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外界的传说如何渲染,“万象杂货铺”内部的日常,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顽固的、鸡飞狗跳的热闹。这种热闹,是团队活力的体现,也是这个特殊家庭维系彼此的独特方式。
清晨,阳光透过仿古花格窗棂,在布满各种冷兵器和新奇玩意的收藏室里投下斑驳的光影。周宁正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油布擦拭着他心爱的唐横刀,刀身映出他专注的神情。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保养工具,更是一种仪式,一种与老伙计的交流。
“啧,这刃线,这弧度,完美。”周宁自顾自地赞叹。
“完美到上次砍中变异藤蔓的黏液,花了半小时才清理干净?”余辉清冷的声音从旁边的情报分析区传来。他面前是数个光屏,上面流动着复杂的数据流和旧城区地下管网的结构图。他头也没抬,精准地泼了一盆冷水。
“那是战术需要!懂不懂?黏液腐蚀性强,我用刀背拍的!”周宁立刻反驳,随即反应过来,“哎不对,你怎么知道?你不是在分析坐标吗?偷看我擦刀?”
“你的自言自语分贝足够穿透据点的基本隔音。”余辉端起手边的茶杯,轻轻吹了口气,“另外,坐标初步解析完成,入口可能在一个废弃的泄洪闸门附近。”
“这么快?靠谱吗?”周宁放下刀,凑了过来。
“键盘做了初步算法优化,博士提供了历史图纸交叉验证。可信度七成。”余辉言简意赅,“具体细节等会儿开会讨论。”
“行,开完会就去活动活动筋骨。”周宁摩拳擦掌。
这时,训练区传来沉闷的撞击声和磐石低沉的呼喝。他正在进行每日的负重抗击打训练,汗水浸透了背心。厨房区域飘来淡淡的药草香,青囊一边看着火候,一边整理着她的急救包,嘴里还念叨着:“这次下去,驱虫防毒的药包得多带点,下面环境肯定差。”
信息控制中心,键盘敲击声如同疾风骤雨。他面前的多块屏幕上,一边是地下管网的3d模拟图正在逐步完善,另一边则开着几个隐秘的聊天窗口,实时“监控”着关于他们团队的民间讨论。
“嘿,最新剧情更新了哈,说老大和辉哥是为了争夺‘万象杂货铺’的所有权才天天互怼的!”键盘乐不可支地分享。
夜莺像只灵巧的猫一样溜过去,看了一眼屏幕:“切,这版本不够劲爆。我觉得应该是因为同时爱上了一个不存在的女人……”
话没说完,两片分别来自周宁和余辉方向的擦刀布和虚拟数据板(余辉直接用投影扔过去的)精准地命中了键盘和夜莺的后脑勺。
“干活!”两人异口同声,随即又互相嫌弃地看了对方一眼。
博士的实验室门打开,一股混合着臭氧和未知化学物质的气味飘了出来。博士顶着一头乱发,兴奋地举着一个巴掌大的仪器:“成功了!便携式深渊能量探测仪!精度比上一代提升了百分之三十!这次一定能找到信号源!”
千面不知何时已经换上了一套沾满污渍的工装,脸上也抹了几道油污,靠在门口:“博士,你这新发明……保险措施做好了吧?别像上次那个声波驱逐器,把整条街的狗都引来了。”
博士信誓旦旦:“绝对安全!我用了三重稳定结构!”
众人闻言,默契地默默检查了一下自己随身携带的防护装备。
神兽小呜在据点里欢快地跑来跑去,时而用脑袋蹭蹭青囊的腿讨要零食,时而跳到键盘的桌子上,好奇地用爪子扒拉虚拟键盘,引起一阵手忙脚乱,时而又溜到周宁的收藏架旁,对着一个古朴的头盔嗅来嗅去,被周宁紧张地抱开:“小祖宗,那个是唐朝的,不能磨牙!”
午饭时间,据点中央的开放式休息区更是热闹非凡。外卖点了一大堆,众人围坐一起,边吃边讨论下午的行动计划。周宁和余辉就“是直接强攻还是先侦查”再次展开例行辩论,其他人或默默吃饭,或加入战局,或(如鹰眼)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给出关键性意见。小呜则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寻找掉落的食物残渣。
这种喧闹、杂乱,却又充满生机的日常,是“万象杂货铺”的底色。无论外界是将他们视为英雄还是怪胎,无论即将面对的是下水道里的怪物还是维度裂缝后的危机,这个据点里的温暖、信任以及永不停歇的互怼,便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和最宝贵的“永久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