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专的医务室,总是弥漫着消毒水、药品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混合的味道。
这里与训练场的汗水和喧嚣、课堂的理论与争辩,构成了咒术师世界的一体两面。
力量的获取与使用,往往伴随着伤痛与牺牲。
家入硝子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她如同这间医务室的定海神针,冷静、高效,带着看透生死的淡然,处理着不断送来的伤患。
然而,今天她的医务室,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
药研藤四郎敲了敲敞开的门板,打断了硝子正在书写病历的笔尖。
他穿着便于活动的便装,神情是一贯的冷静,紫色的眼眸如同精密的手术器械般,快速扫过室内简洁而专业的陈设。
“打扰了,家入医生。”他的声音平稳,没有太多寒暄,“我是药研藤四郎。听闻您是此间最顶尖的医者,有些关于战场紧急处置的经验,希望能与您交流。”
硝子放下笔,靠在椅背上,点燃了一支烟,慵懒地抬了抬眼皮,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他身上没有咒力波动,但那种冷静到近乎剥离情感的气质,以及“战场紧急处置”这个词,让她提起了一丝兴趣。
“哦?说说看。”她吐出一口烟圈,示意他继续。
药研走上前,没有在意那袅袅的烟雾,开门见山:“首先是快速止血。在无法立刻得到反转术式或现代医疗支援的极端环境下,针对动脉破裂或内脏出血,除了常规压迫,可以考虑利用能量进行局部经脉节点短暂封堵,以争取时间。”
他一边说,一边用干净利落的手势在自己手臂和躯干几个关键位置比划,那位置精准地避开了重要神经,却恰好能影响血流。
定位点穴,为了学会这一招,本丸大大小小的刀剑都被下过毒手,最后还是大将看不下去,亲自教导他点穴的手法。
当然,本丸刀剑男士们还是没能逃脱被点穴的命运。
硝子夹着烟的手指顿住了。这种方法完全跳出了现代医学框架,更像是某种古老而残酷的战场生存术,但其思路……极具实用价值。
她微微坐直了身体:“能量封堵?原理是什么?对施术者和伤者有什么具体要求或后遗症?”
“原理类似于阻断能量流动通道,间接影响物质层面的血液奔流。对施术者要求能量控制精细,对伤者……会暂时造成局部麻痹和轻微组织冻伤般的效果,但相较于失血致命,属于可接受代价。”药研解释道,语气如同在陈述实验数据。
“有意思。”硝子掐灭了烟,眼神变得专注起来,“还有吗?”
“关于咒力耗尽或反噬的急救。”药研继续道,“过度透支后,单纯的休息和补充糖分效率低下。
我们总结出一套通过特定穴位按压与呼吸引导,加速能量循环初步重建的方法,虽然无法替代彻底休息,但能显着缩短恢复意识和平稳状态的时间。”他详细描述了几个关键穴位和呼吸节奏。
硝子听得极其认真,甚至拿出本子快速记录了几笔。
作为反转术式使用者,她深知咒力耗尽的危险性与恢复的缓慢,这种方法若能验证有效,对前线咒术师而言无疑是多了条保命符。
尤其是五条悟和夏油杰这两个怎么都教不会反转术式的笨蛋!
更让硝子感到意外的是,药研甚至主动分享了一些关于“特殊能量伤害”的处理经验。“有些敌人,其攻击会留下难以驱散的能量残留,持续侵蚀伤处。”
他指的是时间溯行军,但表述得很模糊,“我们发现,利用属性相对平和的能量进行‘中和冲洗’,比强行驱散或单纯物理清创效果更好,能减少组织坏死和后续感染风险。”
药研提供了一些关于能量性质判断和中和技巧的思路,虽然隐去了具体敌人信息,但其处理逻辑让硝子大开眼界,为她思考如何应对未知咒灵的攻击伤害提供了全新视角。
这次交流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药研的逻辑清晰,表述精准,提供的每一种方法都透着在无数实战中淬炼出的简洁与高效。
硝子从最初的漫不经心,到后来的全神贯注,甚至主动提出几个疑难案例与药研探讨。两人在医学战地急救这个专业领域,找到了超越世界界限的共鸣。
硝子意识到,这位看似年轻的“老师”,在生死一线的救治经验上,恐怕拥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积累。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只是凌老师的“家臣”之一。
药研的影响力并未局限于医务室。
在训练场,或是任务归来后的复盘会议上,他那冷静客观的声音也开始频繁响起。
当灰原雄和七海建人一组进行配合训练时,药研会在一旁观察,然后在结束后平静地指出:“灰原君,你的突击意图过于明显,起步的瞬间肩部有细微的前倾,容易被预判。七海君,你的策应很及时,但站位可以再靠左半米,既能封堵对方右闪空间,也能更快应对来自侧后方的潜在威胁。”
两人一愣,仔细回想,确实如此。
灰原挠着头憨笑:“药研老师你看得真仔细!”七海则推了推眼镜,认真地道谢:“受教了。”
他欣赏这种基于观察和逻辑的分析,远比空泛的鼓励或批评更有价值。
在一次模拟对付拥有分身能力的咒灵的训练后,学生们讨论得热火朝天,却始终找不到高效破解分身的方法。
一直沉默旁观的药研突然开口:“为什么不尝试攻击地面,或者制造范围性的烟尘、迷雾?”
众人一愣。
药研冷静地解释:“分身多为视觉干扰或能量投影。直接攻击移动目标效率低。改变环境,迫使对方露出破绽,或者让分身的维持变得困难,是更优解。同时,注意聆听细微的脚步声差异和能量波动源头,真正的本体必然与其他分身有区别。”
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学生们恍然大悟,开始讨论如何将这种思路应用到实际咒术战斗中。
他的战术建议从不涉及咒力的具体运用,也从不质疑学生们的术式本身,而是从更基础的战斗智慧、时机把握、环境利用、团队配合角度进行点拨。
在药研看来,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所以没有废的术式,只有不会使用的术师。
这种纯粹基于经验和逻辑的指导,如同打磨璞玉,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们的实战效率和生存几率。
一天的训练和指导结束,夕阳将高专染成暖金色。药研藤四郎正准备离开训练场,家入硝子从医务室的方向走来,手里拿着两罐咖啡。
她将其中一罐递给药研,自己拉开另一罐的拉环,喝了一口,然后看着远处还在自主加练的学生们,语气带着一丝难得的、近乎轻松的意味:
“下次任务,”她侧头对药研说,嘴角有微不可察的上扬,“如果碰巧你也在附近的话,估计我的伤亡报告……能少写好几行。”
药研接过咖啡,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紫色眼眸依旧平静,但语气里似乎也多了一丝几不可辨的温和:
“是吗。”他顿了顿,看着硝子,“这对我们而言,就是最好的赞誉了。”
两人没有再说话,并肩站在廊下,望着笼罩在暮色中的校园,各自喝着手中的咖啡。
一种基于专业能力相互认可、目标在某个层面达成一致的、特殊而牢固的友谊,在这沉默的共处中,悄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