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彻底稳定时,数据胶囊表面的纹路已经恢复了平静。苏羽将它收进掌心,感受到金属外壳残留的余温。莉维亚的目光像冰锥般刺来,但在凯队长出示的联邦调令前,她最终只是微微颔首。
“希望特别行动队能妥善处理这次……技术故障。”她的声音依然甜美,却带着刀刃般的锋利。
四名chiron警卫随着她转身离去,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中有节奏地回响。
主控室的门完全打开,凯队长侧身让出通道。他的视线短暂掠过苏羽,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但那双眼睛里藏着只有他们能读懂的信息。
秦岚的手终于从腰后移开,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她认出那枚胶囊了。”
“她必须认出。”苏羽轻声说,目光投向主控室内闪烁的屏幕。倒计时仍在继续:【3:59:32】。
他们走进主控室,厚重的自动门在身后闭合。凯队长调出全息界面,手指快速划过几个加密协议。“你们有四个小时。chiron的高层不会坐视控制权被夺走。”
苏羽已经走向那台显示着倒计时的终端。数据胶囊被他插入读取槽,屏幕瞬间被分割成数十个信息流窗口。
“秦岚,封锁所有外部数据传输通道。”苏羽的声音平静得像在讨论天气,“凯,我需要你调取过去七十二小时内所有主流媒体的舆情数据。”
秦岚迅速移动到另一台控制台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已经在做了。但苏羽,你真的认为我们能在四小时内突破chiron的信息封锁?”
苏羽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眼睛紧盯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新闻点击率、社交平台传播路径、公众情绪指数。数字在他瞳孔中反射出细碎的光。
“不是突破。”他终于开口,“是绕过。”
他调出三组并行的数据模型。左侧是chiron集团对各大媒体的控制力分布图,中间是不同社会阶层对异常事件的接受阈值,右侧则是信息传播的关键节点分析。
“看这里。”苏羽放大左侧图表,“chiron对传统媒体的控制达到百分之八十七,但对新兴流媒体的控制只有百分之四十三。这就是裂缝。”
秦岚凑近观察那些闪烁的数据点。“但流媒体的受众群体太小众。”
“不对。”苏羽调出另一组数据,“流媒体的核心用户是十六至三十五岁群体,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九。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信息传播的放大器。”
凯队长从安全监控画面中抬起头。“chiron的公关团队已经在行动。三分钟前,他们开始推送‘技术升级’的通稿。”
苏羽点头,仿佛早已预料。“标准操作。但这次,我们需要改变策略。”
他的手指在控制台上轻点,调出之前泄露“茧房计划”时公众的反应数据。红色曲线显示着恐慌指数的峰值,蓝色曲线代表信息接受度,绿色则是二次传播率。
“上次我们犯了个错误。”苏羽说,“信息太过震撼,直接冲击了公众的心理承受底线。结果就是——大部分人会选择性地忽略或否认这些信息。”
秦岚皱眉看着那些曲线。“但我们必须揭露真相。”
“真相需要合适的载体。”苏羽调出新的算法模型,“就像强效药物需要缓释胶囊。直接注射只会导致休克。”
他开始重新配置信息包。不再是完整的“茧房计划”文档,而是经过精心筛选的片段——足以引发疑问,却不会立即造成恐慌的数据碎片。
“第一阶段,释放环境异常数据。”苏羽标记出三组经过处理的环境监测读数,“这些数字偏离正常值,但不会立刻被标记为‘危险’。足够让有心人开始追问。”
凯队长走过来,看着苏羽的操作。“chiron会立刻否认。”
“期待他们这么做。”苏羽嘴角浮现一丝极淡的笑意,“否认本身就是一种确认。”
他切换到传播时序规划界面。数十个时间节点被精确标注,对应着不同平台的活跃高峰期。
“早上七点,通勤时段,在流媒体平台释放第一波信息。这个时段的用户更倾向于快速浏览和分享。”
“上午十点,当chiron开始回应时,我们在专业论坛释放技术分析。那里的用户习惯深挖数据,会自发形成讨论社区。”
“下午三点,社交疲劳期,释放视觉化内容——经过处理的监控录像片段,去掉可能引起强烈不适的画面,保留足够的异常感。”
秦岚注视着这个精密的传播蓝图。“然后呢?”
“晚上八点。”苏羽标记出最后一个节点,“黄金时段。届时,前几波信息已经发酵,质疑声会形成自发的舆论浪潮。我们再释放最关键的那部分——能源异常与人口数据的关联性。”
凯队长若有所思。“让公众自己拼凑出真相的轮廓。”
“比直接告诉他们更有说服力。”苏羽关闭所有界面,只留下那个不断减少的倒计时,“人们更相信自已推导出的结论。”
倒计时显示:【3:12:04】
主控室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设备运转的低鸣和键盘敲击的细响。
苏羽走到全景监控墙前,注视着上面分割的数十个画面。街道上的人们行色匆匆,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一无所知。
“恐慌有自己的阈值。”他轻声说,更像是在自言自语,“就像人体对疼痛的耐受度。轻微的不适会让人警觉,剧痛却会导致瘫痪。我们要做的,是让社会机体感受到足够的‘不适’,从而主动寻求解药,而不是在剧痛中崩溃。”
秦岚来到他身边。“你计算过成功的概率吗?”
苏羽的视线依然停留在监控画面上。“百分之三十七点六。考虑到chiron的应对能力和公众的惯性思维,这已经是最乐观的估计。”
“相当悲观的数字。”凯队长说。
“但比零好。”苏羽转身回到控制台前,“而且,我还没有计入变数。”
“什么变数?”
苏羽抬起手,数据胶囊不知何时又出现在他掌心。那些纹路再次泛起微光,与屏幕上某个数据流的节奏同步闪烁。
“信息有自己的生命。一旦释放,就会在传播中变异、进化。最精密的模型也无法完全预测。”他的指尖轻触胶囊表面,“我们播下种子,然后——相信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倒计时跨过三小时的界限:【2:59:59】
苏羽启动了他精心设计的传播程序。第一个信息包像投入静水的石子,在数字世界的某个角落激起涟漪。
“开始了。”
秦岚和凯队长各就各位。主控室内的气氛陡然紧绷,如同拉满的弓弦。
苏羽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最后一遍模拟着信息传播的路径、公众的反应、chiron的应对。每一个变量都被赋予权重,每一种可能性都被计算在内。
然后他睁开眼,所有的犹豫都已消失,只剩下纯粹的、近乎冷酷的专注。
“第二轮信息包,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