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 > 第205章 省委领导的关注,周国华这个同志很有想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省委领导的关注,周国华这个同志很有想法!

第205章:省委领导的关注,周国华这个同志很有想法!

聚光灯熄灭的瞬间,江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世界的噪音都随之消失了。

紧绷的脊背松弛下来,他甚至能听到自己颈椎发出的、不堪重负的轻微“咔哒”声。眼前的世界,不再是刺眼的白光和黑洞洞的镜头,恢复了会议室原有的、温和的米黄色调。

“完美!太完美了!”

张一谋导演从监视器后站起身,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兴奋。他快步走到江澈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用力摇晃着,仿佛握住的不是一只手,而是一块刚出土的稀世璞玉。

“江澈同志,说实话,我拍了这么多年片子,采访过不少专家学者、领导干部,但能像你这样,把一个宏大政策讲得如此深入浅出、层层递进、还富有哲学思辨的,你是第一个!”

江澈脸上挂着职业化的谦逊微笑,心里却在疯狂吐槽:可别了,我这就是考前突击背诵,把周书记划的重点,用自己的话复述了一遍而已。哲学思辨?那是上一世听领导画饼听多了,总结出来的屠龙术,专门用来忽悠人的。

他一边应付着张导的热情,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去瞥那个正在收拾器材的身影。

林晓把沉重的摄像机从三脚架上卸下来,单肩扛着,动作干练。她没有参与到导演和县领导们的寒暄中,只是在江澈看过去的时候,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移开,嘴角却挂着一抹旁人不易察觉的笑意。

那笑容在江澈看来,充满了赤裸裸的“嘲讽”。

她肯定什么都看出来了。她知道自己根本不是什么“灵魂人物”,只是一个被推到台前的木偶。

江澈心里一阵发虚,只想赶紧逃离这个大型社死现场。

县委办主任和宣传部的领导们,簇拥着张一谋导演,热情地邀请他们去吃接风宴。江澈趁着众人不注意,像一条滑不留手的泥鳅,悄悄从人群的缝隙里溜了出去。

他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直接溜出了县委大院。

秋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驱散了会议室里久坐带来的寒意。江澈找了个路边的长椅坐下,从口袋里摸出一包烟,点上一根,深深地吸了一口。

尼古丁带来的短暂麻痹,让他那根紧绷了一下午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下来。

他靠在椅背上,看着街上人来人往,车辆穿梭,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感,油然而生。

演完了。

总算是演完了。

这场戏,虽然演得心惊肉跳,但效果应该不错。周国华要的“展品”效果,自己算是超额完成了。那番慷慨激昂、高屋建瓴的陈词,足以把周书记“慧眼识珠、善用人才”的光辉形象,衬托得无比高大。

接下来,自己这个“展品”,就该被小心翼翼地放回库房,蒙上防尘布,等待下一次(最好永远不要有)的展出了。

从明天开始,不,从现在开始,他江澈又可以做回那个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踩点下班的隐形人了。

想到这里,江澈的心情豁然开朗。他甚至觉得,偶尔出来演这么一场戏,换来长久的安宁,这笔买卖,划算!

他惬意地吐出一个烟圈,看着它在空中慢慢消散,仿佛自己所有的烦恼,也跟着烟消云散了。

……

与此同时,一百多公里外的省城,南江省委大院。

一栋不起眼的办公楼里,分管农业和扶贫工作的副省长钱振华,正皱着眉头,审阅着一份文件。

文件是关于全省秋季农业生产情况的汇总报告,几十页的内容,充斥着各种数据和官样文章,看得他有些眼花。

钱振华今年五十有三,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最烦的就是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他将文件丢在桌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揉了揉太阳穴。

“还有什么要紧的吗?”他问向站在一旁的秘书小王。

秘书小王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人,做事沉稳干练。他连忙从一堆文件中,抽出一份比较薄的简报,递了过去。

“省长,这是省扶贫办和省电视合报送的一份材料,关于青阳县的‘林业碳汇’项目,您之前批示过要关注。”

“哦?青阳县?”钱振华来了点兴趣。

这个名字他有印象。南江省有名的贫困县,历年来的报告,不是要钱就是要政策,像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前段时间,听说他们搞了个什么新名堂,还惊动了省报。

他接过简报,快速浏览起来。

简报写得很简洁,没有太多虚话,主要是介绍了“林业碳汇”项目的由来、实施过程和最终成果——一年一千二百万的合同,让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林场,起死回生。

“有点意思。”钱振华的眉头舒展开来,“把一个老大难的包袱,变成了能下金蛋的母鸡。这个县委书记周国华,有点想法。”

秘书小王见状,适时地补充道:“省长,省台那边对这个题材非常重视,已经派了金牌导演张一谋下去拍专题片了。这是他们今天下午刚传回来的一小段采访素材,说是想请您审审调子。”

说着,小王将一个平板电脑递了过去,点开了一个视频文件。

视频的画面很清晰,显然是专业设备拍摄的。一个年轻人,坐在镜头前,背景是简单的会议室。

“就是他?”钱振华有些意外。

他原以为,能提出这种构想的,至少也得是个经验丰富、两鬓斑白的老同志,没想到居然这么年轻。

视频里,导演的画外音响起:“……您认为这个项目对于青阳县,乃至全省的未来发展,最大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钱振华身体微微前倾,他想听听,这个年轻人能说出什么花来。

视频里,江澈的声音响起,沉稳而清晰。

“……第一,是经济层面……为全省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青阳样本’。”

钱振华的眼睛微微一亮。

“样本”这个词,提得很有水平。作为省领导,他最关心的,不是一个县的得失,而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否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这个年轻人,一开口就站到了全省的高度。

视频继续。

“……第二,是社会层面……实现‘换道超车’……激发内生动力……”

钱振华的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起来。

“换道超车”,这个提法很新颖,也很精准。说到了他心里去。这些年,他一直为那些山区县的发展发愁,总觉得它们跟在发达地区后面,永远也追不上。这个提法,无疑是给所有落后地区,打了一针强心剂。

当听到第三点时,钱振华的动作,彻底停了下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战略层面……这体现的,是一种政治站位,一种执政能力,一种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

视频播放完毕,办公室里一片安静。

钱振华没有说话,他只是盯着平板电脑上那个定格的、年轻而平静的面孔,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他见过的青年才俊太多了。有的人,才华横溢,但锋芒毕露;有的人,少年老成,但暮气沉沉。

可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一样。

他的话语里,有超越年龄的格局和洞察力。他的眼神里,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邀功和张扬。那种平静,不是伪装出来的谦虚,而是一种洞悉了事物本质之后的淡然。

这哪里像个县里的小干部?这分明是个顶级的战略智囊!

“这个年轻人,叫什么?”钱振华缓缓开口。

“报告省长,他叫江澈,是青阳县委办公室的副科长。”秘书小王立刻回答。

“副科长?”钱振华的眉头又皱了起来,“只是个副科长?”

“是的。材料上说,他是今年才从乡镇调到县委办的。”

钱振华沉默了。

一个刚从乡镇上来的年轻人,就能有如此见识?

那发现他、提拔他、并且敢于采纳他这个“天才构想”的县委书记周国华,又该是何等的人物?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钱振华的脑海中升起。

他之前只觉得周国华是“有点想法”,现在看来,这个评价,太低了。

这是一种非凡的政治魄力!是一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宽阔胸襟!

在当前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场风气下,一个贫困县的一把手,敢于拍板一个没有任何先例、风险极大的创新项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他不仅敢想,还敢用人!他能从一个乡镇干部身上,挖掘出如此巨大的潜力,并委以重任,这又是何等的识人之明?

钱振华越想,心中越是激赏。

他感觉自己发现了一个宝藏。青阳县这个项目,或许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样本,更是一个干部队伍建设的样本!

“光看材料,终究是纸上谈兵。”钱振华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个来回,最终下定了决心。

他停下脚步,目光炯炯地看着秘书小王。

“给省政府办公厅打电话,就说我说的。”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果断。

“我下周,要亲自去一趟青阳县。”

“我要亲眼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

“我还要亲耳听一听,那个周国华同志,他到底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