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丐帮神丐 > 第26章 破蒙军初练,老规矩碰新门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章 破蒙军初练,老规矩碰新门道

我盯着演武场里东倒西歪的一群丐帮弟子,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是“破蒙军”组建后的第三日,也是正式训练的头一天。两百名弟子都是从各分舵挑出来的精壮汉子,论单打独斗的底子,比普通丐帮弟子强上不少,可一到集体训练,就全乱了套。

“都给我停下!”我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声音借着内力传出去,盖过了演武场里的嘈杂。

弟子们纷纷停下动作,有的扶着膝盖喘气,有的挠着头看我,脸上带着几分茫然,还有几分不服气。站在最前面的是个叫王虎的六袋弟子,膀大腰圆,以前是街头打拳卖艺的,拳脚功夫扎实,就是性子野,刚才训练时故意放慢动作,还撺掇身边人一起偷懒。

“林长老,”王虎抹了把脸上的汗,粗着嗓子道,“您这训练法子也太怪了!咱们丐帮弟子打仗,不就是凭着一股子狠劲,抡着棍子冲上去拼吗?搞这些‘队列’‘步伐’,有啥用啊?”

他这话一出口,不少弟子都跟着点头。我早料到会有这种反应,丐帮弟子大多是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打仗全靠经验和勇力,没接触过系统性的战术训练,突然让他们站队列、练配合,自然觉得别扭。

我走到王虎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眼:“王虎,你跟黑风寨交手过三次,每次都是你冲在最前面,对不对?”

王虎挺了挺胸,一脸骄傲:“那是!黑风寨的杂碎,没一个能扛住我三拳的!”

“可你第三次跟黑风寨交手,被五个小喽啰围在中间,差点让人砍了胳膊,是谁救的你?”我又问。

王虎脸上的骄傲瞬间僵住,挠了挠头:“是……是李三他们。”

“为什么你一个能打三个的好手,会被五个小喽啰困住?”我提高了声音,让所有人都能听见,“因为你只顾着自己冲,跟队友脱节了!黑风寨的人再菜,凑在一起也是个拳头,你单打独斗,就是拿鸡蛋撞石头!”

演武场里安静下来,弟子们都低着头,没人再敢吭声。我放缓了语气,继续说道:“咱们以前对付的是黑风寨、地痞流氓,凭着勇力或许能赢。可接下来要面对的是蒙古军,他们骑术精湛,弓马娴熟,还懂配合战术,咱们再像以前那样各自为战,就是去送死!”

我指着演武场边插着的几面旗帜:“看见那些旗了吗?红旗代表进攻,蓝旗代表防守,黄旗代表撤退。接下来半个月,咱们就练队列和旗语,做到令行禁止,让你往东你不往西,让你冲锋你不退缩。只有这样,咱们两百人才能拧成一股绳,发挥出一千人的战斗力!”

“可林长老,”人群里又冒出一个声音,是个叫赵小乙的年轻弟子,眼神里满是困惑,“咱们丐帮的规矩,向来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您这训练跟军营似的,是不是太违背传统了?”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丐帮之所以能在江湖中立足百年,靠的就是“逍遥自在”的氛围,污衣派弟子尤其看重这一点。我推行的改革,本质上是打破旧有的松散模式,建立起纪律严明的体系,自然会触动不少人的神经。

我走到赵小乙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乙,你说说,咱们丐帮的传统是什么?”

赵小乙想了想,道:“是‘扶危济困,除暴安良’,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说得好!”我赞许地点点头,“可你有没有想过,要是咱们连自己都保不住,怎么扶危济困?要是咱们一盘散沙,怎么兄弟同心?蒙古军打过来,襄阳城破,百姓流离失所,到时候咱们连乞讨的地方都没有,还谈什么自由自在?”

我转身看向所有人,语气沉重:“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以前的规矩,是为了让丐帮在太平年月活下去;现在的规矩,是为了让丐帮在乱世里不被灭门,是为了让咱们能守住襄阳,守住南宋的半壁江山!”

“我知道你们觉得苦,觉得不适应。”我从怀里掏出一沓纸,分给身边的弟子,“这是我根据咱们丐帮的武功,结合蒙古军的战术,编的‘小队配合心法’。你们照着练,不仅能提升配合度,还能让自己的武功更上一层楼。”

弟子们接过纸,好奇地翻看起来。纸上画着简单的示意图,标注着三人一组、五人一队的配合方式,还有对应的招式拆解,通俗易懂。王虎看了一会儿,眼睛亮了起来:“林长老,您这法子,好像真能行啊!我跟李三、张五配合着试试?”

“当然可以。”我笑了笑,“从今天起,咱们分成四十个小队,每队五人,选一个队长负责。每天卯时集合,练两个时辰队列旗语,再练两个时辰小队配合,午时休息,下午练武功心法和体能。谁要是偷懒耍滑,按帮规处置!”

有了具体的方法,弟子们的抵触情绪少了不少。王虎第一个站出来,拉着李三和张五组成小队,照着纸上的示意图练了起来。其他弟子也纷纷组队,演武场里渐渐有了章法。

我站在演武场边,看着弟子们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到后来慢慢找到节奏,心里松了口气。改革最难的不是制定方案,而是推行下去,改变大家固有的观念。现在看来,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林长老,”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掌钵龙头方鹤鸣。他手里拿着一个酒葫芦,慢悠悠地走过来,脸上带着笑意,“没想到你真能镇住这些刺头。”

“方师伯,您怎么来了?”我迎上去。

方鹤鸣喝了口酒,指了指演武场:“我听说你搞了个‘破蒙军’,还弄了些新花样,过来看看。不错不错,比我想象中强多了。”

“还是弟子们肯配合。”我谦虚道,“不过也有不少人觉得违背传统,后续推行怕是还有阻力。”

“阻力肯定会有。”方鹤鸣点点头,眼神变得严肃,“丐帮里那些老顽固,一辈子守着老规矩,哪那么容易改变?前几天还有几个长老找我,说你‘崇洋媚外’,把丐帮变成了军营,丢了丐帮的根。”

“那您怎么说?”我问道。

方鹤鸣笑了笑:“我跟他们说,丐帮的根不是‘自由自在’,而是‘活下去’。要是蒙古军打过来,丐帮都没了,还谈什么根?再说了,你这法子能增强实力,能打蒙古人,有什么不好?”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耶律帮主也很支持你,让我告诉你,放手去做,不管遇到什么阻力,丐帮总部都站在你这边。”

有了方鹤鸣和耶律帮主的支持,我心里更有底了。我看向演武场,王虎他们小队已经能熟练地完成“三角进攻”的动作,赵小乙的小队也在练习防守配合,虽然还很生疏,但进步明显。

“对了,林长老,”方鹤鸣忽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这是你让情报堂收集的蒙古军战术资料,刚送过来的。”

我接过信,打开一看,里面详细记录了蒙古军的编制、战术特点,还有他们常用的阵型。蒙古军以骑兵为主,擅长迂回包抄、长途奔袭,步兵则多用于攻城和牵制,战术灵活,冲击力强。

“多谢方师伯。”我把信收好,“有了这些资料,我就能针对性地调整训练方案了。蒙古军擅长骑兵,咱们就练反骑兵战术;他们擅长迂回,咱们就练防御阵型,让他们无机可乘。”

方鹤鸣点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不过,光靠这些还不够。蒙古军的弓箭射程远,威力大,咱们丐帮弟子大多用棍子、斧头,远程攻击是短板。你得想个办法弥补一下。”

“我已经让人去打造一批改良过的弩箭了。”我说道,“普通的弩箭射程太近,我根据现代的力学原理,调整了弩的结构,增加了射程和威力,应该能对付蒙古骑兵。”

“现代的力学原理?”方鹤鸣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又是你那个‘未来知识’?”

“是。”我笑了笑,“这些知识在对付蒙古军的时候,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方鹤鸣叹了口气:“真不知道你这个脑子里装了多少东西。不过也好,有你在,丐帮或许真能在这场乱世中闯出一条生路。”

我们站在演武场边,看着弟子们训练的身影,聊着丐帮的未来。方鹤鸣告诉我,除了“破蒙军”,丐帮学堂也办得有声有色,不少弟子都报名参加了,不仅学算术、识字,还学卫生知识,以前常见的痢疾、外伤感染,现在都少了很多。

“你推行的这些改革,看着不起眼,其实都是在给丐帮打基础。”方鹤鸣说道,“以前丐帮弟子大多是文盲,连帮规都认不全,现在学了文化,不仅能更好地执行命令,还能看懂情报、账目,以后管理分舵也方便多了。”

我深有同感。现代社会讲究“科教兴国”,放在古代也一样。丐帮要想发展壮大,不能只靠武力,还得有文化、有制度。只有弟子们的素质提高了,丐帮才能真正成为抗蒙的重要力量。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午时到了。弟子们停下训练,排队去吃饭。王虎跑过来,脸上带着兴奋:“林长老,您这法子太管用了!我刚才跟李三他们配合,感觉比以前一个人能打十个!”

“才练了一上午就飘了?”我瞪了他一眼,“下午还要练体能,绕着襄阳城跑两圈,要是跑不动,照样按帮规处置!”

王虎嘿嘿一笑:“跑两圈算啥?别说两圈,五圈我也能跑下来!只要能打蒙古人,再苦再累我都认!”

看着他充满干劲的样子,我心里很欣慰。这些弟子虽然文化不高,但都有着朴素的爱国情怀,知道蒙古军的残暴,也明白守护襄阳的意义。只要好好引导,他们一定能成为“破蒙军”的中坚力量。

下午的体能训练,比上午更苦。绕着襄阳城跑两圈,足足有二十多里地,不少弟子跑到一半就气喘吁吁,想要放弃。我骑着马跟在后面,不断地鼓励他们:“想想襄阳城里的百姓,想想被蒙古军杀害的同胞,这点苦算什么?要是现在跑不动,以后上了战场,就是死路一条!”

王虎跑在最前面,一边跑一边喊:“兄弟们,加把劲!咱们不能让林长老失望,不能让蒙古人看不起!”

有了他的带动,弟子们纷纷咬牙坚持,没人再提放弃。赵小乙年纪小,体力跟不上,跑在最后面,脸色苍白,但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我放慢速度,跟在他身边:“要不要休息一下?”

赵小乙摇了摇头,喘着气说:“不……不用,林长老,我能坚持。我想……我想成为像您一样的人,保卫襄阳,保卫南宋。”

看着他坚定的眼神,我心里一阵感动。这些年轻的弟子,就是丐帮的未来,是南宋的希望。我从怀里掏出一块干粮,递给她:“吃点东西补充体力,别硬撑。”

赵小乙接过干粮,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后又加快速度,追了上去。

太阳落山的时候,所有弟子都完成了体能训练,虽然一个个累得瘫在地上,但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知道,自己又向“能打蒙古人”迈进了一步。

我让弟子们各自回去休息,自己则回到了传功堂。我拿出蒙古军的战术资料,结合今天的训练情况,开始调整后续的训练方案。针对蒙古骑兵的特点,我计划增加“拒马训练”和“弩箭射击训练”;针对他们的迂回战术,我设计了“环形防御阵”和“小队支援战术”。

不知不觉,夜深了。传功堂里静悄悄的,只有我写字的沙沙声。青铜丐钵放在桌子上,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似乎在为我鼓劲。自从完全激活传功钵后,它的“时空感知”技能总能在关键时刻给我提示,但我知道,真正能改变历史的,不是神器,而是人,是这些愿意为了家国挺身而出的丐帮弟子,是所有坚守在抗蒙一线的人们。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调整后的训练方案来到演武场。弟子们已经早早地集合好了,虽然个个面带疲惫,但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今天,我们增加两项新内容。”我举起手里的弩箭,“这个叫‘改良弩’,射程比普通弩远一倍,威力更大,专门用来对付蒙古骑兵。另外,我们还要练‘拒马阵’,用拒马阻挡骑兵冲锋,再配合弩箭射击,让蒙古骑兵有来无回!”

我让工匠演示了改良弩的使用方法,然后把弩分发给弟子们。王虎拿到弩后,迫不及待地试了一下,箭头“嗖”的一声射出去,钉在了几十步外的树干上,力道十足。

“好家伙!这玩意儿真带劲!”王虎兴奋地喊道。

其他弟子也纷纷试射,演武场里响起一片欢呼声。有了趁手的武器,弟子们的训练热情更高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破蒙军”的训练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队列旗语、小队配合、弩箭射击、拒马阵……弟子们的进步越来越快,从一开始的松散无序,到后来的令行禁止,从各自为战,到配合默契,一支真正能打仗的队伍,正在慢慢成型。

期间,果然有几个老长老来找麻烦。他们带着一群弟子,堵在演武场门口,指责我“违背丐帮传统”“把弟子当牲口使唤”,要求我停止训练,恢复丐帮的旧制。

王虎第一个站出来,挡在我面前:“几位长老,林长老的训练是为了打蒙古人,是为了让丐帮活下去!我们心甘情愿训练,不用你们多管闲事!”

“就是!”赵小乙也跟着喊道,“我们现在能打能跑,还能使用弩箭,比以前厉害多了!要是恢复旧制,我们怎么跟蒙古军打?”

其他弟子也纷纷附和,场面一度僵持不下。就在这时,耶律帮主和方鹤鸣赶了过来。

耶律帮主脸色一沉,对那几个老长老说:“几位长老,林长老的改革方案,是经过总部商议通过的。现在蒙古大军压境,丐帮面临生死存亡,只有增强实力,才能保住丐帮,保住襄阳。你们要是再从中作梗,就是通敌叛国,按帮规处置!”

耶律帮主的话分量十足,那几个老长老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再也不敢多说什么,悻悻地离开了。

经此一事,再也没人敢反对改革了。“破蒙军”的训练更加顺利,弟子们的战斗力也在飞速提升。

一个月后,“破蒙军”迎来了第一次实战检验。情报堂传来消息,有一股蒙古游骑,大约五百人,潜入襄阳外围,在附近的几个村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耶律帮主决定,让“破蒙军”出击,消灭这股蒙古游骑,既能检验训练成果,也能提振士气。

我接到命令后,立刻召集“破蒙军”弟子,制定了作战计划:“蒙古游骑擅长骑兵冲锋,但人数较少,而且孤军深入,没有后援。我们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先让一部分弟子伪装成百姓,引诱蒙古游骑进入山谷,然后用拒马阵堵住出口,再用弩箭射击,最后发起冲锋,一举歼灭他们!”

弟子们摩拳擦掌,士气高昂。王虎主动请战:“林长老,让我们小队去诱敌吧!保证把蒙古狗引进山谷!”

“好!”我点点头,“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只许诱敌,不许硬拼。等蒙古游骑进入山谷,就立刻撤退。”

王虎带着他的小队,换上百姓的衣服,拿着农具,朝着蒙古游骑活动的区域走去。我则带着其他弟子,提前赶到山谷,布置好拒马阵,埋伏在两侧的山坡上。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马蹄声。我趴在山坡上,借着草丛的掩护望去,只见王虎他们小队正朝着山谷跑来,后面跟着一群蒙古游骑,个个凶神恶煞,挥舞着马刀,嘴里喊着听不懂的蒙古语。

“准备!”我低声下令。

蒙古游骑很快进入了山谷,他们追得正凶,根本没注意到两侧的埋伏。当最后一名蒙古骑兵进入山谷后,我大喊一声:“放拒马!”

早已准备好的弟子们立刻推下拒马,堵住了山谷的出口和入口。蒙古游骑见状,顿时慌了神,想要掉头逃跑,却被拒马挡住了去路。

“弩箭准备!射击!”我再次下令。

山坡上的弟子们纷纷举起改良弩,箭头对准蒙古游骑,密密麻麻的弩箭射了出去,像雨点一样落在蒙古骑兵身上。蒙古骑兵惨叫连连,纷纷从马上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