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南天门计划 > 第151章 “金乌”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能源瓶颈:

“赤龙号”前线反馈:“相位偏移护盾”效果卓越,但能量消耗如同无底洞。一次高强度战斗就几乎抽干了战舰储备的聚变燃料,迫使战舰不得不频繁退出战斗进行“充电”,严重制约了持续作战能力。

“龙渊”中心报告:“崩解”射线原型机每次测试都需要调用整个基地的电网功率,且充电时间长达数小时,完全无法投入实战。

结论清晰:现有的聚变反应堆技术(即使是“赤龙号”上最先进的型号)已无法满足新武器的需求。能源革命是技术突破后的下一个关键瓶颈。

“金乌”启航:

“金乌”计划(以中国古代太阳神鸟命名)被赋予最高优先级。目标是开发出输出功率提升一个数量级、体积更小、运行更稳定、燃料利用率更高的下一代聚变反应堆。

计划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聚变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和工程师,在与世隔绝的“燧人氏”基地内进行攻关。

总工程师是一位性格坚韧、近乎偏执的科学家杨卫宁(可参考《三体》中类似角色),他坚信解决能源问题是赢得战争和人类未来的基石。

技术壁垒:

团队面临巨大挑战:

约束难题:如何更有效地约束上亿度的高温等离子体?传统超导磁约束和惯性约束似乎都达到了极限。

材料极限:反应堆内壁材料需要承受更长时间、更强度的中子辐照和热负荷。

点火与维持:如何实现更高效的点火和长时间稳态运行?

灵感部分来源于对遗迹科技中能量传输和场约束技术的逆向工程。遗迹金属展现出的奇异能量导向特性提供了新思路。

突破——场约束聚变:

团队提出了一种激进的设计:结合改良的超导磁环和基于遗迹原理的主动能量场约束。

这种新型“场约束聚变堆”并非单纯用物理容器容纳等离子体,而是用一层精心调控的能量场作为“内壁”,极大地减少了等离子体与实体材料的接触,从而允许更高的温度和压力,提升了效率。

新材料:应用了从月球遗迹带回的一种特殊催化材料作为衬层,显着提高了聚变反应速率。

第一次点火试验:

在重重防护的地下实验井中,代号“金乌-1”的原型堆进行了首次点火试验。

过程惊心动魄:能量场波动剧烈,传感器多次报警,一度险些失控。杨卫宁顶住压力,命令团队微调参数。

成功:最终,反应堆成功实现了稳定放电!输出功率达到了设计指标的105%,且运行比预想的更平滑。

控制室内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人们相拥而泣。这是里程碑式的胜利。

意义与应用前景:

战舰升级:意味着未来的空天母舰(或“赤龙号”的重大改型)将拥有近乎无限的续航力和强大的武器能量供应。护盾可以维持更久,能量武器可以更快充能、更多次发射。

武器实战化:“崩解”射线等耗能巨大的武器有了装备上舰的可能性。

战略优势:不仅用于军事,此项技术一旦成熟,将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带来巨大的战略优势。

新的挑战:

小型化仍需努力:目前原型堆仍很大,需要进一步缩小才能装备战舰。

稳定性需长期测试:短暂的成功不代表可靠,需要经过严苛的环境测试。

保密与安全:“金乌”基地的安全等级提升至最高,严防任何技术泄露或破坏。

本章结尾:

杨卫宁看着屏幕上“金乌-1”稳定运行的曲线,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但眼神很快又变得凝重。他对助手说:“记录所有数据,这只是第一步。通知‘龙渊’和‘赤龙号’,‘金乌’已经点亮,让他们开始规划下一代能源核心的装备方案。我们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