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州府之事既已暂告段落,潜龙商行分号在王德贵默许和周秀娥的精心打理下,逐渐步入正轨。

药材与“月事带”的独特优势开始显现,吸引了不少固定客源,银钱如溪流般汇入,初步达到了开辟财源的目的。

李晨深知此地不宜久留,北地基本盘更需要自己坐镇。临行前,对人员做了细致安排。

“柳掌柜,州府分号初立,秀娥虽能干,终究经验尚浅,还需你这位老成持重之人再从旁扶持一段时日。”李晨对柳城嘱咐道,“待分号彻底稳定,秀娥能独当一面之时,你再回青山镇总行不迟。青山镇那边有如烟坐镇,我放心。”

柳城躬身应诺:“主公放心,属下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周夫人,确保州府分号万无一失。” 经过此番风波,柳城对李晨的隐忍与决断更为信服。

李晨又看向铁弓:“铁弓,你的护卫队留下大半,交由周夫人和柳掌柜调遣,务必保证商行及人员安全。你精选十人,随我返回即可。”

“卑职领命!”铁弓抱拳,立刻前去挑选随行人手。

安排完商行事务,李晨带着阎媚和柳燕儿,再次前往都尉府,与刘方辞行。

刘方听闻李晨即将返回北地,直接在演武场旁的空地上摆了张桌子,放上几碟简单小菜和一坛烈酒。

“李兄弟,你我皆是行伍出身,不讲那些虚礼!来,坐下说话!”刘方很是豪爽,对李晨的称呼也已从“李巡检”变成了更显亲近的“李兄弟”。

李晨也不推辞,坦然落座。阎媚和柳燕儿则安静地坐在稍远些的地方等候。

刘方拍开酒坛泥封,给李晨和自己各倒了一大碗浑浊的烈酒,率先仰头灌下半碗,哈出一口酒气,叹道:“李兄弟,你这一走,州府又少了个能痛快说话的人!”

李晨也喝了一口,酒液辛辣,入喉如火,正是边军常见的烧刀子。“刘大哥言重了。北地边境不稳,小弟职责所在,不敢久离。”

提到边境,刘方脸色凝重起来,放下酒碗,手指蘸着酒水,在粗糙的桌面上划拉着:“是啊,边境……李兄弟你在青山镇两退突厥,打得漂亮!但老哥我在这州府,看得却更清楚。如今突厥各部虽未大举进犯,但小股骑兵渗透劫掠愈发频繁,其心叵测!王德贵那厮……”

刘方提到王德贵,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鄙夷,“只知搜刮享乐,何曾真正用心边防?军饷时常拖欠,器械老旧不堪,若非靠着边境几处险要关隘和兄弟们用命,这晋州北境,早就成了突厥人的牧场了!”

李晨深有同感:“刘大哥所虑极是。小弟在青山镇亦深感压力。突厥骑兵来去如风,擅长骑射,我军若无险可守,野战甚是吃亏。”

“正是此理!”刘方一拍大腿,仿佛找到了知音,“步兵结阵,虽能防御,却难以追击扩大战果。若要主动出击,非得有精锐骑兵不可!可养骑兵耗费巨大,王德贵那铁公鸡,怎肯拨付足额钱粮?老哥我空有抱负,却时常感到束手束脚!”

两人就边境防务、突厥战术、军队建设等问题深入交谈起来。

李晨虽来自现代,但这段时间恶补了本世界的军事知识,结合现代思维,往往能提出一些让刘方眼前一亮的见解。而刘方多年的戍边经验,对突厥习性、地理山川的熟悉,也让李晨获益匪浅。

谈到深处,刘方忍不住感慨:“李兄弟,若这晋州的刺史是你,何愁边境不宁,突厥不惧?与你一席话,胜读十年兵书!可惜,可惜啊!”

李晨心中微动,举碗道:“刘大哥过誉了。小弟人微言轻,只能守好青山镇一隅。这晋州边防,还需刘大哥这样的栋梁砥柱。日后若有用得着小弟之处,北地青山镇,必为大哥后援!”

“好!痛快!”刘方与李晨重重碰碗,将碗中残酒一饮而尽,“有李兄弟你这句话,老哥我心里就踏实了!北边有什么事,尽管派人来知会一声!只要不违背朝廷法度,老哥我能帮的,绝无二话!”

这一刻,两位同样心怀忧患、致力于保境安民的武将,在这简陋的酒桌旁,结下了一份基于共同理念和相互欣赏的深厚情谊。

刘方看李晨,已不仅仅是可利用的盟友,更是可以托付后背的同道中人。

辞别刘方,李晨一行人踏上了返回北地的归程。马车里,阎媚看着李晨,忽然道:“夫君,那刘都尉,倒是个真性情的汉子。”

李晨微微一笑,目光望向车窗外飞速后退的景物,意味深长地道:“是啊,是个可以深交的人。这晋州的未来,或许就在此类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