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叶老爷子终究未能抵过岁月与病痛的侵蚀,在一个静谧的清晨溘然长逝,走得平静而安详,眉宇间未留半分遗憾,仿佛只是完成了一生使命后,沉沉坠入了永恒的安眠。

遵照老爷子生前反复叮嘱的遗愿,葬礼全程恪守 “一切从简” 的原则 —— 不设奢华排场,不搞繁琐仪式,不邀请无关亲友,不占用公共资源,尽显老一辈革命家淡泊名利、质朴纯粹的风骨。

但即便如此,鉴于老爷子早年为国家和人民所立下的不朽功勋,以及其一生坚守的崇高声望与深远影响,

葬礼仍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统筹安排,虽无铺张之举,却处处透着庄重肃穆的氛围,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对逝者的敬重。

很多领导不顾事务繁忙,专程拨冗前来,身着素衣、神情凝重,向这位将一生奉献给民族解放与民生福祉、始终坚守 “为民谋福” 初心的老革命家深深鞠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深切的缅怀,送他走完这最后一程。

这份殊荣,是对老爷子一生功绩的最高肯定。

叶老爷子的葬礼已然尘埃落定,肃穆的仪式与深切的哀悼终究难抵生死相隔的怅惘,

叶家人依旧深陷在失去家族主心骨的绵长悲痛之中,眉宇间的哀戚尚未完全散去,言谈间仍难掩对逝者的追思。

然而,现实的桎梏终究不容许过长的沉浸,家族中每个人都肩负着各自岗位的职责与使命,

为料理爷爷后事已然耽搁了不少时日,若再拖延,恐对各自的工作造成影响,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悲恸,勉强打起精神,筹备回归各自的工作岗位。

临行前夜,叶安风特意将叶怀民唤至家中的书房。夜色渐浓,书房内一盏老式台灯散发着昏黄而温暖的光晕,映照着书架上排列整齐的古籍与卷宗,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时光沉淀的厚重感,却因即将到来的谈话而透着几分难以言喻的凝重。

叶怀民在对面的红木座椅上缓缓落座,沉吟片刻后,终究还是率先打破了沉默:“爸,爷爷这一走,叶家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叶安风闻言,神色平静地轻轻摇了摇头,目光在儿子脸上停留片刻,缓缓开口说道:

“关于家族后续的运转,你不必过分忧心忡忡。

家族日常事务向来由你大伯牵头打理,这么多年早已形成成熟的章法与体系,暂且无需你分心挂怀。”

他微微停顿,端起桌上的青瓷茶杯抿了一口,

你务必时刻保持警醒,谨言慎行,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如履薄冰,切不可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以免给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

叶怀民听后,心中不由得一凛:“爸,我会牢记您的嘱咐。

自我到通州任职以来,始终坚守为官初心,恪守岗位职责与纪律底线,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严格遵循规章制度,

从未有过半点违规越矩的行为。”

叶安风闻言,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中饱含着复杂的情绪与深深的无奈,眼神也变得愈发深沉:

“怀民,你千万不要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如果想对付叶家,你肯定是首当其冲。现在叶家其他人倒不是很危险,

因为大家都知道会被打压,所以应该会暂时放下以前的恩怨,力求安稳的度过这段时间。”

叶怀民说道,我会加倍小心的。

叶安风还是不放心的说道,你的政绩太突出了,同龄之中太出色了,就怕有心之人故意刁难你,这样大家还不能说出什么来。

叶怀民立刻明白父亲的意思了,爸,你是说有人会在我的工作方面动手脚。

叶安风说道,如果故意把你的工作难度增加,名义上是考验你,很多天才都是倒在这样的安排上的。

叶怀民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担心也阻挡不了事情的发生。我有信心面对。

叶安风这时苦笑一下,我还没有你有信心,你说的对,该来的事情总会来,没有什么好怕的。

父子两人一直聊到深夜才去休息。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叶怀民站在自家门前,妻子季微微眼眶微红,默默帮他整理着衣领,动作间满是不舍;

一旁的女儿冰冰紧紧拉着他的手,小脸上写满了依恋,仰着脑袋小声念叨:“爸爸,你要早点回来呀。”

叶怀民俯身揉了揉女儿的头发,眼神温柔又带着几分愧疚,轻轻点头:

“乖,爸爸忙完工作就回来陪你,要听妈妈的话。”

抬手拭去妻子眼角的湿润,低声叮嘱了几句保重身体的话语,便强压下心中的酸涩,转身踏上了返回通州的归途。

后视镜里,季微微和冰冰伫立在原地挥手的身影渐渐缩小,直至消失不见,那份牵挂与不舍,如同细密的丝线,缠绕在他心头。

抵达通州后,叶怀民未作片刻停歇,便第一时间赶往市政府,径直前往办公室办理销假手续。

然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孙超,最近各项工作进展怎么样?

尤其是城东和开发区那边,详细说说。”

孙超连忙递上简报,语速清晰地汇报:“叶市长,您放心,城东地块开发项目这段时间推进得十分顺利,

施工单位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甚至因为前期准备充分、各部门协调顺畅,目前的进度比原计划还快了约一周,

地基工程已基本完工,即将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质量抽检结果也全部合格。”

叶怀民微微颔首:“那开发区呢?我离开这段时间,那边的情况怕是更不乐观了吧?”

“确实如您所料,开发区的招商工作依旧没有实质性突破,之前签订意向书的几家小企业也迟迟未能落地。

现在市里不少人都开始质疑开发区的定位和后续推进的必要性,风言风语越来越多,甚至有传言说开发区是‘财政包袱’,建议暂停相关投入。”

顿了顿,补充道:“而且这些言论似乎并非单纯的私下议论,不排除是有心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借机制造舆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