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 > 第214章 玉盏藏锋惊四座 金阶论道破迷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4章 玉盏藏锋惊四座 金阶论道破迷局

暮春时节的永宁侯府,檐角垂落的紫藤萝如云似霞,簌簌花瓣落在抄手游廊的青石板上,晕开点点淡紫的诗意。沈清辞斜倚在临水轩的美人靠上,指尖拈着一枚刚剥好的莲子,眼神却飘向了不远处正围着石桌争执不休的三人。

“我说这改良的曲辕犁,犁头必须用精铁锻造,否则入地三寸便会卷刃!” 墨家传人墨砚撸着袖子,嗓门洪亮得惊飞了池中的锦鲤,“沈姑娘你别听他瞎忽悠,木犁头那是糊弄庄稼人的玩意儿!”

对面的农家出身的主簿李存义急得脸红脖子粗,手里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作响:“墨先生此言差矣!精铁虽好,可造价太高,寻常农户哪里买得起?木犁头裹层铜皮,轻便又实惠,才是济世良方!”

旁边的账房先生周德安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慢悠悠道:“二位莫急,不如算算成本账?精铁犁头一具需银三钱,木犁裹铜皮仅需五分,可精铁犁头能用上三年,木犁头却要半年一换……”

沈清辞含着莲子轻笑出声,将手中的莲心丢进瓷碗里。自上次在江南推行新农具大获成功后,墨砚便成了侯府的常客,整日拉着李存义和周德安琢磨改良农具,三人时而争论得面红耳赤,时而又为谋个巧思拍手叫好,倒为侯府添了不少热闹。

“都别争了。” 她起身走到石桌旁,拿起桌上的纸笔寥寥数笔勾勒起来,“精铁犁头固然耐用,但可做成可拆卸式,犁头用精铁,犁身用硬木,这样既降低成本,又能延长使用寿命。至于农户买不起的问题,可由官府牵头,按户租赁,秋收后以粮食抵租,岂不是两全其美?”

三人凑上前一看,纸上的农具设计图简洁明了,关键处的改良更是画龙点睛。墨砚一拍大腿,赞叹道:“沈姑娘果然聪慧!可拆卸式设计我怎么就没想到?这要是推广开来,每亩地至少能多收两斗粮!”

李存义也连连点头:“以粮抵租的法子好啊,农户没有后顾之忧,定然愿意尝试!”

周德安捋着胡须笑道:“如此一来,成本可控,收益可观,官府和农户皆大欢喜,沈姑娘这是又要立一大功啊!”

沈清辞摆摆手,眼底带着狡黠的笑意:“功劳不敢当,不过是举手之劳。再说了,农户收成好了,侯府的粮庄不也能跟着受益?我可是个精打细算的生意人呢。”

正说着,丫鬟云袖快步走来,福身道:“姑娘,宫里来人了,说皇后娘娘请您即刻入宫,有要事相商。”

沈清辞微微挑眉,心中暗道蹊跷。皇后娘娘向来深居简出,除非有重大节庆或要事,否则极少单独召见外臣女眷。她吩咐云袖:“备好入宫的礼服,再取我上次亲手做的那盒桃花酥带上,我去去就回。”

半个时辰后,沈清辞乘坐侯府的马车抵达宫门。宫门处早已有人等候,正是皇后身边的贴身宫女素心。素心见了沈清辞,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沈姑娘,皇后娘娘已在长乐宫等候多时了,请随我来。”

长乐宫的庭院里种满了牡丹,正值花期,姹紫嫣红开得热烈奔放。皇后端坐在正殿的宝座上,身着明黄色的宫装,头戴凤冠,神色却比往日多了几分凝重。

沈清辞行过跪拜大礼,皇后连忙让素心扶起她:“清辞免礼,坐吧。本宫今日召你前来,是有一件棘手之事想问问你的意见。”

“皇后娘娘请讲,臣女知无不言。” 沈清辞坐下后,将带来的桃花酥奉上,“这是臣女亲手做的点心,娘娘尝尝鲜。”

皇后拿起一块桃花酥,轻轻咬了一口,眉眼间的凝重稍缓:“你这孩子,总是这么贴心。想必你也听说了,近日京中出现了一批假冒的官盐,不仅味道苦涩,还含有毒质,已经有好几户百姓食用后上吐下泻,甚至危及性命。”

沈清辞心中一凛,假冒官盐之事她确实略有耳闻,只是没想到情况如此严重。她问道:“娘娘,官府难道没有追查吗?”

“追查了,可这批假盐做得极为逼真,盐引、包装与官盐别无二致,而且贩卖的渠道极为隐蔽,查了数日也毫无头绪。” 皇后叹了口气,“如今百姓人心惶惶,甚至有人传言是官府监管不力,长此以往,恐生民变啊。”

沈清辞沉思片刻,道:“娘娘,假盐虽仿冒得逼真,但制作工艺定然不及官盐精良,或许我们可以从制盐的原料和工艺入手排查。另外,贩卖假盐利润巨大,必然有固定的窝点和运输路线,不如暗中监视各大盐商和码头、驿站,想必能找到蛛丝马迹。”

皇后点点头:“你说的这些,官府都已试过,可收效甚微。那伙人极为狡猾,每次交易都换不同的地点,而且行事极为谨慎,几乎不留痕迹。”

“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引蛇出洞。” 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臣女有一计,可让假盐贩子自投罗网。”

她附在皇后耳边,低声说了一番话。皇后听着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好一个引蛇出洞!清辞,此事就交给你去办,本宫会让御林军暗中配合你。”

离开长乐宫时,夕阳已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宫墙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沈清辞坐在马车上,心中已有了周密的计划。假冒官盐不仅危害百姓健康,还扰乱了市场秩序,这笔账,她必须好好跟那些不法之徒算一算。

回到侯府,沈清辞立刻召集了墨砚、李存义和周德安,还有侯府的护卫统领秦风。她将宫中的情况和自己的计划一一说明,众人听后都纷纷表示赞同。

“沈姑娘,你放心,监视码头和驿站的事交给我们,保证不会放过任何可疑之人!” 秦风拍着胸脯保证,他手下的护卫都是精锐,侦查追踪是拿手好戏。

墨砚也道:“制盐工艺方面,我可以让人去各大盐场排查,看看有没有异常的原料消耗和工艺改动。”

“财务方面就交给我吧,我会仔细核查各大盐商的账目,看看有没有不明的资金流动。” 周德安推了推眼镜,眼神锐利如鹰。

李存义则道:“我可以联系各地的乡绅和农户,让他们帮忙留意假盐的踪迹,一旦发现,立刻上报。”

沈清辞满意地点点头:“好!事不宜迟,我们今夜就行动。记住,务必小心谨慎,不可打草惊蛇。”

夜色渐浓,京郊的码头一片寂静,只有几盏渔灯在黑暗中摇曳。秦风带着几名护卫隐在暗处,密切监视着码头上的一举一动。忽然,一艘不起眼的乌篷船悄悄靠岸,几个黑衣人从船上搬下一个个沉重的木箱,动作迅速而隐蔽。

“来了!” 秦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示意手下不要轻举妄动。只见那些黑衣人将木箱装上几辆马车,然后便驾车朝着城内的方向驶去。

秦风立刻带人悄悄跟上。马车在城内七拐八绕,最终停在了一处偏僻的宅院前。黑衣人将木箱搬进院内,然后便关上了大门。

秦风留下几人监视,自己则立刻返回侯府向沈清辞汇报。沈清辞听后,立刻下令:“通知御林军,即刻包围那处宅院!另外,让墨砚和李存义带人守住各个出口,务必将所有假盐贩子一网打尽!”

半个时辰后,御林军和侯府的护卫将宅院团团围住。沈清辞一声令下,众人破门而入。宅院内的黑衣人见状,立刻拔刀反抗,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这些黑衣人虽然凶悍,但御林军和侯府护卫都是训练有素的好手,再加上墨砚发明的连发弩箭助阵,没过多久,黑衣人便被全部制服。

沈清辞走进宅院,只见院内堆放着大量的假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苦涩味。她拿起一块假盐,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头紧锁:“这假盐中果然添加了有毒的硝石,长期食用,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一名御林军押着一个身穿锦袍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禀报道:“沈姑娘,此人是这处窝点的头目,我们在他的房间里搜到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伪造的盐引。”

中年男子脸色惨白,双腿发软,见了沈清辞,连忙跪地求饶:“沈姑娘饶命!我也是一时糊涂,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求你放我一马吧!”

沈清辞冷冷地看着他:“一时糊涂?你可知你的一时糊涂,害了多少百姓?那些食用了假盐而生病的人,他们的痛苦你能体会吗?”

她顿了顿,继续道:“你背后的主使是谁?还有没有其他的窝点?如实招来,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中年男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咬了咬牙:“我……我背后的主使是户部侍郎张大人,除了这里,城外还有一处秘密的制盐窝点。”

沈清辞心中一震,没想到此事竟然牵扯到了朝廷官员。她立刻下令:“立刻派人去城外搜查制盐窝点,另外,将此事上报给皇上和皇后娘娘,请皇上定夺。”

第二天一早,皇上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立刻下旨将户部侍郎张大人革职查办,并下令彻查所有涉及假盐案的官员和商人。在沈清辞的协助下,官府很快便捣毁了所有的假盐窝点,抓获了所有的涉案人员。

百姓们得知假盐案被破获,纷纷拍手称快,对沈清辞赞不绝口。皇后娘娘更是在宫中设宴,宴请沈清辞,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名贵绸缎。

宴会上,皇后拉着沈清辞的手,笑道:“清辞,此次破获假盐案,你立了大功。本宫已经向皇上举荐,封你为‘淑慧县主’,赐良田千亩,绸缎百匹,你可愿意?”

沈清辞连忙起身谢恩:“谢皇上和皇后娘娘恩典!臣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你不必过谦。” 皇上坐在主位上,语气欣慰,“你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心地善良,为国为民分忧,这份功劳,你当之无愧。今后,若有什么需要朝廷帮忙的,尽管开口。”

沈清辞心中一动,道:“皇上,臣女有一请求。如今假盐虽除,但百姓买盐仍有诸多不便,臣女想提议,在各地设立官盐专卖店,统一售价,规范管理,这样既能保证官盐的质量,又能方便百姓购买。”

皇上听后,连连点头:“此提议甚好!就依你所言,此事交由户部和盐铁司办理,你也可随时过问进展。”

宴会结束后,沈清辞乘坐马车返回侯府。一路上,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向她挥手致意,口中喊着“淑慧县主”,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沈清辞坐在马车内,看着窗外热闹的街景,心中感慨万千。穿越到这个时代,从最初的小心翼翼求生,到如今的备受尊崇,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这个时代带来了一些小小的改变。

回到侯府,众人早已在门口等候。看到沈清辞归来,大家纷纷上前道贺。

“姑娘,恭喜你封为县主!” 云袖喜滋滋地递上一杯热茶,“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啊!”

墨砚也笑道:“沈姑娘,如今你可是名副其实的县主了,以后我们可得改口叫你县主大人了!”

沈清辞笑着摆摆手:“不过是个虚名罢了,大家还是叫我清辞吧。” 她顿了顿,继续道,“此次破获假盐案,多亏了大家的帮忙,我已经让人备好了宴席,今晚我们好好庆祝一番!”

夜幕降临,侯府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众人围坐在桌前,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沈清辞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充满了温暖。这些人,有她的亲人,有她的朋友,有她的伙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她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才不再孤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墨砚端着酒杯站起来,道:“沈姑娘,我敬你一杯!祝你今后前程似锦,万事如意!”

“我也敬姑娘一杯!” 李存义也站起来,“多谢姑娘给了我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我能为百姓做点实事。”

周德安和秦风也纷纷起身敬酒,言辞间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沈清辞一一回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谢谢大家!今后,我们还要一起努力,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夜深了,宴会渐渐散去。沈清辞独自来到临水轩,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心中充满了憧憬。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她。但她有信心,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以及身边人的支持和帮助,她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阵阵花香。沈清辞深吸一口气,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她的侯府千金之旅,还在继续,而这一次,她将以“淑慧县主”的身份,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