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五哥和白平秘密谈了将近一个小时后,白平才离开,他带着康五哥的嘱托和信任离开的,他觉得,能为康五哥做事非常的高兴,这代表着,他已经进入了康五哥的核心集团里了,那以后的财源就像开了闸的水库一样,向自己汹涌而来。
康五哥带着熊宗胜回到了春城的远景公司,把熊宗胜介绍给了金林生他们,并任命熊宗胜为远景公司研究所的所长,负责远景公司的科技研发。
康五哥把金林生、王冬和熊宗胜都叫到自己在爱心旅馆的办公室里,然后拿出了一份资料,先让他们看。
金林生他是搞管理的,看不懂这份资料,而王冬和熊宗胜看过之后就是大为震惊,尤其是熊宗胜,他吃惊地看着康五哥说:“老板,这不是mpEG技术的完整资料吗?原来这个难题你们已经都掌握了,还能用这个技术做出这样的产品,我还在四处拉赞助搞研发,老板,我太佩服你了。”
康五哥看见王冬刚要说话,他就先说了:“关于这个mpEG技术,你不要问我是怎么来的,我是不会告诉你们的,但是,你们一定要保密这个技术,这是咱们远景公司未来发展的大杀器,王老师和熊老师,你们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先熟悉这个技术,然后把Vcd的成品拿出来,最后,在全球注册mpEG技术,形成技术壁垒,不能让外国人钻了空子。咱们下一步就要全力发展Vcd。”
就在康五哥和金林生他们开完会的第二天,从国外来的空气炸锅的订单,就陆陆续续地来了,加在一起有五十万台,总共三千多万美刀,这可把金林生乐坏了,同时他也发愁了,自己的这小厂子根本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完成这些订单,他没有办法,只好又找到了康五哥。
其实,康五哥早就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他也早就有了办法,他找到了赵秘书,把情况告诉了他,让赵秘书向张书记汇报,请张书记通过政府的力量,让全省的电子厂代工,来完成这些订单。
现在正好有好几家的电子厂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了,突然来了这些订单,一下子就能解决了很多厂子的问题。
这可是解决好多人吃饭的问题,于是,远景电子科技公司在省里一下就被重视起来,只有那位肖姓高官依然对远景公司耿耿于怀,总是挑这毛病挑那毛病。
解决了订单的问题,康五哥就开始了紧张的学习当中,因为下半学期就要去学校实习了,他还落下了很多的课程。
而熊宗胜和王冬二人,则是忙着为mpEG技术申请专利。
这天,赵志强来了,他这次主要是带着那些77年78年的高考试卷及标准答案来的,并向康五哥汇报了远景大厦开业的情况。
“小五,你都不知道,开业那天有多热闹,整个大厦都挤满了人,现在就连四楼也全都租出去了,有人还问五楼租不租,我没敢做主,这不就来问你了吗?”
“二哥,五楼就不租了,”康五哥说,“我爸我妈他们都搬到大院里去了吗?”
“前几天搬进去的,家里的那些家电我也都找人给安装好了,空调也安装好了。对了,小五,我康叔前几天被单位提拔了单位的副经理了,是什么生产经理,还配了一辆213吉普车,有专职司机,就是那次开车来春城的那个王喜军。”
生产副经理,那可是单位里的三把手呀,妥妥的领导了。
康五哥心里想,这辈子老爸终于当上了领导了。
康五哥和赵志强吃过晚饭后,赵志强就去了火车站,坐晚上的火车回去了。
这阶段,康五哥光顾着空气炸锅的事情了,都没有进入空间,和郭大坤交谈,今天正好赵志强把77年78年的高考试卷拿来了,就进入空间里给郭大坤送去。
现在是晚上八点钟,康五哥进入空间里,没有考虑郭大坤,他把这些高考试卷及标准答案都放在了办公桌上,然后,他打开郭大坤的电脑,又看起关于芯片的那些资料来。
突然,康五哥看见了一篇关于光刻机的文章,文章里讲:
在1991年3月份,一项全国性的工业技术展览会,在京城召开。
徐端颐团队的第三代光刻机也被划到了展览会之列。当团队听到这个消息后,所有人都十分高兴,认为中国的光刻机和半导体技术即将走向世界,让国际看到中国的成果。
展览会当天,徐端颐接到一个电话,要他亲自接待一个外国代表团。徐端颐不知道这些人什么来头,只是按照吩咐,他们问什么就答什么。
那个时候,中国科学界对知识产权这一概念还比较陌生和模糊,基本上,如果对方问到了这台机器的制造理念,他们也会毫无保留地向他们解说,更有甚者,有些人在机器周围东看西看,还有的直接趴在地上,端详光刻机的细节构造,时不时提出一些设计的机密问题。
等听到这些代表团成员询问的问题,徐端颐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们都是光刻机的专家。
当时,美、日两国的专家看到中国独立研发的光刻机与他们自己国家的光刻机几乎没有多少差距时,他们惊讶不已。因为在此之前,他们进行了技术封锁和设备禁运。没有想到,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居然还能研发出与国际水平一致的光刻机,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随后,美、日两国的专家前来参观后,其他国家的专家也纷纷慕名前来,大家都对中国的光刻机研究成果表示十分佩服。
而在京城展览会结束后,这些国家突然改变了主意,尤其是国际上的巴黎统筹委员会解除了对中国出口光刻机的禁运,同时,他们还在出口时予以相应的优惠和补贴,甚至还给到了一定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