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骨牌、银矢与暗潮
突击小队带回的战利品和俘虏,在部落中引发了 mixed 的情绪。物资的丰足令人欣喜,尤其是那些加工精良的黑曜石刃片,证明了敌人拥有成熟的后勤体系。但那名俘虏带来的信息,却像投入水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疑虑的涟漪。
审讯由老巫主导,在她那弥漫草药气息的洞穴中进行。燧烨和岩守在洞口,听着里面时而传来的、用恐惧扭曲的语调吐出的零星词语。
“山石之心……需要祭品……很多祭品……”
“伟大的‘颅骨之王’……统治所有部落……”
“来自……西方……更强大的‘主人’……赐予力量……”
这些碎片化的供词拼凑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图景:黑曜石部落并非孤立的敌人,他们似乎臣服于某个被称为“颅骨之王”的势力,而那个势力来自更遥远的西方,并可能掌握着赋予他们这种血腥冶炼术的力量。
最关键的发现,来自对缴获物品的进一步清理。在那名小头目的随身皮囊夹层里,他们找到了一枚仅有半个巴掌大小的骨牌。它被打磨得异常光滑,呈现出一种温润的乳白色,与黑曜石部落粗糙的风格截然不同。骨牌的一面刻着一个复杂的符号:一个抽象的眼睛图案,瞳孔处却是一枚向下滴落的血珠,周围环绕着荆棘般的纹路。
“这不是他们的东西。”老巫干枯的手指摩挲着骨牌,浑浊的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这纹路……很古老,很……冰冷。我在最古老的歌谣里,听过类似的描述……‘血瞳凝视,荆棘缠身’……它与死亡和漫长的监视有关。”
与此同时,燧烨仔细研究着那支神秘第三方射出的箭矢。箭杆是一种罕见的硬木,笔直无比。箭羽是某种大型猛禽的翎毛,修剪得极尽工巧。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箭头,并非黑曜石或燧石,而是一种略带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坚硬材质,比青铜更显冷冽,打磨得光滑如镜,锋锐异常。
“这不是石头,”燧烨对围过来的陶和几位老工匠说,“但也不同于我们的铜。更硬,更轻。”他尝试用青铜小刀在上面刻划,竟只能留下极浅的痕迹。
与此同时,对那名俘虏的连夜审讯取得了艰难进展。在老巫施加的巨大压力和某种草药的催化下,俘虏的精神防线逐渐崩溃,断断续续吐露出更多碎片信息。
他不仅再次提到了“西方主人”和“颅骨之王”,还反复提及一个词——“圣所”。据他描述,那是一个“靠近咆哮之水(大河)的神圣洞穴”,是“向山石之心献上祭品、获取力量之地”,也是“孕育最强金属的子宫”。黑曜石部落最精锐的战士和最重要的冶炼活动,都在那里进行。
“圣所……”燧烨重复着这个词语,目光再次投向沙盘,结合俘虏之前提供的零散信息和老巫对地图的解读,一个位于河流转弯处、被标记为特殊符号的地点可能性越来越大。
“如果那里是他们获取那种邪恶金属的关键……”燧烨的眼神变得锐利,“那么摧毁它,比攻击十个物资点都更重要。”
压力前所未有地巨大。燧烨意识到,部落的发展必须再次加速,同时敌人的核心秘密也露出了冰山一角。
他做出了几项决定:
第一,加大自身冶炼规模,必须在敌人可能获得更多支援前,装备起更多战士。
第二,深化军事训练,设计更复杂的战术以应对强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必须尽快摸清“圣所”的虚实。他派出更多侦察小队,不惜代价也要锁定其确切位置和防御情况。
然而,暗处的潮水并未停歇。几天后,一支侦察小队带回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他们在西侧密林中不仅发现了第三方势力的新鲜标记,还在更靠近黑曜石部落活动范围边缘的地方,发现了一处被刻意隐藏的小型矿坑。坑边散落的碎矿样本,竟然也带着那种不祥的暗红色泽,只是程度较浅。
消息传回,燧烨和老巫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敌人的触角在延伸,而那双隐藏在历史阴影中的眼睛,似乎也在引导他们,或者说,在利用他们去触碰黑曜石部落真正的核心。
燧烨走到围墙边,望向西边那片更加深邃、未知的丛林。他手中紧紧握着那枚冰冷的骨牌和那支银灰色的箭矢。
敌人的轮廓逐渐清晰,而“朋友”的意图却愈发迷离。下一次行动,目标或许将不再是简单的物资,而是直指心脏——那个被称为“圣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