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第92章 长江烽火照武昌 孤城绝境挽天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2章 长江烽火照武昌 孤城绝境挽天倾

魏嘉平三年、蜀汉延熙十四年、吴太元元年(公元251年)

柴桑港的冲天烈焰与庐陵城垣的轰然崩塌,如同两记重锤,狠狠砸在东吴的脊梁之上。

长江南岸千里沃土,尽染汉帜赤红,蜀汉的兵锋,已如利剑般抵住了东吴最后的心脏——武昌。

江陵行辕,汉皇刘禅凭栏远眺,江风猎猎,吹动他冠冕上的旒珠,也吹散了眉宇间的一丝凝重。

巨大的沙盘上,代表蜀汉的赤旗已深深嵌入江东腹地。陈寿挥毫如龙,将“柴桑焚舰”、“庐陵血战”的惊世篇章,浓墨重彩地刻录于竹简之上。

“陛下!”

老成持重的费祎立于阶下,声音沉稳:“陆抗虽困守武昌孤城,然其城池坚深,士卒尚存忠勇,强攻恐非上策。且魏虏司马懿,狼子野心,必不甘坐视我吞吴。”

刘禅目光深邃,掠过沙盘上虎牢、伊阙的方向:“爱卿以为如何?”

费祎:“陆抗,江东砥柱,深谙守御之道。武昌城高池深,粮秣充足,急切难下。

我军连战克捷,然锐气不可久恃,魏寇伺机于侧,实为心腹大患。”

他的目光转向北方,“司马仲达(司马懿字)仓促退守虎牢、伊阙,非怯战,实乃老成持重,欲借天险重整旗鼓,坐观吴蜀相争,待我师老兵疲,再图渔利。”

“将军之意是围而不攻?”侍立一旁的陈抵将军问道。

“非也。”

费祎轻点沙盘上的武昌,“围,要围得水泄不通,断其外援,摧其士气!然主力锋芒,当移向更关键处。”

他指向合肥方向,

“合肥乃魏吴相争之锁钥,亦是曹爽南窥江东之跳板。我料曹爽必遣精骑出寿春,名为援吴,实欲趁乱攫取淮南之地,断我后路,或待武昌城破,抢掠江东精华。”

刘禅眼中精光一闪:“爱卿欲先发制人?”

费祎“然也。”

颔首,“请陛下敕令:

一,命张疑将军督夏口之众,严密监视武昌,深沟高垒,多布疑兵,使陆抗不敢轻动;

二,擢升陈抵为水军都督,总督江陵、武陵水师,巡弋大江,彻底锁死武昌水道,片板不得入城!

三,姜维占庐陵后,全军休整数日后,攻击豫章!抢在魏军支援前全占长江沿岸!

四,战船准备顺流东下,攻击建业!!

“善!”刘禅击掌,“便依爱卿之策!另,传旨张嶷、吕祥,柴桑新得,务必稳固,清剿残敌,安抚百姓,以为我大军东进之根基!”

武昌城内,气氛压抑如铅。

丁封披头散发,跪伏于地,泣诉柴桑惨状。

殿中诸将,面有菜色,士气低迷。

曾经雄踞江东的巨舰楼船,如今只剩江面燃烧的残骸和刺鼻的焦糊味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陆抗一身素甲,立于城楼,眺望着城外蜀汉连绵的营寨和江面上遮天蔽日的舰影。

父亲陆逊的遗志和江东的存亡,沉重地压在他年轻的肩上。他面容沉静,不见丝毫慌乱。

“柴桑失,庐陵陷,非战之罪,乃国势使然。

”陆抗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将领耳中,“然武昌尚在,长江天堑未尽失!蜀虏虽众,其志在鲸吞,必分兵以御魏寇。此乃我东吴存亡续绝之机!”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

“传令:全城戒严,坚壁清野!征发城内青壮,加固城防,多备滚木礌石、火油金汁!水门以铁索沉船阻塞,沿岸密布暗桩、铁蒺藜!

命朱异、留平二将,各率死士,趁夜以小舟潜出,联络鄱阳、豫章等地散卒义军,袭扰蜀军粮道,焚其舟楫!吾当与武昌共存亡,诸君若怀忠义,当效死力!”

陆抗的镇定与决绝,如同定海神针,稳住了摇摇欲坠的军心。吴军残部在他的指挥下,爆发出最后的血勇,日夜不息地加固着这座最后的堡垒。

武昌城,如同一头受伤的猛虎,蜷缩起爪牙,却露出了最锋利的獠牙,准备着最后的搏杀。

就在蜀汉大军依照费祎方略急速调动之际,北方的狼烟果然如期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