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首届临湖集议事会成立大会,设在集内新建的一座颇为气派的厅堂内,王伦亲自题写了“集贤堂”的匾额。

与会者约三十余人,济济一堂,可谓临湖集各方势力的缩影。

经过一番看似商议、实则主要由朱大榜引导的推举,朱大榜众望所归地当选为首任议事长。

同时,为处理日常文书杂务,又推举了一位名叫许丘的落第秀才担任常务秘书长。

此人有些才学,家境寻常,在集内以替人写状、算账为生,算是比较中立且需要倚仗梁山的人物。

紧接着,在这首届议事会上,朱大榜便按照王伦事先的授意,领着众人开始商议具体事务。

议题包括集内主要道路的拓宽与石板铺设、在各居住片区设立公共汲水点并订立用水规矩、统一集内各行业所用的度量衡器具并明确交易税则、以及筹备建立蒙学以教育集内子弟等几项关乎民生、亟待解决的要务。

一时间,集贤堂内议论纷纷,虽偶有争执,但在朱大榜的掌控与引导下,倒也初步有了些集众智、议众事的模样。

然而,当议题进行到聘请何人担任“庶务总理”,来具体执行这些决议、管理临湖集日益繁杂的日常琐事时,会场上却风云突变。

这个职位虽无品级,却关系着钱款支用、人事调度,实权不小。

各家都盯着这块肥肉,想将自己的人安插进去。

提名的人选五花八门,有士绅推举自家读过几年书的子侄,有富商举荐相熟的精明账房或退职老吏。

更有人暗中串联,隐隐形成了几个小团体,试图合力推出人选,意在抗衡朱大榜的影响。

朱大榜眼见局面几近失控,心中暗骂这些人心不足蛇吞象,忘了这临湖集是谁做主。

他强压火气,宣布暂休片刻,自己则急匆匆离席,再度赶往王伦处请示。

王伦听罢朱大榜气呼呼、带着几分委屈的禀报,却并不意外,仿佛早已料到,反而笑道。

“大榜,何必动气?此事易耳。你等既在议事会上相持不下,何不将最终选择之权,交予这临湖集众人?”

“泊主,交于集中众人,岂不是更加混乱?”朱大榜更迷糊了。

“你等可将这‘庶务总理’的招聘条件、权责范围、所需处理的要务,明白张榜,广而告之,让集内所有自觉能胜任者,无论出身,皆可前来报名。”

王伦耐心说道:“而后,择一吉日,让这些报名者,在集贤堂或开阔处当众宣讲其治理方略,并需接受台下众人,尤其是议事会成员的质询诘难。”

“最后,由在临湖集拥有房产、且有固定营生、已连续居住三月以上、年满十八岁的成年男女,无论士农工商,皆可参与投票,得票最多者,便视为众望所归,由你这议事长代表议事会正式发文聘任。”

朱大榜听了这个前所未闻的法子,只觉得头更大了一圈,觉得颇为新奇复杂,耗时耗力,远不如他们几个头面人物私下商量定了,再由王伦拍板来得爽快直接。

但他见王伦态度坚决,深知这必是泊主更深一层的布局与考量,或许意在收揽民心,或许意在打破旧规,便不敢再多言,只得领命而去。

回到议事会,朱大榜将王伦的决定一说,果然引来一片哗然。

那些自持身份的士绅觉得与贩夫走卒、工匠农户一同投票,简直是斯文扫地,有失体统。

而那些有心运作、自以为胜券在握的人家,则觉得如此一来变数太大,难以掌控。

但王伦的威望如日中天,无人敢公开挑战,众人面面相觑,嘀咕埋怨了半晌,也提不出更稳妥、更能服众的法子,只得依此而行。

这招聘“庶务总理”的告示一经在集内几处热闹场所张贴出去,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仅那些怀才不遇的落魄书生、熟稔公务的积年老吏摩拳擦掌,就连一些寻常人家识文断字、自觉有些见识和口才的子弟也怦然心动。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人人都在议论此事,揣摩着这“庶务总理”的权柄和前景。

这一日,吴月娘与庞春梅从集市口经过,也看到了那贴在木牌上的醒目标语和详细章程。

庞春梅认得几个字,好奇地歪着头念了一遍,问道:“小姐,这‘庶务总理’究竟是干啥的?听起来好像很威风?”

如今,吴月娘虽已与王进订下婚约,但她并未返回阳谷县待嫁,而是让其父吴千户在临湖集环境清雅处买下了一处带着庭院的新式住宅。

她依旧每日在集上支着那个代写书信、契约的小摊,似乎很享受这种自食其力、远离深宅大院、可以亲眼观察世间百态的生活。

吴月娘仔细看着告示上的条文,轻声解释道。

“看这职责所列,无非是处理些集内民事纠纷、管理公共事务、执行议事会决议,类似一县之令、丞,只是不管刑名、钱粮、大军而已。说白了,就是这临湖集的大管家。”

“大管家?”庞春梅眼睛一亮,突然抓住吴月娘的手臂,怂恿道。

“小姐,要不,你也去应聘试试?你看那孟玉楼姐姐,如今是梁山的总账房,观澜坊的大掌柜,多威风!还有那李瓶儿姐姐,也管着偌大一个钱庄,进出多少金银!”

“凭小姐的才学见识,论理断事,拿下这个什么‘总理’,还不是轻轻松松?”

吴月娘闻言,心头莫名一动。

她自幼读书,经史子集虽不敢说精通,但也颇有涉猎,于庶务管理、人情世故也自有一番见解,绝非寻常只知女红刺绣的闺阁女子可比。

先前反抗家中安排的婚姻,除了对对方人品的鄙夷不喜,何尝没有对那种被安排、被束缚、一眼望到头的人生的抗拒?

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面前,可以凭借自身才学,做一番实实在在的事业……

“这……不大好吧?”

吴月娘虽心动,白皙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却仍有迟疑,低声道。

“毕竟女子抛头露面,竞争公职,实在惊世骇俗,恐惹人非议。”

“有什么不好的!”庞春梅却是胆大,继续鼓动。

“告示上都说了,年满十八的成年男女皆可投票,那自然也能参选!这告示上又没写只准男子报名!小姐,机不可失啊!难道您就甘心一辈子只在这小摊上写写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