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元年三月初,北疆 叶青军营
东方不败捧着一封密信走进帅帐,低声道:“主公,神都来的密信,是皇后娘娘派人送来的,用的是您给的专属暗号。”
叶青正对着高丽地图标注布防,闻言抬眸,接过密信拆开。信纸展开,林薇的字迹跃然纸上,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与恳切:
“主公亲启:自先帝崩后,长公主久掌朝政,帝权日弱。前番劝其完婚赴北疆,以固主公与皇室之谊,却遭其以‘丧期’为由拒之,实则欲凭朝政揽权。
今神都流言虽息,然长公主手握赈灾、京营之权,百官多依附,陛下形同虚设。臣妃深知,主公需皇室婚约稳固北疆声望,长公主若久居神都,恐日后生变,于主公不利。
属下愿助主公促成此事,唯需主公暗许 —— 京营禁军皆忠于主公,若长公主再拒,臣妃可借禁军施压。此举非为争权,实乃为主公铺路,望主公应允。”
叶青看完信,指尖在信纸边缘轻轻摩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林薇打的算盘他岂会不知?名为 “为他铺路”,实则想借禁军之力扳倒长公主,帮李煜夺权,最终巩固自己的后位。
他提笔蘸墨,在信笺上写下寥寥数语,语气冷淡却立场鲜明:
‘关于婚约,这是我跟长公主、皇室之间商量好的事儿,别人没资格说三道四。神都里您和长公主的争斗,我哪边都不掺和。京营禁军是守护大盛的国家军队,不是私人武装,谁都别想用来搞内部争斗。其他事情,你们自己拿主意吧。”
写罢,他将信交给东方不败:“用最快的速度送回神都,亲手交给皇后,让她看清楚。”
“好的我亲自去!” 东方不败接过信,转身离去。
三日后,坤宁宫。林薇捏着叶青的回信,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信纸边缘被揉得皱起。她原以为,叶青即便不直接帮她,也会默许她动用禁军 —— 毕竟长公主拒婚,对叶青而言也非好事。可没想到,叶青竟直接划了底线,不许她碰禁军。
侍女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娘娘,主公…… 主公这是不愿帮咱们吗?”
“帮?” 林薇苦笑一声,将信扔在案上,“他哪里是不愿帮,是根本不想掺和神都的事。他要的,是一个安稳的神都,一个不管谁掌权、都不敢动他北疆兵权的局面。”
她原以为,禁军忠于叶青,而自己是叶青安插在后宫的人,动用禁军不过是 “借势”。可现在才明白,叶青对禁军的掌控,远超她想象 —— 没有他的许可,别说调动禁军施压,她连京营的门都进不去。
“那…… 那咱们怎么办?王尚书还在天牢里,后党的官员也都被打压,再不想办法,长公主的权势只会更牢。” 侍女急道。
林薇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的天空,眼神渐渐沉了下来。她知道,叶青的底线已划死,动用禁军这条路走不通。而朝堂上,长公主手握赈灾、吏治之权,又有叶青 “不干预” 的态度兜底,她根本无从下手。
“还能怎么办?” 林薇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先把王尚书从牢里捞出来 —— 找个理由,说他贪墨是被下属蒙蔽,罚俸流放即可,别真的斩了,留着还有用。至于长公主那边…… 暂时别再动了,等过些日子,看看朝局有没有别的机会。”
她现在才明白,自己之前还是太急了。叶青看似不管神都的事,实则早已定下规矩 —— 可以争权,但不能乱,更不能用武力乱。她若再敢越线,别说扳倒长公主,自己能不能保住后位都难说。
高丽军营。叶青正与赵云商议高丽新兵的调遣事宜,忽然想起什么,对东方不败道:“传信给京营的周将军,让他盯紧点坤宁宫的动向,若有任何人试图调动禁军,不管是谁的命令,先扣下来,再报给我。”
叶青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他不是不管神都,只是不想亲手打破平衡。长公主掌权也好,皇后帮李煜争权也罢,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不影响北疆与高丽的稳定,他便乐见其成。毕竟,一个互相制衡的神都,才最符合他的利益。
神都的风,似乎暂时停了。林薇收敛了动作,长公主继续执掌朝政,李煜依旧做他的 “傀儡皇帝”。可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依旧暗流涌动 —— 只要叶青的底线还在,这场权力博弈,就不会真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