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余烬尚未完全冷却,太阳系内依旧漂浮着战舰的残骸和未散尽的悲痛,但“守护者联盟”这台庞大的机器,已经不得不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开始着手构建战后的“新秩序”。生存危机暂时解除,但如何在一片废墟和混乱中,规划人类文明的未来,成了一个比应对“收割者”舰队更加复杂和棘手的课题。
“泰山”平台,最高指挥部会议室内,气氛依旧严肃,但议题已经从纯粹的军事转向了政治、经济、社会和伦理的层面。与会者除了江华、李振邦、伊万诺夫等核心决策者,还加入了来自联盟内主要成员国的政治代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伦理委员会的专家。
全息投影上展示的不再是星图战报,而是复杂的资源分布图、人口统计数据、舰队重建时间表,以及……关于如何处理那些散落在太阳系各处、行为各异的“收割者”残存力量的分析报告。
“首先,是军事和安全架构的重建。”李振邦上将率先发言,他的声音比以往更加沉稳,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沧桑,“第一星际舰队需要彻底重组和换装。基于此次战争的经验和从‘收割者’、‘织网者’科技中汲取的新知识,我们已经启动了‘新一代星际舰船’研发计划,代号‘传承’。它将更注重多功能性、生存能力和对异常空间的适应性。同时,太阳系内外的监测和防御网络需要全面升级,以防备可能残存的‘收割者’威胁,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来自‘机制’或其他未知势力的新挑战。”
“资源的调配是核心问题。”一位来自欧盟的经济学家推了推眼镜,“舰队重建、受损空间设施修复、抚恤阵亡将士家属、维持全球基础民生……这一切都需要海量的资源。我们建议,在至少未来二十年内,继续保持‘战时经济’体制,实行严格的资源配给和优先级分配,集中力量完成重建。同时,加速小行星带和木星卫星群的资源开采工业化进程。”
社会学家则提出了更为深远的问题:“战争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社会结构的改变。我们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心理干预和疏导计划,帮助民众克服‘星空恐惧症’。同时,联盟的权威在战争中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战后,如何平衡联盟统一指挥与各成员国文化多样性及一定程度自治权的关系,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建议,启动《守护者联盟宪章》正式版本的起草工作,明确战后的权力架构、法律体系和公民权利。”
会议的焦点,最终不可避免地集中到了最敏感、也最前所未有的议题上——如何处理“收割者”。
伊万诺夫博士调出了科学理事会的报告:“根据我们对战场数据的分析,以及捕获的少数几个处于‘呆滞’或‘混乱’状态的‘收割者’个体(更准确地说,是他们的生命维持舱)的研究,可以确认,‘净化协议’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切断了‘机制’对他们的直接控制。但是……”
他顿了顿,表情复杂:“……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变回了我们想象中的、和蔼可亲的外星友人。百万年的奴役和扭曲,已经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他们中的大部分,意识处于一种破碎、混乱的状态,充满了被奴役的痛苦记忆、对‘机制’的残余恐惧,以及……对自身存在的巨大迷茫。少数表现出攻击性的个体,其行为更像是基于本能的防卫或者对过去指令的惯性执行。”
“他们是一个悲剧性的种族,”伦理委员会的专家,一位神情肃穆的老者缓缓开口,“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敌人’的身份将他们全部消灭,那与我们试图打破‘机制’循环的初衷背道而驰。但同样,我们也不能天真地视他们为需要拥抱的兄弟,他们的不稳定性和潜在危险性是客观存在的。”
会场内陷入了沉思。这是一个没有先例可循的道德困境。
江华聆听着所有的讨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挂坠。沈哲明最后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赢得战争,更是为了给予这些被奴役者一个……可能的新生。如果现在人类因为恐惧和便利,选择将他们清理干净,那沈哲明的牺牲,以及无数战士的牺牲,其意义将大打折扣。
“我提议,”江华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清晰而坚定,“成立一个专门的‘收割者现状管理委员会’,由科学家、心理学家、伦理学家和军方代表共同组成。”
“第一,对所有已确认失去威胁、处于‘呆滞’或非攻击性混乱状态的‘收割者’个体及舰船,实行‘人道主义监护’。在柯伊伯带外围,选择一颗合适的矮行星或建立大型空间站,作为临时收容和研究区,尝试与他们建立非暴力沟通,研究帮助他们恢复意识秩序的可能性。这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我们深入了解‘机制’和宇宙历史的重要窗口。”
“第二,对依旧保持攻击性、或试图逃逸的残余‘收割者’力量,保持军事威慑和必要时的武力清除。确保太阳系内部的安全是我们的底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江华的目光扫过众人,“将‘收割者’的真相,以及我们对此的处理原则,向全人类公开。我们需要让所有人理解,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外敌,更是一段宇宙的悲剧历史。理解和包容,而不是仇恨和恐惧,将是我们构建战后新秩序的基石。”
她的提议,为处理这个棘手问题定下了基调——谨慎、人道、但以安全为底线。这并非一个完美的方案,充满了未知和风险,但它是迈向“新秩序”的必要一步,一个试图超越单纯复仇、迈向更高级文明形态的尝试。
会议最终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启动《联盟宪章》起草,成立“收割者现状管理委员会”,制定“传承”舰船计划,实施为期二十年的重建经济方案,并启动全球性的战后心理与社会重建项目。
一个新的秩序,正在战争的废墟上,艰难地萌芽。它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战的军事同盟,而是开始向着一个真正的、统一的、旨在带领人类文明在复杂宇宙中寻求长期共存与发展的星际政体演变。
前路依旧漫长,挑战层出不穷。但至少,他们赢得了自己决定未来道路的权利。人类文明,在付出了文明的代价后,终于可以暂时放下高举的刀剑,拭去血迹,开始思考如何在这片浩瀚而危险的星海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篇章。
江华走出会议室,再次望向地球。蓝色的星球依旧美丽,但她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遥远的深空,投向了那些被收容的“收割者”,投向了“织网者”网络深处那已然平静、却永远留下印记的星光。
新秩序,始于脚下,通向星海。而引领这秩序的,将是理性、包容,以及对逝者承诺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