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信,在股市投资方面,刘照天的资金规模未必是最高的。
但像刘照天这样逆势而为、孤注一掷的人,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
不要以为这种事很常见。事实上,股市中每一次能够扭转乾坤的案例,都是行业里的奇迹。
刘照天只交代了一句“按计划行事”。
随后便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抽着雪茄,只是眼角的余光不时扫向面前的电话。
尽管他有看穿底牌的优势,但他也不能确定,自己的出现会不会引发蝴蝶效应。
因此,他的内心远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平静。
电话铃声一响,他立刻接了起来。
听到电话那头传来的消息,他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一半。
他明白,那件事终究是被点燃了。在时空的安排下,它再次发生了。
不知是股市与现实之间存在信息延迟,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整整过了二十多分钟,才听到有人大喊:“跌了!”
股市迎来了十天以来的首次下跌。
先是微跌百分之一,随后扩大到百分之一点二。
随着几名接线员陆续报出确切的数字,
刘照天知道,这次是真的稳了。问题已不是盈亏,而是赚多赚少。
他随即将借来的钱继续投入账户,作为备用金。
这也是他设下的最后一道保险——万一股市突然抽风,来个回光返照,
那他真的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此时,刘照天也派人到香江各交易所散布内地传来的消息。
一石激起千层浪!
股民们顿时懵了。
现在不止投资机构预感到香江股市将有大动荡,连稍具政治敏感的散户也察觉不妙。
大型财团和机构不敢大量抛售,他们清楚那样只会加速崩盘,
但普通股民却只想尽快清仓。
于是出现了人传人的恐慌。
港股随即失控,涌现出强劲且难以置信的抛售潮!
所有蓝筹股纷纷低开多个价位,卖盘如排山倒海般涌出。一线股跌幅加剧,二三线股更是惨不忍睹。许多股票挂牌后只有卖家,没有买家。
市场陷入一种诡异的“有价无市”状态。
满屏皆是卖盘,买方席上空空如也!
整个交易大厅“哀鸿遍野”,满眼刺目的红色,灼痛每个人的双眼!
仿佛有一把刀,斩断了港股的脊梁与傲气。股民想卖卖不掉,欲哭无泪。
投资者的情绪在一天之内从极度乐观转为彻底悲观,所有人都意识到:市场真的完了!
股市满目疮痍,期指市场同样不堪一击,一片狼藉。
不断出现停板!断崖式暴跌!
至此,香江股市跌幅已超10%,短短几个小时,十分之一的市值蒸发殆尽。
下午开盘时,
操盘人员再次向刘照天请示。
过了好一会儿,刘照天才终于发出“加大力度”的指示。
这意味着要增加杠杆,账户里的备用金也全部转为保证金。
听到刘照天的指令,众人都不由心惊。
以刘照天现在的资金规模,这一操作相当于向市场砸进几十亿,无异于将本已摇摇欲坠的股市直接推入深渊。
操盘手们虽感无奈,却也只能按老板的意思执行。
“刘总?”
一声带着恳求的声音传入刘照天耳中。
他转过头,望向小李。
这姑娘从华信时期就跟着他工作,刘照天离开中投时,她也一直追随。
这次股市操作中,她一直担任刘照天的代言人。
不管她是否另有身份,刘照天还是愿意多说两句。
“你知道我在中投的时候,为什么从不让你们做高风险投资吗?”
“想不输,就别上牌桌。”
“既然选择进股市搏富贵,就得承担所有后果。谁也别装无辜,来这儿的人,谁不是为贪?”
“如果那件新闻没发生,可能现在躺在楼下的,就有我一个。”
“你信不信?楼下那些人,现在一定在拍手叫好。”
刘照天又笑着指了指电视上面色沉重的股民,调侃道:“你也加把劲,帮我多赚点钱,以后我才有更多资金去救市。”
虽是玩笑语气,小李却听得额头冒汗,心底发冷。
她没资格评判刘照天的是非对错。
尽管心中不忍,她也只能暂时用工作麻痹自己。
刘照天并不同情这些人——他们吃鱼翅捞饭时,可曾同情过鲨鱼?
现在,不过是轮到他们被摆上餐桌罢了。
……
股市继续全线飘红,零星的买盘根本掀不起任何波澜。
当全球各地大空头的资金涌入香江股市,
从这一刻起,香江股市已宣告全面陷落。
一小时后,大盘下跌七百四十点。
又过二十分钟,跌幅逼近一千点。
窗前,人影坠落的频率明显加快。
刘照天知道,受自己这只蝴蝶的影响,这一次的股灾比前世更加惨烈。
沉吟许久,他最终无奈地发出了“收手”的指令。
这实属他的无奈之举。一来他的身份确实特殊,不宜做出赶尽杀绝的事。
他终究是公众人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便资金合法,有时民粹情绪也令人畏惧。何况此次金融业受创颇深,难免有人心怀怨怼。
刘照天赚得越多,那些人就亏得越多。从别人身上割肉,又怎能指望对方毫不介怀?
其次,香江股市已跌至谷底,虽有空头势力介入,但跌幅终究有限。
虽然还能多赚几亿,但与激起香江市民公愤相比,仍是得不偿失。
刘照天下达指令后,又嘱咐了小李几句,便离开大户室。
经过交易大厅时,他未理会场内百态,只寻了条安全的通道离开。
交易所周围不断有人轻生跳楼,如同下饺子一般。
如今警车与救护车都远远避开,只有敬业的记者仍头戴安全帽,冒险采访瘫坐在地的股民。
媒体人的底线实在过低,不仅屡屡揭人伤疤,还不停煽风点火。
他们岂不知后果?那些尖刻言语不仅加剧股民恐慌,更促使更多人选择轻生。
可他们仍毫不犹豫地做了,每一分钱都带着血丝……
股灾来临之际,港府高层、各大银行与城中富豪也展开激烈讨论。
但结果显而易见,几次小规模救市如石沉大海,未能掀起波澜。
谁都明白股灾中现金流最重要,因此众人不过是表面应承。
直至次日中午,平仓工作方告完成。
三十多亿港币转入专款账户。
扣除三亿多借款,他手中的现金流已达惊人的二十六亿多。
整整二十六亿!这年代许多小国的外汇储备恐不及此数。
放眼整个香江,除汇丰与渣打银行外,他相信无人拥有如此庞大的现金流。
随后他从银行兑取一千万现金,亲手分发给每位操盘人员。
就连负责餐食的工作人员也收到了三万元红包。
这大半年布局中众人尽心竭力,其中也未尝没有封口费的意味。
待众人离去,刘照天才将一张三百万支票递给小李。
虽经再三推辞,小李最终在他的坚持下收下了支票。
这个疑似小密探的小李,刘照天也给了他最高额度的奖金,一共1.9。
既是因为他劳苦功高,也是为了收买人心。
随后,刘照天将注意力转向股市的当前走势。
短短不到两天,股市已经跌了超过百分之三十。
刘照天清楚不能再等,因为这次股灾更多是人祸而非天灾。
他必须尽快抄底,防止那些绩优股的大股东自行托市自救。
与内地取得联系后,双方迅速达成共识:“不惜一切代价救市”。
眼下确实是抄底的好机会,香江几乎所有企业都受到波及,这时即使不做太多分析,也很容易分辨出公司的优劣。
而且救市不仅能提振股民信心,还能赢得不少好感。
刘照天先是将渠道商的本金还清,又按最高过桥利息,付给他们两千万利息。
尽管对方没有主动索要好处,但刘照天不能不表示。毕竟没有人会嫌钱多。
现在他账户里还有二十六亿多的现金。
其中二十五亿,他打算用来抄底。
而对外,他只会宣称动用十亿港币进行救市。
他想在公众面前撇清自己在股市中捞金的行为。因为“十亿现金”这个说法,很多市民都曾听过。
内地方面也决定大举投入,实际拿出四十亿港币救市,对外则宣称是五十五亿资金。
数额不变,只是说法不同,双方各取所需。
刘照天将资金转入特定账户之后,
他私人账户里的现金只剩一亿出头。
虽然现金变少,但他相信,未来在香江的根基会因此更加稳固。
他总不能只抱着银行账户里几十亿的数字装模作样,钱只有花出去,才有价值。
正好,他可以趁此机会将之前看好的多支股票收入囊中。
……
交易广场周围,许多情绪低落的股民仍不死心,期待 或银行公会能出资解救他们。
然而他们没等到这些机构的消息,
却等来了刘照天联合华信与中投,出资六十五亿救市的消息。
在大多数香江人眼中,华信代表的就是内地资本。而内地长期以来给他们的印象是贫穷,没想到这次竟拿出如此巨额资金。
不少股民重燃希望,觉得有这笔资金注入,自己或许也能解套了。
虽然六十五亿与股市蒸发掉的几百亿相比仍有差距。
但目前股市却几乎见不到买家身影,人们只求有人接盘,哪怕亏损也愿意脱手!
最终,不知是内地救市的言论带来了信心,还是那六十五亿资金真正发挥了作用。
随着资金缓慢流入,香江股市整体逐渐显现回升势头。
不仅普通股民,就连期待市场复苏的财团与机构也乐见其成。
但刘照天将所有资金投入股市后,却发现实际形势远不如他所预期。
尽管他们重仓的公司股价有所上涨,恒生指数却未出现大幅拉升。
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现象,彻底颠覆了刘照天的认知。
香江股市之中,究竟藏着多少势力在暗中搅局?
两天后,汇丰及城中多位富豪也纷纷发表救市言论。
然而这次由内地牵头的救市行动,除了《明报》做了相对中立的报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