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雾临界,起源令出
封神劫余波未散,三十三重天与修仙界的界域通道仍泛着混沌余韵。昆仑山脉深处,玉虚宫前的麒麟崖凝结着未化的霜气,元始天尊刚送走前往起源殿复命的白鹤童子,便见天际骤然暗下三分。不是乌云蔽日,而是一种带着洪荒初开凛冽寒气的雾霭正从虚空裂隙中漫出,所过之处,崖边古松的针叶瞬间覆上冰晶,连流动的山风都似被冻成了细碎的冰棱。
“是玄冥祖巫的气息。”殿内静坐的太乙真人睁眼起身,指尖掐诀便觉周身灵气滞涩,“这般精纯的太阴寒气,除了她再无第二人有。”
话音未落,雾霭已在玉虚宫前凝聚成形。来人着玄色广袖长袍,衣摆绣着流转的星河纹路,人面鸟身的本体隐在人形法相之下,耳畔悬着的青蛇垂首盘桓,每动一下都带起细碎的冰响。玄冥目光扫过玉虚宫的匾额,寒气顺着匾额的纹路蔓延,却在触及“玉虚宫”三字时悄然消散——那是元始天尊以功德力加持的印记,能阻洪荒凶煞,却拦不住这尊自开天辟地便存在的祖巫。
“玄冥道友驾临,有失远迎。”元始天尊携十二金仙出殿相迎,目光落在她腰间悬挂的玄黑色令牌上。那令牌正面刻着“起源”二字,背面是运转的鸿蒙盘纹路,正是起源殿专司界域巡查的信物。封神劫后,龙宇以鸿蒙盘定三界疆域,特授此令予玄冥,许其巡查诸天宗门,节制逾矩者。
玄冥微微颔首,寒气随其动作散开,地面竟浮现出淡淡的冰纹:“天尊无需多礼,此次前来,乃奉起源殿令,查修仙界宗门动态。”她抬手一挥,一道冰镜在半空显现,镜中正是地球华夏先民的景象——部落先民正围着篝火打磨石器,孩童追着野鹿奔跑,远处田垄里刚种下的谷种还覆着薄土,“封神劫碎洪荒为三界,地球为人族文脉所系,龙宇道尊有令:凡修仙界宗门,不得扰人界先民。”
元始天尊眉头微蹙,随即了然点头:“阐教素来顺天而行,岂会犯此忌讳。”他转头看向身后弟子,“此前命尔等不得下凡,诸位可曾遵行?”
“弟子等谨遵师命,未有一人踏足人界。”广成子上前一步回话,语气笃定,“只是修仙界宗门众多,并非人人都如阐教这般持重。”
玄冥的目光在十二金仙脸上扫过,耳畔青蛇突然抬头吐信,指向西方天际:“那边有怨气滋扰,似是有人动了人界因果。”话音刚落,她的身形已化作一道寒雾,朝着昆仑山西南方疾驰而去,只留下冰冷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玉虚宫之事稍后再查,先去平那怨气。”
二、蜀山剑影,凡界风波
蜀山深处,紫青双剑的光华正从云层中坠落,直逼下方的华夏部落。部落首领正带着族人祭祀天地,青铜铸就的简陋礼器刚摆上祭台,便见两道剑光劈开云层,惊得祭祀用的牲畜四散奔逃,孩童吓得扑进母亲怀里,哭声瞬间盖过了祭祀的吟唱。
“此山灵脉初显,正合我蜀山剑修筑基,尔等凡夫俗子在此祭祀,污秽灵根,速退!”云端传来年轻修士的喝骂,两道剑光在部落上空盘旋,剑气扫过之处,祭台边缘的木柱瞬间断裂,溅起的木屑带着凌厉的锋芒。
为首的修士名叫李青崖,是蜀山派长眉道人的座下弟子,此次奉师命下山寻找灵脉,却见华夏部落正处在灵脉节点之上。在他看来,这些尚未开化的先民不懂修行,占据灵脉纯粹是浪费,不如驱走了事,还能占了这处宝地为蜀山开分支道场。
“仙长饶命!”部落首领跪倒在地,对着云端连连叩首,“此处是我族世代居住之地,求仙长留条生路!”族人们纷纷跟着跪拜,哭声与哀求声混在一起,引动天地间的怨气悄然滋生——这正是玄冥感知到的异常。
寒雾骤至的瞬间,李青崖只觉剑气突然凝滞,手中紫剑竟冻在半空,连灵力都难以运转。他惊怒抬头,便见玄冥立在云端,玄袍猎猎,周身寒气让空气都泛起白雾:“蜀山弟子,可知起源殿禁令?”
李青崖虽不识玄冥,却认得她腰间的起源令牌,脸色顿时煞白:“弟子……弟子不知有禁令。”
“封神劫后三日,起源殿已传讯三界:人界先民乃文脉根基,凡修仙者不得以道法相胁,不得夺其居所,不得扰其生息。”玄冥抬手一挥,两道剑光瞬间被冰封,“你以剑气惊凡人,毁其祭祀,已犯禁令。”她指尖一点,李青崖膝弯一麻,重重跪倒在地,周身寒气侵入经脉,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此时,一道鹤唳声从远处传来,长眉道人踏着祥云赶来,见到眼前景象,连忙上前躬身行礼:“蜀山长眉,参见玄冥祖巫。弟子管教无方,惊扰先民,还望祖巫恕罪。”
玄冥目光落在长眉道人身上,寒气稍敛:“长眉,你蜀山派素来以‘护人间’为己任,怎会教出如此弟子?”冰镜再次显现,镜中回放着李青崖驱吓先民的画面,“灵脉与先民共生,先民安宁则灵脉纯净,先民惶恐则灵脉生怨。你弟子此举,不仅扰了凡人,更是断了你蜀山的灵脉根基。”
长眉道人脸色涨红,抬手便抽了李青崖一记耳光:“孽障!枉我教你‘剑护苍生’的道理,你却恃强凌弱!”他转头对玄冥拱手,“祖巫放心,蜀山即刻将此子带回,罚其面壁百年,抄录《护凡令》千遍。且我会亲往部落赔罪,赠下灵谷种子,助先民耕种。”
玄冥颔首,挥手解开李青崖的冰封:“记住,人界非修行者的道场,而是文脉的根。下次再犯,起源殿便收了蜀山的护山灵阵。”说罢,寒雾再起,她的身形已消失在天际,只留下长眉道人与跪地的李青崖,以及下方部落先民感激的叩拜声。
离开蜀山范围,玄冥并未直接前往下一处宗门,而是化作凡人模样落在华夏部落边缘。见长眉道人真的送来灵谷种子,还亲自指导族人耕种,她耳畔的青蛇轻轻蹭了蹭她的耳廓,似是在传递满意的讯息。玄冥望着先民们重新燃起的篝火,眼中闪过一丝柔和——这便是龙宇要护的“文脉”,哪怕微弱,却有着生生不息的力量。
三、碧游余绪,执念难消
三仙岛的海浪比往日更显汹涌,截教残存的弟子们正在岛上修补封神劫中损毁的殿宇。多宝道人刚将通天教主留下的“诛仙剑阵”残图收好,便感应到一股熟悉的寒气袭来,与当年巫妖大战时玄冥的气息如出一辙。
“玄冥祖巫来访,有何贵干?”多宝道人率众弟子出迎,语气中带着几分戒备。封神劫中截教惨败,弟子或死或封神,如今只剩这三仙岛作为立足之地,他实在不愿再与起源殿起冲突。
玄冥落在岛中广场,目光扫过殿宇间尚未修复的裂痕:“截教元气未复,却还有心思派人去人界寻‘机缘’?”她抬手甩出一缕冰丝,冰丝落地化作一道水镜,镜中显现出两名截教弟子的身影——他们正潜伏在华夏部落附近,试图引走部落守护的灵鹿,那灵鹿是先民的信使,负责预警凶兽来袭。
多宝道人脸色一变,厉声喝道:“是谁敢违我禁令?”
“是无当圣母座下的两名弟子,说要捉灵鹿炼‘醒神丹’。”玄冥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封神劫时,截教因‘逆势而行’落败,如今还想犯‘扰人界’的忌讳?”
正说着,无当圣母从殿内走出,面色凝重:“祖巫误会,此事我并不知情。”她看向身后两名瑟瑟发抖的弟子,“你们可知错?那灵鹿是先民的依靠,捉了它,部落便会遭凶兽侵袭,这是在造杀孽!”
两名弟子跪倒在地,连连求饶:“师父,弟子只是想炼丹药助师门恢复元气,并非有意害凡人……”
“以凡人安危换丹药,这便是截教如今的道?”玄冥上前一步,寒气让地面结起薄冰,“通天教主虽败,却也悟了劫数天定,曾亲往起源殿立誓,要护星域防外扰。你们这般行事,是要违了教主的誓约?”
无当圣母身形一震,她想起封神劫后通天教主的叮嘱:“截教虽损,道心不可失,不可再行逆势之举。”她抬手取出一枚玉简,递给玄冥:“祖巫请看,这是截教新立的门规,其中明确写着‘不得扰人界先民’。这两名弟子擅自行动,我会依门规处置,废其百年修为,逐出三仙岛。”
玄冥接过玉简,指尖划过上面的字迹,确认无虚:“通天教主既已立誓,你们便该遵行。”她将玉简还回,“三仙岛灵脉受损,我可赠你三枚‘聚灵珠’,助你修复殿宇。但记住,灵脉需养,文脉更需护,二者不可偏废。”
无当圣母接过聚灵珠,连忙道谢:“多谢祖巫,截教日后必严守禁令,绝不再犯。”
玄冥点头,转身望向东海方向:“西方教近来动作频频,你们好自为之。”寒雾再起,她的身影消失在海浪之上,只留下无当圣母与多宝道人望着手中的聚灵珠,神色复杂——起源殿的警告,他们终究是不敢不听的。
四、西方梵音,因果暗结
西方教的莲池正泛着金色的光晕,接引道人与准提道人刚收了一名截教散修,便感应到一股寒气侵入莲池范围。准提道人眉头一皱,掐诀便要催动佛光,却被接引道人按住:“是玄冥祖巫,不可无礼。”
玄冥落在莲池边,目光扫过池中的莲花,那些象征西方教功德的莲花竟在寒气中微微收拢:“接引、准提,你们倒是好兴致,封神劫收了不少弟子,如今又盯上了人界的信仰?”
准提道人笑道:“祖巫说笑了,我西方教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何来‘盯上信仰’之说?”
“普度众生?”玄冥抬手一挥,冰镜显现出西方教弟子在华夏部落传教的景象——一名弟子正对着先民宣讲“西方极乐”,说只要信奉西方教,便可脱离苦海,还诱导先民将祭祀用的粮食献给“佛陀”,“让尚未解决温饱的先民献粮,这便是你们的慈悲?”
接引道人脸色微变:“此乃弟子擅自为之,我等并不知晓。”
“不知?”玄冥冷哼一声,耳畔青蛇突然吐出信子,指向莲池深处,“那池底镇压的,不是人界先民的信仰之力吗?你们借传教收取信仰,滋养自身功德,却不顾先民食不果腹,这与掠夺何异?”
原来西方教见华夏先民虽弱小,却有着坚韧的信仰之力,便派弟子暗中传教,试图将这股信仰之力引到西方,助其壮大势力。他们以为做得隐秘,却不知信仰之力与先民气运相连,一动便会引动因果,被玄冥敏锐地察觉。
准提道人见被拆穿,也不再掩饰:“人界信仰本是无主之物,我教取之用以修行,亦是为了日后能更好地护持众生,何错之有?”
“错在你们只取不予,错在你们扰了文脉传承。”玄冥周身寒气暴涨,莲池表面瞬间结起厚冰,“华夏先民需先立自身文明,再谈信仰。你们强行传教,只会断其文脉,引天道反噬。当年神农氏为护女燃命,尚且引发天道乱流,你们若再以信仰扰凡人,后果不堪设想。”
接引道人想起封神劫时天道的威严,神色终于凝重起来:“祖巫所言极是,是我教考虑不周。”他抬手召回传教的弟子,对着玄冥拱手,“我会命弟子即刻停止传教,归还所收粮食,再赠下耐旱种子,补偿先民。”
玄冥盯着他的眼睛,寒声道:“记住,西方教若想立足三界,便需守起源殿的规矩。下次再让我察觉你们动人界信仰,便别怪我冰封你这莲池百年。”说罢,她转身离去,寒气散去,莲池的冰却久久未化,似是在警示这两位西方教的创始人。
离开西方教领地,玄冥停在虚空之中,望着下方广袤的修仙界。此时她才发现,扰人界的并非只有这几大宗门——崆峒派的弟子在偷取先民的灵骨制器,茅山派的修士在借捉鬼之名搜刮财物,甚至有魔道修士暗中掳走先民孩童,欲炼邪术。
“看来,需得好好整治一番了。”玄冥眼中寒光闪烁,耳畔青蛇直立起来,发出尖锐的嘶鸣,似是在响应她的决心。她抬手取出起源令牌,注入灵力,令牌瞬间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传遍整个修仙界——这是召集所有宗门宗主前往起源殿议事的信号。
五、起源殿议,规矩立威
三日后,起源殿外的广场上聚满了修仙界的宗门宗主。阐教的元始天尊、截教的无当圣母、蜀山的长眉道人、西方教的接引道人,还有崆峒、茅山、龙虎山等大小宗门的首领,皆神色肃穆地等候在殿外,无人敢有丝毫懈怠。
当玄冥出现在殿门口时,所有宗主齐齐躬身行礼:“参见玄冥祖巫。”
玄冥微微颔首,率先走入殿内。殿中早已设好席位,上方的主位空着,那是龙宇的位置,左侧的席位则是为玄冥准备的。她坐下后,目光扫过殿内众人:“今日召诸位前来,只为一事——重申人界禁令。”
她抬手一挥,殿壁上瞬间显现出十条禁令,每一条都以鸿蒙气书写,带着天道的威压:“一、不得擅闯人界,违者废去修为;二、不得以道法胁迫先民,违者逐出师门;三、不得夺取先民居所灵脉,违者毁其宗门根基;四、不得收取先民信仰,违者冰封宗门百年;五、不得掳掠先民孩童,违者诛灭神魂;六、不得干预先民部落纷争,违者受雷罚之刑;七、不得泄露修仙之事,违者抹去记忆;八、不得毁坏先民文明印记,违者永世不得飞升;九、不得借捉鬼之名搜刮财物,违者罚其供奉十年;十、不得放任弟子扰人界,违者宗主一同受罚。”
十条禁令一出,殿内一片哗然。崆峒派宗主忍不住开口:“祖巫,这禁令是否过于严苛?我派弟子只是取了几块灵骨,并未伤人性命……”
“灵骨乃先民祖先所留,是其文脉传承的根基,取灵骨与刨人祖坟何异?”玄冥打断他的话,寒气让殿内温度骤降,“封神劫碎洪荒,人界是唯一能孕育文脉之地。龙宇道尊曾言,文脉不绝,则三界不灭。你们扰人界,便是在断三界的根基。”
她抬手取出一面水晶镜,镜中显现出地球华夏先民的景象:“你们看,这些先民正在学习耕种,正在制造陶器,正在创造文字。他们或许弱小,却是未来三界的希望。若你们今日毁了他们的文明,他日三界再遇大劫,便无人能承继气运,挡劫护界。”
元始天尊起身附和:“玄冥祖巫所言极是。阐教愿率先遵行禁令,若有弟子犯禁,任凭起源殿处置。”
有阐教带头,其他宗门也纷纷表态。长眉道人拱手道:“蜀山愿立誓,剑护苍生,绝不扰人界。”无当圣母也起身道:“截教已废去犯禁弟子修为,日后必严守禁令。”接引道人沉吟片刻,也点头道:“西方教即刻停止传教,赠先民物资,以赎前罪。”
见众人表态,玄冥的脸色稍缓:“既如此,起源殿便信诸位一次。”她取出数十枚玉符,分发给各宗主,“此乃‘界域监察符’,若有弟子犯禁,玉符便会发光示警。三个月后,我会亲自巡查各宗门,若有违者,休怪我不留情面。”
各宗主接过玉符,小心翼翼地收好。玄冥站起身,寒声道:“散会。记住,人界不是你们的道场,是文脉的根。护好它,便是护你们自己,护整个三界。”
众宗主齐齐躬身:“谨遵祖巫令。”
离开起源殿时,元始天尊望着玄冥的背影,对身边的广成子道:“玄冥此举,实为三界着想。若人界文脉断绝,我等修行再高,也难逃天道轮回。”广成子点头应是,心中对那十条禁令多了几分敬畏。
六、巡查诸宗,寒威震慑
三个月后,玄冥开始巡查修仙界各宗门。第一站便是崆峒派,上次那位质疑禁令的宗主早已将犯禁弟子逐出师门,还亲自前往华夏部落赔罪,送上了不少疗伤丹药。玄冥检查了崆峒派的弟子名册,又查看了界域监察符,确认无异常后,才转身离去,临走前留下一枚“聚灵珠”,以示嘉奖。
第二站是茅山派。此前借捉鬼之名搜刮财物的修士已被宗主罚去面壁,还将搜刮的财物尽数归还。玄冥特意去了那处部落查看,见先民们已重新过上安稳日子,才满意离去。
最棘手的是魔道宗。此宗弟子向来我行我素,不遵规矩,竟有修士暗中掳走三名先民孩童,欲炼“血魂丹”。玄冥找到魔道宗时,宗主还在狡辩,说“凡人贱命,炼药是其造化”。玄冥怒极,周身寒气化作万千冰刃,瞬间毁了魔道宗的护山阵:“你既不知悔改,便休怪我毁你宗门!”
她抬手祭出太阴冰棺,将掳走孩童的修士封印其中,又废了魔道宗宗主的修为:“若再敢扰人界,我便让你这魔道宗彻底从修仙界消失。”说罢,她带着三名孩童返回地球,亲手交还给部落首领。先民们对着她连连叩拜,哭声中满是感激。
巡查过半时,玄冥收到了起源殿的传讯,龙宇让她速回殿中。她加快脚步,赶回起源殿时,见龙宇正立在殿外,望着地球的方向。
“道尊。”玄冥上前躬身行礼。
龙宇转过身,目光温和:“辛苦你了。修仙界的事,你处理得很好。”他抬手一挥,殿壁上显现出华夏先民的景象——孩子们在田边嬉戏,大人们在烧制彩陶,部落首领正用刚创造的象形文字记录事情,“你看,文脉已显,这便是最好的结果。”
玄冥望着镜中的景象,眼中闪过一丝暖意:“只要各宗门遵行禁令,人界必会越来越兴盛。”
龙宇点头:“但也不可掉以轻心。总有心术不正之辈,想打人界的主意。”他递给玄冥一枚鸿蒙玉符,“此符可调动起源殿的力量,若遇难以处置的情况,可直接捏碎。”
玄冥接过玉符,郑重收好:“请道尊放心,我定会护好人界,护好这文脉根基。”
龙宇微微一笑:“去吧,继续巡查。待巡查结束,便可回殿休整,与我一同观这三界衍化。”
“是。”玄冥躬身应下,转身再次踏入修仙界的虚空之中。寒雾漫过之处,各宗门皆严阵以待,无人再敢有丝毫逾矩之举。
七、寒雾渐散,文脉长青
半年后,玄冥的巡查终于结束。修仙界各宗门皆严守禁令,再无人敢扰人界。崆峒派的弟子开始暗中护佑先民,帮他们驱赶凶兽;茅山派的修士则免费为先民捉鬼驱邪,不求回报;西方教更是送来大量的粮食种子和农具,助先民发展农耕。
玄冥返回起源殿时,龙宇正与玄空整理典籍。玄空见她回来,笑着上前:“祖巫此番巡查,真是震慑三界。如今修仙界提起你,都说是‘人界守护神’呢。”
玄冥淡淡一笑,没有说话,只是走到殿外,望着地球的方向。此时的华夏先民已学会了耕种、制陶、织布,部落逐渐壮大,形成了早期的氏族联盟。孩子们传唱着古老的歌谣,大人们讲述着祖先的故事,文明的火种正在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
“你看,这便是我们要护的东西。”龙宇走到她身边,声音温和,“弱小却坚韧,短暂却永恒。只要文脉不绝,三界便会永远承平。”
玄冥点头,耳畔的青蛇轻轻蹭了蹭她的耳廓,似是在赞同。寒雾在她身边缓缓散开,露出了身后起源殿的全貌,殿顶的鸿蒙盘流转着微光,映照得整个虚空都泛起柔和的光晕。
远处,修仙界的宗门正在传授道法,天界的星宿正在守护星辰,幽冥的轮回正在有序运转。而人界的华夏先民,正一步步走向文明的未来。玄冥知道,她的巡查并未结束,只要三界存在一天,她便会一直守护下去,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守护这生生不息的文脉。
寒雾再次凝聚,却不再带着凛冽的威压,反而多了几分守护的温柔。玄冥的身影消失在虚空之中,下一次巡查,又将开始。而这一次,她的心中,多了几分期待——期待着看到华夏文明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期待着看到三界承平的永恒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