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回:残界播种种星辰,未雨绸缪布玄阵(第一节)
唐王府东院,草木葱茏,生机盎然,较之一年前世界升格之初,更添几分沉淀后的稳固气象。院内,新任唐王李之闲正与几位来访的宗室子弟品茗论画,言谈举止间,从容自信,气度雍容。他起身为客人斟茶,步履稳健,姿态自然,那曾困扰他数十年的腿疾,如今已寻不到半分痕迹,仿佛从未存在过。唯有至亲之人,方能从他偶尔望向远方那更为开阔天空的眼神中,捕捉到一丝对过往的唏嘘与对弟弟李之源深沉的感激。
王府深处,李之源常驻的静室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他并未盘坐修行,而是负手立于一面以法力凝聚的诸界星图之前。星图之上,代表着玄唐主世界的核心光点璀璨夺目,其周天二十八星宿大阵的光辉如同脉络般延伸。而在主世界周遭,散布着大小不一、明暗各异的诸多光点,正是已探明的十余个小千世界。
他的目光,并未停留在兄长已然康复的喜悦上,也未沉溺于玄唐世界升格后带来的诸多变化与赞誉之中。那深邃如星海的眼眸深处,始终萦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
“冥界之眼……”他低声自语,指尖轻轻划过星图上一处特意标记出的、散发着微弱却令人不安的灰暗气息的区域。那是昔日残破洞天所在,虽已被混沌源种之力净化,黑暗门户亦已弥合,但其背后连接的那方冥土世界,其法则之诡异,其流露出的冰冷死寂与深沉敌意,如同悬于头顶的利剑,令他时刻不敢忘怀。安逸,从来不是他追求的终点。
视线转向星图另一侧,那里有二十七团尤为明亮、混沌气息氤氲的光点,正是于新生洞天(原残破洞天)内,受【周天星斗玄黄阵】及世界升格反馈滋养,已然彻底成熟的混沌源种分株。它们每一枚都已成长至远超西瓜大小,静静悬浮,混沌之气磅礴内敛,表面天然道纹密布,光华流转间,宛如二十七颗孕育中的微缩星辰,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它们,已完全具备了作为高等阵法核心乃至一方世界基石的资格!
与此同时,他心神微动,感应着自身本命洞天“小壶天”的变化。得益于玄唐主世界整体升格与混沌源种本体的持续反馈,小壶天如今疆域已拓展至数千里之广,内里山河壮丽,灵机沛然,法则链条愈发清晰稳固,风雨雷电、四季更替自行运转,已然初具一方真正小千世界的气象,成为了他不可或缺的底蕴与臂助。
而置于小壶天最核心处温养的混沌源种“本体”,其形态却并未继续增长,反而愈发凝练,所有光华尽数内敛,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混沌原初色泽。然而,李之源能清晰地感知到,其内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无穷生机在其中澎湃如潮,诸多构成世界基础的地水火风、生死幻灭等法则碎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烈翻涌、碰撞、交织,仿佛一个沉睡的古老意识正在苏醒,酝酿着一场本质的、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时机已至。”李之源眼中精光一闪,做出了决断。被动的防御绝非良策,必须主动布局,未雨绸缪。这二十七枚成熟的混沌源种分株,正是他布子诸天,构建防线,乃至未来主动应对冥土威胁的关键棋子!
他的目光率先投向了星图边缘两处最为黯淡、几乎被死寂气息完全笼罩的光点——此前被命名为“黑暗甲界”与“黑暗乙界”的所在。这两方小千世界,环境极端恶劣,一者永夜无光,大地龟裂,岩浆暗涌,灵体尖啸;一者黑暗死寂,充斥着腐朽与火山毒瘴,乃是验证混沌源种能否唤醒死寂世界生机的绝佳实验场,亦是未来可能对抗类似冥土环境的重要参考。
“便从你们开始吧。”李之源心念一动,两枚与他心神紧密相连、早已被打入无数神识烙印与玄奥铭文的混沌源种分株自新生洞天内消失,被他收入袖中。下一瞬,他的身影自静室内淡化、消失。
---
(第一百二十七回 第一节 完)
第一百二十七回:残界播种种星辰,未雨绸缪布玄阵(第二节)
空间流转,万象更迭。当李之源的身影再次凝实,已然置身于一片绝对的死寂与黑暗之中。
这里便是“黑暗甲界”。
举目四望,天幕是一种压抑的、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的沉凝黑色,无星无月,亦无云层流动,唯有永恒的虚无。脚下的大地遍布着深不见底的裂痕,暗红色的岩浆如同大地的血脉,在裂隙深处缓缓蠕动,散发出硫磺的刺鼻气味与扭曲空气的高温。冰冷的寒风不知从何处吹来,卷起灰烬,却带不起半分生机,只有无数混乱、扭曲、充满怨憎情绪的灵体尖啸声,在灵魂层面直接响起,试图侵蚀任何踏入此地的生灵心智。
寻常修士,哪怕是迷惘境巅峰,在此等环境之下,只怕也需全力运转功法护持己身,方能勉强支撑,且绝难久留。
然而,李之源周身自有八剑图剑域的无形力场笼罩,那些足以令神魂冻结的阴风、侵蚀心神的灵体尖啸,在触及他身周三尺之时,便如冰雪遇阳,悄然消融,无法撼动其分毫。他神情不变,目光如电,扫视着这片绝望的土地。
神识如同无形的潮水,以他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极速蔓延,掠过干涸的冥河故道,穿过凝固的火山岩平原,越过无数扭曲的、仿佛被巨力折断的山脉骨架。他在寻找,寻找此界虽已濒临彻底死亡,但或许还残存着一丝最微弱“地脉之气”或“空间节点”的相对稳定之处。
终于,他的目光锁定在此界中央区域。那里曾是该世界最为雄伟磅礴的山脉主峰,如今虽也已崩塌近半,只剩下一个巨大无比的、如同被利刃削平的基座,但其残留的骨架,依旧散发着一种曾经支撑天地的厚重与苍凉。更为关键的是,在这基座的深处,李之源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几乎湮灭的、属于此界本源的地脉余韵,如同即将熄灭的烛火,微弱,却顽强。
“便是此处了。”李之源一步踏出,身形已出现在那巨大的、布满狰狞裂痕的平顶山基之上。
他不再迟疑,双手抬起,十指如穿花蝴蝶般舞动,带起道道玄奥轨迹。体内道元奔涌而出,混合着对周天星辰运转、玄黄母气衍化的深刻理解,开始于此地虚空与大地之上,铭刻下无数细密繁复、蕴含无上道妙的阵纹。
此乃升级版的【周天星斗玄黄阵】!
不同于在玄唐主世界或新生洞天布阵时的堂皇正大,在此死寂之界布阵,更需注重“渗透”与“调和”。阵纹不仅引动遥远的、与此界尚存微弱感应的星辰之力,更着重于融合玄黄道韵中“承载”、“滋养”、“化生”的一面,旨在为即将植入的“种子”,创造一个能够抵御外界死气侵蚀、并能缓慢汲取残存能量以自持的微小绿洲。
布阵过程持续了整整三日。当最后一笔阵纹在虚空中勾勒完成,并与早已烙印在大地深处的基阵完美衔接的刹那——
“嗡!”
一声低沉的、仿佛源自世界深处的嗡鸣响起。以这平顶山基为中心,一座笼罩方圆数十里的复杂大阵被瞬间激活!无数道纹亮起璀璨却不刺目的星光,与沉凝厚重的玄黄之气交织流转,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光罩,将外界的绝对黑暗、刺骨阴风与灵体尖啸暂时隔绝开来。光罩之内,混乱暴戾的能量被阵法之力缓缓梳理、平复,甚至有一丝丝极其微弱的、新生的灵气开始自阵眼处衍生而出。
阵法根基已成。
李之源翻手取出那枚早已准备好的混沌源种分株。西瓜大小的分株悬浮在他掌心之上,混沌色泽深邃,表面道纹如同活物般缓缓蠕动,散发出渴望成长的生机波动。
他取出一方早已炼制好的保护基座。此基座以“万年温玉”为体,内嵌数粒得自金机界传承的“炼制星辰”,其上同样铭刻了聚灵、固源、守护等众多微型阵法。他将混沌源种分株小心翼翼地安置于基座凹槽之中。
随后,他操控基座,缓缓沉入【周天星斗玄黄阵】最核心的阵眼位置。
就在分株与阵眼彻底融合的瞬间,异变陡生!
整个大阵的光华骤然暴涨!那混沌源种分株仿佛一个贪婪的婴儿,开始疯狂汲取阵法汇聚而来的星辰之力与初生的玄黄之气,其表面的道纹流转速度瞬间加快了数倍,散发出的混沌光晕也明显明亮了一分!更有一股微弱却无比坚韧的生机,自分株内部弥漫开来,开始与这座大阵,与这片死寂的土地,尝试建立一种初步的、极其原始的联系。
李之源能清晰地感觉到,这枚分株,已然在此地“扎根”了。
但他并未松懈。黑暗甲界环境过于恶劣,难保不会有未知的、适应了死寂环境的诡异存在被此地的能量波动吸引。
他袖袍连连挥动,一道道阵旗、一块块阵盘如同流星般射出,落在【周天星斗玄黄阵】的外围。
“九重星光壁”,凝聚星辰之光化为实质壁垒,层层叠叠,防御力惊人!
“太虚锁灵阵”,封锁内部能量气息,尽可能避免外泄,减少引人注目的风险。
“五行轮转禁”,强行梳理和平衡此地虽然稀薄却依旧狂暴混乱的残余元气,为源种成长营造更稳定的微观环境。
三重防护大阵,环环相扣,将核心区域守护得如同铁桶一般。
最后,李之源飞身至这平顶山基的最高处,取出一面非金非玉、刻画着周天星斗轨迹的古老阵盘,将其置于虚空。双掌按于阵盘之上,磅礴的混沌道元毫无保留地注入。
“周天星辉,听吾号令,贯通虚无,照耀死寂!接引星光阵——启!”
随着他一声道喝,阵盘骤然爆发出刺目的光芒,一道无形的波动冲天而起,悍然撕裂了黑暗甲界那沉凝了不知多少万年的死寂天幕,与诸天万界中那些永恒闪耀的星辰建立了玄妙的联系!
下一刻,奇迹发生了。
一缕缕、一丝丝,虽然微弱,却无比纯净、蕴含着光明与生命能量的星辰光辉,如同羞涩的少女,穿透了无尽的黑暗,艰难却坚定地洒落下来,精准地汇聚在【周天星斗玄黄阵】的光罩之上,并被阵法引导,源源不断地注入核心处的混沌源种分株之中!
黑暗,被撕开了一道微小的口子。光明与生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降临了这片被遗忘的死亡世界。
李之源立于星光之下,看着那在多重阵法守护与星力滋养下,生机愈发盎然的混沌源种分株,心中默默道:“种子已播下,能否焕发生机,且看你的造化了。但愿有朝一日,星光能驱散此地永恒的黑暗。”
他并未久留,确认阵法运转稳定,分株状态良好后,身影缓缓淡化,离开了黑暗甲界,奔赴下一个目标——环境同样恶劣的“黑暗乙界”。同样的流程,他将再次上演,为应对未来的冥劫,布下第二枚关键的棋子。
---
(第一百二十七回 第二节 完)
第一百二十七回:残界播种种星辰,未雨绸缪布玄阵(第三节)
离开死寂绝望的黑暗甲界,李之源并未返回玄唐,而是依照心中规划,径直前往下一个目标——“黑暗乙界”。
此界与黑暗甲界堪称一对孪生的绝望之星。甫一踏入,扑面而来的并非刺骨阴风,而是一种粘稠、滞涩,仿佛能腐蚀神魂的浓郁死气与火山毒瘴混合的气息。天空是永恒的昏黄与暗红交织,如同溃烂的伤口,见不到日月星辰。大地之上,枯骨遍地,扭曲的、散发着恶臭的黑色植被如同垂死挣扎的怪物,无数腐朽的沼泽咕嘟着毒泡,更远处,是连绵不绝、时刻喷吐着灰烬与致命毒气的活火山。
灵体在此界亦不罕见,但它们更多是带着强烈的怨毒与毁灭欲望,尖啸着扑向任何闯入的生灵,比之黑暗甲界的混乱更多了几分主动的攻击性。
李之源神情依旧古井无波,八极混沌剑域自然流转,将一切污秽、毒瘴与灵体攻击隔绝在外,身周三丈,自成净土。他神识展开,很快便锁定了此界一处相对特殊的区域——那是一片位于数座巨大火山环抱之中的、已然凝固的庞大熔岩湖。湖心处,有一块奇异的、不受毒瘴侵蚀的黑色巨岩,巨岩之上,竟隐隐残留着一丝极其微弱、却精纯无比的“地火之精”的气息,仿佛是此界狂暴火元力中唯一一点尚未被死气彻底污染的纯净核心。
“以此为核心,或可事半功倍。”李之源一步跨出,已立于黑色巨岩之上。
有了黑暗甲界的经验,此番布阵更为纯熟。他同样耗费三日光阴,于此巨岩之上及周边虚空,布下了升级版的【周天星斗玄黄阵】。阵法星光与玄黄道韵垂落,不仅开始净化、隔绝周遭的毒瘴与死气,更巧妙地引导、安抚着那几座活跃火山躁动的火元力,使其狂暴的能量被阵法缓缓吸收、转化,部分用于维持阵法运转,部分则准备用于滋养即将植入的源种。
随后,他取出第二枚混沌源种分株,将其安置于特制的温玉星辰基座上,沉入阵法核心阵眼。
分株落位,阵法光华再涨,开始贪婪地汲取此界残存的火元精华、星辰之力以及阵法衍生的玄黄之气。分株表面的混沌道纹明灭不定,似乎在适应着与黑暗甲界截然不同的能量环境,但其内部蕴藏的磅礴生机,却同样坚定地开始向外弥漫,尝试与这片腐朽的大地建立联系。
同样的三重防护大阵——“九重星光壁”、“太虚锁灵阵”、“五行轮转禁”再次布下,将这片熔岩湖心守护得密不透风。
最后,他再次布设“接引星光阵”。阵盘光芒冲霄,艰难地撕裂此界昏黄污浊的天幕,接引下虽然稀薄却至关重要的星辰光辉,为这片死亡之地带来第二缕复苏的曙光。
做完这一切,李之源能清晰地感知到,这枚源种分株在阵法与星力的滋养下,已初步稳定,并开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反向净化、滋养着周围小范围的死寂环境。效果虽微,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端。
他不再停留,身影悄然消失于黑暗乙界。
接下来的数月,李之源的足迹遍布于那些环境相对“正常”,但潜力巨大的小千世界。
他首先抵达那四个武道繁荣的世界。这些世界元气充沛,文明昌盛,武者如云,宗门林立。李之源并未大张旗鼓,而是如同幽灵般潜入其世界本源汇聚的隐秘地脉节点,或是被奉为圣地的古老山岳之巅。他悄然植入混沌源种分株,布下以【周天星斗玄黄阵】为核心的复合阵法,着重叠加了“聚灵归元阵”与“蕴脉养神阵”。此举旨在潜移默化中优化其灵气循环,稳固地脉,提升世界底蕴,使其法则更趋完善,修行环境更为优越,无形中加深这些世界与玄唐主世界的亲和与联系。
随后,他进入了那三个高等级世界,这些世界还处于部落文明阶段,崇尚自然,敬畏祖灵。李之源选择在其祖灵祭祀之地或蕴含着古老自然意志的图腾核心区域,谨慎地植入源种分株。布设的阵法除【周天星斗玄黄阵】外,更侧重于“固本培元阵”与“春风化雨阵”,旨在温和地壮大其祖灵本源,滋养其自然意志,促进万物生长,引导其文明向着更和谐、更富灵性的方向发展。
而在那巨兽横行的原始世界,景象则更为粗犷。李之源直接将源种分株植入一片被几头堪比迷惘境巅峰的太古遗种视为禁地的、散发着苍茫古老气息的山脉核心。他布下的阵法也更为强力且富有针对性——以“八极镇狱大阵”的雏形融合“万灵亲和阵”。前者释放出若有若无的威严,震慑那些过于狂暴、可能破坏源种成长的顶级巨兽;后者则散发出温和的生机波动,引导此界生灵本能地亲近这片区域,潜移默化地改善着巨兽间纯粹弱肉强食的残酷法则,为此界带来一丝秩序与平衡的萌芽。此界太过浩瀚,他在另外两处关键地脉节点,同样布下了阵法和源种分株。
每至一界,植入一枚源种分株,布下重重阵法,李之源都能通过心神联系,清晰地感受到那枚分株在陌生环境中初步“扎根”、开始与所在世界产生微妙互动的过程。它们如同二十七颗被他亲手播撒出去的希望火种,在诸天万界中静静燃烧,等待着未来某一天,形成燎原之势,共同构筑起抵御冥土威胁的坚实屏障。
然而,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的目光,投向了星图上那两处气息最为诡谲、隐隐让他也感到一丝危险预感的区域——暗血甲界与暗血乙界。
---
(第一百二十七回 第三节 完)
第一百二十七回:残界播种种星辰,未雨绸缪布玄阵(第四节)
暗血甲界。(此二界实际为暗界和血界)
甫一踏入,浓郁得化不开的血腥气与一种深入骨髓的阴冷煞气便扑面而来。天空是永恒的暗红色,仿佛被凝固的血液浸染,不见日月,唯有几轮扭曲的、散发着不祥红光的邪异星体高悬。大地之上,山峦如同嶙峋的骸骨,河流流淌着粘稠的暗红液体,空气中弥漫着疯狂、杀戮与掠夺的意志。此界法则偏向吞噬与侵蚀,生灵皆修血煞秘法,弱肉强食乃是唯一铁则。
李之源的出现,如同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了巨石。他那纯净而磅礴的生机,与此界格格不入的清明道韵,瞬间便引起了此界一些古老存在的注意。
他选定了一处位于巨大血池深渊底部的、连接着此界血煞本源的古祭坛作为布阵点。然而,就在他刚开始勾勒【周天星斗玄黄阵】的第一笔阵纹时——
“嗡!”
整个血池骤然沸腾!无尽的血浪冲天而起,化作一只遮天蔽日的巨大血手,带着腐蚀万物、掠夺生机恐怖威能,朝着李之源狠狠拍下!血手之中,蕴含着一丝近乎完整的“吞噬”法则,威力已然触及道境门槛。
“哼,藏头露尾之辈,也敢阻我?”李之源冷哼一声,甚至未曾回头。心念动处,八剑图自然扩张。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绚烂的光华对撞。那足以轻易拍碎山脉、湮灭元神的巨大血手,在触及那看似无形无质的剑域力场边缘时,竟如同骄阳下的冰雪,发出“嗤嗤”的异响,迅速消融、瓦解,其中的血煞能量与吞噬法则被剑域内流转的道元直接同化、分解,化为最基础的能量粒子,反而补充了李之源些许消耗。
“什么?!”血池深处,传出一声惊怒交加的咆哮。一道笼罩在浓稠血光中的佝偻身影骤然浮现,正是此界一位存活了不知多少万年的古老血祖。他本以为凭借自己初窥道境的修为,加上主场优势,足以碾压这个闯入者,却没想到对方连手都没动,就破去了他蓄势一击。
“你的域……你的力量……”血祖猩红的眼眸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贪婪,“蕴含更高层次的奥秘!吞噬了你,本祖必能彻底踏入道境!”
他狂吼一声,周身血光爆涨,化作一片覆盖方圆百里的“万血归冥域”,域内血浪翻涌,无数狰狞血影嘶嚎,强大的吞噬与腐蚀之力全力运转,欲要将李之源连同其剑域一同炼化。
“冥顽不灵。”李之源终于转过身,眼神淡漠地看着那席卷而来的血域。他甚至没有动用具体的剑招,只是意念凝聚,将八剑图中代表“焚尽”真意的【焚世莲华】之念,于领域中显化。
刹那间,那看似能吞噬一切的“万血归冥域”内部,凭空诞生出无数朵细微的、呈现炽白之色的火焰莲花。这些火焰莲花并非凡火,而是道则显化,蕴含“焚尽”之真意。它们无声无息地绽放,所过之处,翻涌的血浪被直接汽化,嘶嚎的血影如遇克星般尖啸着消散,连那强大的吞噬法则都被灼烧得扭曲、断裂!
“啊——!”血祖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他的本源血域如同被投入炼狱火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溃、蒸发。他自身更是遭受重创,血光黯淡,气息萎靡,看向李之源的目光已充满了彻底的恐惧。
“滚,或者死。”李之源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血祖再不敢有丝毫犹豫,忍着重伤,化作一道血虹,狼狈不堪地遁入血池最深处,彻底蛰伏起来,再不敢露头。
以雷霆手段震慑此界最强者后,李之源布阵再无障碍。他顺利在血池祭坛核心植入混沌源种分株,布下【周天星斗玄黄阵】。考虑到此界特性,他额外叠加了“太虚炼魔阵”与“玄穹镇邪禁”,前者持续净化此地过于浓烈的血煞戾气,使其转化为相对平和的能量滋养源种;后者则如同一枚钉子,牢牢钉在此界本源,时刻监控任何异常波动,特别是防范可能与冥土存在的隐秘联系。
接引星光阵再次成功撕裂暗红天幕,洒下希望之光。
离开暗血甲界,李之源马不停蹄,进入环境更为诡谲的“暗血乙界”。
此界并非血腥,而是极致的“暗”。光影在此界是扭曲的,法则偏向隐匿与侵蚀。无处不在的暗影仿佛拥有生命,随时可能从任何角度发起致命一击。这里的统治者,是天生便能操控暗影法则的影族。
李之源选择在一处“永夜峡谷”的尽头,此地是此界暗影法则汇聚的节点之一。他刚取出布阵材料,周围的阴影便如同活物般蠕动起来,一道完全融入黑暗、几乎无法被神识捕捉的身影,带着冰冷的杀意,悄无声息地袭向他的后心。
攻击凌厉、诡异,直指神魂要害。
然而,在八剑图面前,一切隐匿皆是徒劳。那影族至尊的攻击在触及剑域力场的瞬间,便如同泥牛入海,消失无踪。
“藏形匿影,小道尔。”李之源甚至没有去看那偷袭者所在的方向,只是心念一转,八剑图中代表“惑心”真意的【心魔劫】剑意,如同无形的网,瞬间笼罩了那名影族至尊。
那影族至尊身形猛地一僵,随即发出不似人声的恐惧尖叫。在他感知中,周围无尽的黑暗不再是他的领域,反而化作了吞噬一切的噩梦。他最依赖的暗影背叛了他,化作了无数扭曲的、嘲笑他的面孔;他内心深处最恐惧的、关于光影、关于暴露、关于消亡的景象被无限放大,将他拖入了无休止的恐怖幻境之中。
当李之源不紧不慢地在此地布设完【周天星斗玄黄阵】,植入源种分株,并同样叠加了“太虚炼魔阵”与“玄穹镇邪禁”,最后启动接引星光阵时,那名影族至尊才猛地从幻境中挣脱,他瘫软在地,浑身被冷汗浸透(尽管影族本无实质汗水),看向李之源的目光充满了无边的恐惧与后怕,再不敢有丝毫异动。
以绝对的实力扫清障碍后,李之源终于完成了在暗血两界的布局。
历时近两年,他的足迹遍及十余个小千世界,成功植入十三枚混沌源种分株。每一处阵法节点,都如同星火,在无垠的诸天中悄然点亮。它们通过冥冥中的星辰道韵与李之源的心神联系,隐隐构成了一张跨越界域的、无形而庞大的网络。
这一日,李之源的身影悄然回归玄唐长安,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唐王府他那宁静的院落中。外界依旧喧嚣,世界仍在缓慢演变,但他的归来,却带着一种沉淀后的从容与更深邃的力量。
(第一百二十七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