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南天门计划 > 第187章 脆弱的联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 “聋子间的对话”:建立最低限度沟通渠道

“地外威胁应对协调办公室”:在日内瓦一个不起眼的办公楼里,这个名义上隶属于联合国,实则由中美欧俄等核心国家派出的军事、外交和科技代表组成的机构悄然挂牌。办公室气氛冰冷,各国代表座位间距刻意拉大,交谈通过翻译器,措辞精确得像法律条文,避免任何可能的误解或挑衅。

军事热线升级:中美太空军之间建立了加密级别更高的直接通信链路,但最初的测试通话内容仅限于:“频道测试,收到请回复。”“确认收到。” 没有任何多余寒暄。

数据共享的“玻璃墙”:各方同意共享关于外星信号的原始数据,但数据被严格封装在特定服务器内,对方可以查询结果,但无法接触核心算法和处理过程,如同隔着一道透明的墙互相观察。

2. 联合行动中的猜忌链

“倾听者计划”月球望远镜建设:中美欧提供模块,在月球背面组装大型射电望远镜。过程中,各方工程师团队严格划分工作区域和操作时段。中方施工时,美方监测船就在不远处轨道上监视,反之亦然。一次因坐标微小偏差导致两辆不同国家的月球工程车过于接近,竟引发了双方地面控制中心长达数小时的紧张交涉,险些导致项目中断。

联合深空探测任务提案的博弈:欧洲提出发射一个联合探测器,飞向信号源方向进行抵近侦察。但关于探测器控制权、数据分配、尤其是是否搭载武器(哪怕是防御性的)等问题,引发了激烈争吵。中方主张和平科学探测,美方坚持必须有自卫能力,双方互不信任对方在探测器上“动手脚”。

3. 无法逾越的信任鸿沟

“塞伯鲁斯”会议:一次中美秘密高层会谈(代号“塞伯鲁斯”)。美方代表直言不讳:“我们如何确保在共同面对外星威胁时,贵方不会从背后袭击我们?”中方代表冷冷回应:“这正是我方要问的问题。贵国‘复仇者号’的建造进度,可不像是为了和平目的。”

国内政治的掣肘:两国政府都面临强大的内部压力。美国的强硬派议员抨击政府“与致命对手合作是天真的自杀行为”,中国的内部评估也警告“需极度警惕对方借联合之名行削弱我之实”。每一次合作姿态,都可能在国内引发政治风暴。

4. 貌合神离的“团结”景象

公开声明:联合国发布联合声明,称“人类将团结一致,共同探索并应对此次地外信号事件”。声明措辞空洞,掩盖了背后的巨大分歧。

民间反应的撕裂:有人为“人类团结”而欢呼,看到了一线希望;更多人则充满怀疑,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与虎谋皮”、“暂时的权宜之计”等论调。战争留下的创伤和仇恨,远非一纸声明可以消除。

5. 暗地里的“两手准备”

各自的“b计划”:在参与联合行动的同时,中美都在秘密制定单干预案。中国加速“玄鸟计划”中远程侦察模块的研发;美国则秘密规划一支由“复仇者号”领衔的、独立行动的“快速反应舰队”。

技术竞赛并未停止:信号中可能蕴含的先进科技信息,成了双方秘密争夺的焦点。对对方科技水平的窥探和防范,甚至比战前更加严密。

______

本章结尾:

在“地外威胁应对协调办公室”里,中美两国的技术代表为了一个数据模型的解读争执不下,气氛紧张。这时,大屏幕上那个冰冷的、来自深空的倒计时,又无声地跳少了一秒。争吵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沉默地看着那个数字。共同的威胁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迫使他们坐在一起,但彼此间那道由鲜血、仇恨和猜疑筑成的高墙,却比月球表面最深邃的峡谷还要难以逾越。这个联盟脆弱得如同暴风雨中的蛛网,谁也不知道,当真正的危机降临时,它是会绷紧成拯救的绳索,还是会瞬间断裂,将人类重新抛入更深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