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锦绣烬:关东寒霜 > 第161章 深渊入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锦绣级”恒星级方舟“新生号”的启航,如同在人类文明的池塘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远不止于对遥远星海的憧憬。它更像是一个宣告,一个信号,标志着人类文明正式从“幸存者”向“开拓者”的身份转变,其活动范围和影响力开始真正触及太阳系之外更广阔的疆域。然而,宇宙这片深邃的黑暗森林,其规则远比人类想象的更为古老和严酷。当你在篝火旁庆祝初步的安宁,并试图向外迈出脚步时,很可能便会惊醒沉睡在更深处、更为恐怖的猎食者,或是……踏足某些连远古守护者都讳莫如深的禁忌之地。

火星,乌托邦平原。“新希望”穹顶城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仅仅依赖封闭生态循环的脆弱前哨。它已扩张为一座容纳近百万人口、拥有独立工业体系、科研枢纽和星际港口的繁华都市。巨大的透明穹顶之下,摩天楼与生态公园交错,悬浮车流沿着无形的轨道穿梭不息,其繁荣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地球上的任何一座大都会。城市边缘,是不断向外延伸的矿区、能源站和大型船坞,支撑着火星作为太阳系工业与探索桥头堡的地位。

在距离“新希望”主城区约两百公里的一处巨大峡谷——水手谷的东段边缘,联盟资源勘探总局下属的一支深度钻探队,正在进行一项常规的、旨在寻找深层稀有矿产的地质勘探任务。钻探平台庞大而嘈杂,巨大的钻头轰鸣着,以惊人的功率向火星的地壳深处挺进。

负责现场指挥的是一位名叫凌云的年轻地质工程师,他是“深空探索学院”行星地质系的优秀毕业生,充满干劲,对火星的地质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

“博士,钻探深度已达计划层位,岩芯样本正在提取。”凌云透过加密通讯频道,向远在“新希望”总部的地质顾问汇报。

“很好,凌云。注意分析样本中的同位素异常,我们需要确认那个推测中的古老水层遗迹……”顾问的声音从频道中传来。

就在这时,钻探平台的控制室内,数个监测屏幕上的数据流突然发生了剧烈的、毫无征兆的跳动!

“报告!钻头遭遇未知高强度物质阻碍!震动传感器读数超标!”

“能量反馈异常!钻头磨损速率急剧增加!”

“下方……下方出现大规模空洞回波!结构……不像是自然形成的!”

凌云立刻冲到主控台前,眉头紧锁。数据显示,钻头在穿透一层异常坚硬的、非典型的火成岩层后,下方并非预想中的沉积岩或更深层的岩浆库,而是一个……巨大的、规则的空腔结构。更令人不安的是,阻碍钻头的那层物质,其硬度和能量签名,与已知的任何火星岩石或人类材料都截然不同,甚至与“收割者”或“织网者”的已知合金也存在差异。

“停止钻探!收回钻杆!”凌云果断下令。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在他心头。在火星的如此深度,出现非自然的大型空腔,这绝非寻常。

当钻头被艰难地收回时,其顶端的损毁情况让所有技术人员倒吸一口凉气——那并非普通的磨损或断裂,而是仿佛被某种极端的力量侵蚀、融化,表面还残留着一种诡异的、非晶质的暗紫色涂层,正散发着微弱的、令人心悸的能量辐射。

“立刻封锁现场!启动最高级别生化与能量防护协议!”凌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将所有数据,尤其是那种未知物质的样本和空腔扫描数据,以‘深渊’为代号,发送给联盟最高科学理事会和‘深空探索学院’异常现象研究所!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靠近钻探点半径五公里范围内!”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地球和月球。整个“守护者联盟”的高层和科学界被瞬间惊动。又一个非自然遗迹?是另一个“织网者”的“摇篮”?还是……某种完全未知的存在?

在月球“深空探索学院”的深处,一个紧急成立的专家小组迅速集结。他们调取了“寻迹者”号传回的、江华晚年关于“织网者”网络与宇宙结构的研究数据,尤其是那些提及“机制”可能源自某种更古老、更基础宇宙法则的模糊记载。同时,他们也尝试连接“织网者”网络,试图获取关于火星地底那个“空腔”的信息。

然而,反馈回来的信息,让所有知情者感到一阵刺骨的寒意。

“织网者”网络对于这个新发现的“空腔”,表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默”。不是无法探测,也不是信息模糊,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带着深深忌惮的回避。当专家小组强行将探测焦点锁定在火星坐标时,网络中流淌的信息流会出现明显的紊乱和衰减,仿佛触碰到了一片连“织网者”都不愿深入回忆的“信息禁区”。只有一些极其破碎、充满了警告意味的意念碎片传递出来:

*“…早于吾等…非建造…乃囚笼…或墓穴…”

*“…不可触碰…不可唤醒…”

*“…‘机制’…亦源于…彼处之影…”

“…深渊…在凝视…”

这些信息,比任何直接的攻击更让人恐惧。“织网者”,这个曾经与“机制”对抗的古老文明遗产,竟然对火星地下的存在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忌惮,甚至暗示“机制”都可能与之有关?

联盟最高指挥部立刻下令,将水手谷钻探点周围一千公里划为绝对军事禁区,并派遣了最精锐的、装备了最新型防护装备的“息壤”特种调查队,在严密的护卫下,前往钻探点进行初步的、非接触式侦察。

通过高精度地质雷达、重力场测绘和能量粒子探测,一个更加清晰的、令人震惊的结构被勾勒出来:那并非一个简单的“空腔”,而是一个埋藏于火星地壳深处、规模极其庞大的、多边形的、仿佛由某种纯粹能量构筑的“结构体”的顶端入口。其建筑风格,与“织网者”的有机流动感、“收割者”的生物机械化风格截然不同,充满了冰冷的、绝对的几何美感和一种令人不安的、非生命的“完美”。入口处萦绕的能量场,与之前阻碍钻头的未知物质能量签名同源,其年代,根据周边岩层的同位素测定,远远早于“织网者”活跃的时期,甚至可能……早于太阳系内任何已知的生命形式。

这不再是“摇篮”,不是庇护所。

它被正式命名为——“深渊入口”。

一个可能比“织网者”和“收割者”的历史更加久远,隐藏着宇宙更深层、或许更加黑暗秘密的潘多拉魔盒,在人类文明迈向星海的关键时刻,于火星的红色土壤之下,向这个新生的星际文明,悄然敞开了一丝缝隙。而缝隙之后,是无尽的未知,以及那仿佛来自宇宙开端之前的、冰冷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