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小鬼当家之1978 > 第38章 年大英帝国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扯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章 年大英帝国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扯下

1992年9月初,香港环球金融中心顶层作战室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蒋启文戴着穿戴式耳机通过高速加密大禹宇航通信卫星网和伦敦金融城的宇田结弦前线团队保持实时通讯连接。

伦敦金融城环球国际商业银行操作大厅,宇田站在弧形交易台前,面前是整整一面墙的电子显示屏,实时跳动着全球各大外汇市场的交易数据。

诸位,宇田的声音在寂静的交易室内格外清晰,我们准备了整整六个月,现在是时候了。

他转身面向四百二十余名顶尖交易员,这些都是他从环球金融集团全球各地精挑细选的操盘精英。

根据大公子(肖镇)的预测模型,我们将在三个层面同时展开攻击。

首席分析师调出数据图表:第一层面:我们已经在远期外汇市场建立了200亿英镑的空头头寸,平均成本在2.95马克。

第二层面:另一位副手接话,我们通过38家离岸空壳公司,在期权市场买入了大量英镑看跌期权。

第三层面:风险控制主管补充,我们与德国、法国的多家银行达成了秘密协议,将在关键时刻同步行动。

宇田满意地点头:记住,我们要让英格兰银行陷入三线作战的困境。

………………

9月14日,星期一。交易室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先生,国际游资主力基金开始行动了。一名交易员报告。

宇田冷静地看着屏幕:按计划,分批建立空头仓位。每次不超过5亿英镑,间隔时间随机。

接下来的48小时,交易室内只听见键盘敲击声和交易员压低声音的报价:

卖出英镑,买入马克,3亿。

执行价2.88,到期日10月15日,买入5000手看跌期权。

通知苏黎世方面,可以开始造势了。

与此同时,英国媒体的财经版开始出现专家质疑英镑汇率的报道,这些都与大禹集团的舆论操控密不可分。

………………

9月16日,清晨6点。交易员们已经就位,每个人面前都放着提神用的浓咖啡。

英格兰银行开始干预了。首席分析师指着突然跳升的汇率。

宇田冷笑:让他们消耗弹药。通知所有交易台,准备总攻。

上午9时,伦敦市场开盘。英格兰银行疯狂买入英镑,试图维持汇率。

他们动用了外汇储备。交易员报告。

继续施压。宇田下令,把空单规模扩大到每次10亿。

中午12时,战况进入白热化。

德国央行发表声明,拒绝降息!

交易室内顿时一阵骚动。这是他们等待已久的信号。

全力出击!宇田站起身,所有空弹全部抛出!通知所有合作银行,同步行动!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交易室内如同战场:

法兰克福方面确认,已抛售20亿英镑!

巴黎跟进15亿!

苏黎世10亿!

纽约12亿!

下午2时,英镑汇率开始崩溃。

2.85...2.83...2.80...破了!破了底线!

交易室内爆发出压抑的欢呼声。

………………

傍晚7时,英国财政大臣宣布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的消息传来。

开始平仓。宇田冷静下令,分批进行,不要引起注意。

在接下来的三周里,交易团队以惊人的执行力悄然离场:

第一周,平掉40%的空头头寸;

第二周,再平30%;

到10月中旬,所有头寸均已安全离场。

财务总监的最终报告显示:

英镑空头:获利48亿美元;

意大利里拉操作:19亿美元;

交叉货币套利:16亿美元;

期权收益:36.2亿美元;

总计:119.2亿美元,扣除成本后净收益89.6亿美元。

………………

11月初,大禹女皇号游艇的豪华船舱内,用大老板的超级游艇迎接胜利团队的传统就是从狙击英镑开始的,宇田首先向蒋启文报告,然后再与肖镇进行卫星通话。

肖桑,我们成功了。宇田难得地露出笑容,整个操作完全按照您的预测模型进行。

电话那头传来肖镇平静的声音:这只是开始,宇田桑。记住,金融市场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远的学习者。

宇田望向窗外的海面:接下来,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将转战南美。智利和阿根廷的货币,似乎也出现了类似的机会。

不着急,肖镇说,让团队先休整。你要记住,我们追求的是持续稳定的收益,而不是一时的暴利。

………………

1992年9月17日,全球各大媒体的头版都被同一个消息占据。

在英国,《泰晤士报》用黑色边框装饰着头版,标题是《三百年金融声誉一日崩塌》,内文写道:昨日,不列颠的金融主权在投机者的围攻下轰然倒塌。这是自二战以来英国经济最黑暗的一天。

《每日邮报》的封面更加辛辣,将国际游资主力基金主理人举杯微笑的照片与财政大臣拉蒙特憔悴的面容并列,配文是《他们喝着香槟,我们流着血》。

报道中引述一位匿名内阁成员的话:我们就像待宰的羔羊,眼睁睁看着狼群分食我们的储备。

与此同时,国际媒体也争相报道这场金融地震。《华尔街日报》的头条是《旧金融秩序的葬礼》,文中详细分析了英格兰银行在一天之内消耗269亿美元外汇储备的经过。

《法国世界报》则用一贯的讽刺口吻写道:伦敦桥正在倒塌,而巴黎的银行家们正在举杯庆祝法郎的胜利。

在德国,《明镜周刊》的封面故事引发了更大争议。

该杂志获得了德国央行前行长施莱辛格的内部备忘录,其中明确写道:在这个机制下,投机获益的可能性非常高,而风险可忽略不计。这一报道在英国引发了轩然大波。

………………

9月17日下午,英国议会下院举行了紧急辩论。

首相先生!工党领袖金诺克在议会厅内怒斥,这是自苏伊士运河危机以来最大的国家耻辱!一个连自己货币都保护不了的政府,还有什么资格执政?

财政大臣拉蒙特试图辩解:我们面对的是全球性的投机攻击......

投机攻击?贵族院议员彭布罗克伯爵用手杖重重敲击地面,在我的祖父时代,英格兰银行的一个眼神就足以让投机者闻风丧逃!而现在,我们竟然要向市长下跪!

在唐宁街10号,首相梅杰正在接听德国总理科尔的电话。我们必须承认现实,梅杰苦涩地说,欧洲汇率机制已经不适合英国。

电话那头传来科尔的安慰,但梅杰知道,这通电话实际上标志着英国在欧洲影响力的终结。

………………

在伦敦金融城的绅士俱乐部里,气氛格外凝重。

老牌交易员理查德·哈里森举着威士忌,对同伴们说:我在这行干了四十年,从未见过如此惨状。英格兰银行的威严,一夜间化为乌有。

而在曼彻斯特的一家纺织厂里,情况却截然不同。

厂主约翰逊看着英镑暴跌的新闻,难掩喜悦:终于!我们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又有竞争力了!他的工厂第二天就接到了来自德国的新订单。

在普通民众中,反应更为复杂。

《太阳报》发起的绞死投机客联署活动在一周内收集到15万个签名。

与此同时,退休教师玛格丽特在给《每日电讯报》的信中写道:我们总是嘲笑意大利人管理不好经济,现在谁才是笑话?

………………

在纽约,高盛的交易室内,高级合伙人汤姆森看着报表感叹:这改变了一切。从此以后,没有哪个央行是不可挑战的。

东京,大藏省的官员连夜召开会议,研究是否要调整日本的金融政策。

一位资深官员在会议上警告:如果连英格兰银行都守不住汇率,那我们也要重新评估我们的防御能力。

在法兰克福,德国央行的官员们则在举杯相庆。

一位参与决策的官员私下说:我们早就告诉过英国人,他们的经济基本面支撑不了这个汇率。

………………

与此同时,在香港环球金融中心顶层的办公室内,大禹集团总裁蒋启文正在审阅最终报告。

总裁,财务总监难掩兴奋,除了89.6亿美元的直接收益,我们在相关市场的间接收益也超过15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的交易模型被证明是有效的。

蒋启文点点头拿起电话向董事长文云淑汇报工作。

目光扫过窗外维多利亚港的夜景:通知所有团队成员,奖金将在三天内发放。

同时,启动信息清除程序,确保所有操作痕迹都被抹去。

在驶往苏伊士运河的大禹女皇号上,宇田接到了肖镇的电话。

大公子,所有目标都已达成。

电话那头,肖镇的声音依然平静:很好。记住,真正的胜利不在于赚了多少钱,而在于我们证明了新模式的可行性。

让国际游资主力基金们去享受媒体的聚光灯吧,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改变。

………………

这场金融地震的余波持续了数月之久。在英国,梅杰政府的支持率暴跌,为后来工党上台埋下伏笔。

在整个欧洲,各国开始重新审视欧洲货币体系的可行性,间接影响了后来欧元的诞生。

在学术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在《金融时报》撰文指出:问题不在于投机者太狡猾,而在于我们坚持了一个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汇率。这是政治虚荣战胜经济理性的典型案例。

而在遥远的长沙,肖镇在国防科大的实验室里,将这份载入金融史册的报告轻轻合上。

对他来说,这不仅是金融操作的胜利,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证——东方的智慧与现代金融的结合,能够产生怎样的能量。

当大禹女皇号缓缓驶过苏伊士运河时,宇田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今日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个货币体系的崩溃,更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而新的时代,正在我们手中开启。

全球金融格局,就在这个秋天,悄然完成了权力的转移。

东方的金融力量,第一次以如此强势的姿态,改写了世界经济的历史,当然一切台前风光请交给直线条表达它们无所不能的国际游资主力基金。

至于获得最大利润的环球金融团队嘛。

他们关起门从英吉利海峡一直走走停停开着游艇大派对到了维多利亚港海港城专属游艇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