,进去说话!把这些物资都搬到后勤部仓库,严格登记造册!”
众人簇拥着三位首长和李云龙走进总部指挥部。后勤部的干部战士们则欢天喜地、小心翼翼地开始接收这前所未有的大批物资,整个总部驻地都因为这批“厚礼”而洋溢着一股喜庆和振奋的气氛。
在指挥部内坐定,勤务兵端上热水。副总指挥示意李云龙详细汇报此次南下作战的具体情况,特别是伤亡和缴获细节。
李云龙收敛了笑容,一五一十地将战斗过程,特别是将军岭伏击战和奇袭临汾的细节,以及部队付出的巨大代价——牺牲一千七百余人,重伤七百余人的情况,如实向首长们做了汇报。说到伤亡数字时,他的声音不禁有些低沉沙哑。
首长们听完,也陷入了短暂的沉默,神色肃穆。副总指挥沉声道:“牺牲的同志们,都是英雄!他们的血不会白流!你们新一旅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付出了代价,也取得了与之相称的巨大战果!总部会铭记他们的功绩!”
接着,李云龙又将此次详细的缴获清单向首长们做了补充汇报,并重点说明了兵工厂获得新设备后修复能力的提升,以及已经拨付部分装备加强地方武装的情况。
听完汇报,副总指挥和师长、参谋长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对李云龙和新一旅工作的肯定。不仅仗打得好,后续工作也考虑得周全。
汇报完这些,李云龙觉得时机成熟了,他深吸一口气,将自己那个酝酿已久的大胆计划——趁日军在中条山抽不开身,联合385旅、386旅部分兵力,寻机歼灭或重创盘踞在同蒲路北段的关东军佐藤旅团的设想,向三位首长和盘托出。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佐藤旅团威胁根据地侧翼,妨碍破袭交通线;关东军虽强,但目前相对孤立;若能歼其一部,可极大削弱日军未来扫荡力量,争取更长时间休整发展;以及目前新一旅虽经血战,但主力尚存,装备极大改善,士气高昂,具备再战能力等等。
然而,听完李云龙的计划,三位首长的反应却并非他预想中的兴奋和支持。
副总指挥眉头紧锁,手指敲击着桌面,语气严肃而深沉:“李云龙,你的想法是好的,积极寻求战机,主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符合我们一贯的作战原则。但是,你考虑过没有?
你们新一旅刚刚经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歼灭战,伤亡接近三千人,部队极度疲劳,新兵需要消化战斗经验,骨干损失需要弥补。
此时再发动对另一个精锐旅团的攻坚作战,部队的持续战斗力如何保证?会不会是强弩之末?”
副总参谋长也接口分析,思路清晰而冷静:“云龙同志,你的勇气和进取心值得肯定。
但是,我们要纵观全局。我八路军各部经过百团大战,虽然经过这几个月的休整,但整体实力尚未完全恢复到巅峰时期。你们太岳军区此次歼灭日军上万,战果辉煌,但也必然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如果你此时再将实力暴露,硬啃下佐藤旅团这块硬骨头,就算成功了,自身伤亡必然极其惨重。届时,日军一旦从中条山腾出手来,首要报复目标就是你新一旅!
到时候,你面临的将不是一个旅团的扫荡,很可能是一个甚至两个师团的重兵围剿!你如何应对?根据地如何保存?这些问题,你都深思熟虑过吗?”
师长的话语则更为语重心长:“云龙啊,打仗不能只图一时痛快。你现在是旅级指挥员,要考虑的是整个旅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是根据地的巩固。佐藤旅团是块硬骨头,不好啃。
就算我们同意你打,并且协调385旅、386旅给予支援,打赢了,也是惨胜,会严重削弱我们在这个战略方向上的持久作战能力。为了一个旅团,赌上我们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核心主力,这笔账,划算吗?”
三位首长你一言我一语,从部队现状、全局形势、敌我力量对比、后续影响等各个角度,深入剖析了李云龙这个计划的巨大风险和潜在弊端,态度明确地表示了劝阻。
李云龙听着首长们鞭辟入里的分析,原本炽热的心情渐渐冷静下来。他并非莽夫,深知首长们站得高、看得远,他们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自己确实有些被连续的胜利和丰厚的缴获冲昏了头脑,过于聚焦于眼前的战机,而忽略了长远的风险。
他脸上的亢奋之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虚心受教的神情。他认真思考着首长们的每一句话,不时点头。
看到李云龙能够听进劝告,副总指挥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他话锋一转,提出了更为稳妥且高明的策略:
“云龙,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方式,并非只有大规模攻坚这一种。对于这个佐藤旅团,我们现在不宜与其进行主力决战。但是,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不断地消耗它,折磨它,让它不得安生!”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同蒲路北段:“它要保铁路,这就是它的软肋!它一个旅团,兵力有限,要防守上百公里的铁路线,必然捉襟见肘。我们可以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战术。
白天,他派兵修路,晚上,我们就派出小股精锐,区小队、县大队,甚至你们主力团的侦察分队,就去炸铁路、扒铁轨、拆枕木、割电线!让他修不胜修,防不胜防!”
副总指挥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如果他把兵力分散驻守,我们就集中优势兵力,比如你一个团,甚至加强炮兵,选择它孤立突出的一个中队或者大队,突然发动攻击,速战速决,吃掉它!
打了就走,绝不纠缠。如果他集中兵力,我们就跟他绕圈子,继续破袭交通线。总之,就是用最小的代价,不断给他放血,消耗它的兵力、锐气和物资!
让它疲于奔命,无法对根据地构成实质威胁,也无法有效保障其交通线!这,才是目前情况下,对付佐藤旅团最有效、最划算的策略!”
李云龙听着副总指挥的方略,心中豁然开朗!是啊,何必非要追求一口吃掉对方呢?这种持续不断的“牛皮糖”战术,零敲碎打,积小胜为大胜,同样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妙法!而且这正符合八路军最擅长的游击战、运动战精髓。
他猛地站起身,挺直腰板,声音洪亮而坚定:“老总,师长,参谋长!我明白了!是我想岔了!首长们的指示非常及时,非常英明!
请首长们放心,我李云龙保证服从总部决策!回去之后,我们新一旅坚决按照首长制定的方略,跟这个佐藤旅团好好周旋,用最小的代价,耗干它的血!让它知道知道,咱们八路军不是好惹的!”
看到李云龙如此从善如流,态度转变迅速而诚恳,三位首长都满意地笑了。这才是他们熟悉的那个既有冲劲,又能在战争中不断学习成长的李云龙!
师长这时想起一事,对李云龙说道:“云龙,还有个事。你这次开来这几十辆卡车,汽车运输效率高,能大大缓解后勤压力。
不过,司机是技术兵种,要小心保护,注意防空。改天,我从各部抽调一批机灵、有文化的战士,送到你那里去,你可得帮我们培训一批驾驶员出来!”
李云龙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师长,您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我们一定倾囊相授!” 他顿了顿,豪爽地说道:“首长,这次来的卡车,我给你们留下二十辆!方便总部平时的后勤运输和机动!我们回去有剩下的车够了!”
“好!好啊!” 副总指挥闻言,更是开怀大笑,“李云龙,你小子这回可是又立功又送礼,还留下家当,思想觉悟是越来越高了!看来赵刚同志在你身边,作用很大啊!”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指挥部内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气氛。
又在总部停留了片刻,详细领取了总部对下一步工作的具体指示后,李云龙便起身告辞。他心系部队,归心似箭。
离开总部,踏上了返回虎头山的归途。虽然大规模攻打佐藤旅团的计划被否决,但李云龙的心中并没有太多失落,反而充满了新的斗志和清晰的思路。总部首长的点拨,让他对下一步的作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规划。
“零敲碎打,积小胜为大胜……嘿嘿,佐藤老鬼子,咱们走着瞧!看老子怎么慢慢把你磨瘦、磨垮!” 一场更加灵活、却也更加考验耐心和指挥艺术的持久消耗战,即将在太岳山北麓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