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抬头看了看天色,又估算了一下收取剩下那群树洞蜂所需的时间,发现确实还很充裕。
他再看向对面山林间隐约传来的喧嚣,心里也不由得动了念头。
炮手组织“赶仗”这种规模的山林围猎,场面宏大,讲究极多,确实不容易碰到,能作为一个旁观者亲眼目睹,无疑是学习老猎人经验、了解山林规则的绝佳机会。
“行!”
陈云不再犹豫,利落地提起靠在树边的双管猎枪,“那就去看看,注意隐蔽,别惊了他们的场子。”
说罢,他率先朝着能够俯瞰对面猎场的山坡顶部快速攀爬而去。
李虎见陈云同意,脸上兴奋之色更浓,赶紧扛起自己的单筒猎枪,招呼上大黑和它的三个狗崽,紧紧跟在陈云身后。
两人都是常走山路的,脚力迅捷,不多时便爬上了山顶。
然而,山顶树木高大,枝繁叶茂,视线被层层叠叠的墨绿色遮挡,根本看不清对面山腰处具体的情况,只能听到愈发清晰的吼叫声和犬吠。
陈云目光扫视,很快锁定了一棵格外高大的椴树。
“上树!”
他简短地说了一句,将猎枪往身后一背,双手抱住粗糙的树干,手脚并用,像一只灵巧的猿猴般,“噌噌噌”地向上攀去。
李虎有样学样,也将猎枪甩到背后,深吸一口气,跟着陈云的动作向上爬。
这棵椴树足有十几米高,但只要爬到树腰位置,视野便能豁然开朗。
陈云选了一处枝桠粗壮、枝叶又能提供良好遮蔽的位置站稳,拨开眼前的些许枝叶,凝神向对面山坡望去。
眼前的景象顿时让他精神一振。
对面的山腰处,此刻正上演着一场热闹非凡的围猎。
只见五六条体型壮硕的本地大笨狗,正卖力地在林间穿梭奔跑,发出急促的吠叫。
它们身后,四五个男人分散开来,一边沿着山坡狂奔,一边拖长了音调发出吼叫声,试图制造巨大的声势。
而被他们追撵的,是一群大约七八只的狍子。
这些狍子受惊之下,奔跑速度极快,它们那特有的、仿佛踩着弹簧般的跳跃姿态,让它们能轻松越过低矮的灌木丛和倒木,这是它们在山林中赖以保命的绝技。
显然,围猎的人也明白狍子的这个特点,并为此做了准备。
陈云看到,每当狍子群试图偏离预设的路线,向两侧逃窜时,在那个方向总会适时地窜出另外的人,同样是人吼狗叫,突如其来的惊吓使得本就惊慌失措的狍子们纷纷转向,又被逼回原本的山道方向。
这些人的配合看起来颇有章法,虽然场面有些混乱,但每次出现偏差,总能被及时纠正过来。
而且,参与围猎的人似乎越来越多,陈云粗略一数,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人。
这让他微微有些惊讶,感觉不太对劲。
除了男人们的粗犷吼声和猎狗们的狂吠,他甚至隐约听到了女人尖亮的呼喝声。
“李虎,”陈云侧头,看向趴在旁边另一根粗枝上,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李虎,“这就是你说的张炮带队?”
李虎仔细辨认着对面那些奔跑呼喊的人影,摇了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是张炮。是秀水屯的人,我看到几个面熟的。领头的不认识,肯定不是张安国张炮。估计是有人进山采野菜或者干啥,偶然发现了这群狍子,跑回去喊了屯子里的人,一起上山来赶仗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就七八只狍子,他们这么多人,应该没啥问题吧?”
陈云闻言,心里了然。
山里人家,从小耳濡目染最多的,就是祖辈辈传下来的各种打猎故事,其中真真假假,充满了传奇色彩。
别说血气方刚的男人,就是一些性格泼辣的姑娘媳妇,听多了也难免会生出“我上我也行”的念头。
他们大多知道一些基本的狩猎方法,有时候甚至能想出些连老猎人都没试过的“奇招怪招”。
加上有些人家底子里还藏着父辈留下的老掉牙的老洋炮,下个套子抓个兔子山鸡,便自诩为进过山的“准猎人”,自信心爆棚。
不过,这种业余的围猎,多半是靠运气。
就像这次,偶然发现了狍子这种相对胆小、容易集群驱赶的野物,便会召集一些懂点皮毛的人,男男女女一起上阵,图个热闹和收获。
若是换成张炮那样经验丰富的老炮手,对付这种喜欢聚群、常在固定区域活动的狍子,往往一人一枪,利用地形和经验就能轻松搞定,根本不屑于兴师动众地用“赶仗”这种方式,觉得太掉价,效率也低。
真正的“赶仗”,通常是对付更有价值、更狡猾的马鹿,或者成群结队、危险性高的野猪群。
看着对面那些人安排的驱赶路线和之前看到的“打树皮”标记,陈云基本可以断定,领头的估计就是个半吊子猎人。
那用来标记猎场的“树皮”,很可能只是随手用了这个月份山里最常见的丁香花汁液涂抹,才被经验不足的李虎误认作是张炮那种老手常用的、更具独特性的标记。
此时,下方的围猎已进入关键阶段。
那群狍子在众人形成的、不断缩小的包围圈里左冲右突,惊慌失措,被有效地驱赶着,沿着一条大致固定的路线向山坡下方奔跑。
陈云根据他们的驱赶方向和地形判断,伏击点应该就设在他和李虎上午收取第一处黑蜂的那片山区附近。
他眯起眼睛,仔细搜索,果然在预判的伏击区域,看到了两三个手持老式老洋炮的人影,正隐蔽在树木后方,紧张地等待着。
在他们前方的林木之间,隐约能看到一些不自然的绊索和藤蔓,显然是设置了不少简易的陷阱机关。
“十五六个人,对付这七八只狍子,准备的也算充分……只要不出大的意外,应该问题不大。”
陈云在心里默默评估着。他和李虎此刻就像置身事外的观众,在树冠的隐蔽下,静静地观摩着这场由秀水屯村民自发组织的山林围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