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到东汉当赵云 > 第271章 精骑夜渡黄河天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建安五年秋,七月流火。在袁绍“慷慨”拨付的半月粮草(实则不足量)和监军淳于琼“尽心尽责”的“协助”下,刘备、赵云所部五千精锐骑兵,终于完成了出征前的所有准备。这支被赵云倾注了无数心血、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军队,即将踏上一条充满未知与风险的征途。

出征前夜,邺城西郊大营,中军帐内灯火通明。刘备、赵云、关羽、张飞、陈登等核心成员再次密会。监军淳于琼已被刘备以“商议军机”为名请来,用美酒佳肴“盛情”款待,此刻正在偏帐由张飞“陪同”畅饮,暂时无暇他顾。

“子龙,一切准备就绪否?”刘备神色凝重,低声问道。此次南下,关乎整个集团的生死存亡,由不得他不紧张。

赵云目光沉静,点了点头:“主公放心,一切均已安排妥当。五千将士,人人双马,携十日干粮,弓弩箭矢充足。死士营三百人,已分散编入各队,由糜竺先生的心腹伙计引领,他们熟悉沿途小道暗径。”

陈登补充道:“根据最新情报,曹操主力确已集结官渡,延津对岸的防守相对薄弱,仅有于禁部下的几处哨卡。但曹军斥候活动频繁,需万分小心。”

关羽抚须道:“关键在渡河之后。一旦被发现,曹军轻骑瞬息可至,需速战速决,迅速脱离河岸区域。”

张飞虽然陪着淳于琼喝酒,心思却在这里,压低嗓门道:“大哥,子龙,那淳于琼怎么办?这厮一路上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就是个碍事的绊脚石!”

赵云眼中寒光一闪,低声道:“翼德兄勿忧。此人,我自有安排。渡河之时,便是‘送别’他之时。”

刘备会意,重重拍了拍赵云的肩膀:“一切小心!过了河,见机行事!必要时……可自行决断!” 这话,已是将前线的绝对指挥权交给了赵云。

“云明白!”赵云肃然领命。

次日拂晓,天色未明,五千铁骑悄然开出邺城,高举“刘”、“赵”字大旗,一路向南逶迤而行。监军淳于琼骑着高头大马,身着鲜明铠甲,在亲兵簇拥下,行在队伍中段,志得意满,俨然以主帅自居,对赵云等人的“恭敬”十分受用。

队伍昼停夜行,尽量避开大道,专走偏僻路径。赵云派出大量精锐斥候,前出二十里侦查清道,确保行踪隐秘。沿途遇到曹军小股游骑或哨卡,能避则避,不能避则由死士营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清除,不留活口。行动干净利落,显示出极高的军事素养。

五日后,大军抵达黄河北岸的延津地区。时近黄昏,残阳如血,映照着滚滚东去的黄河水,河面宽阔,水势湍急。对岸曹军的营寨依稀可见,巡河的舟船来回游弋。

赵云下令在距离河岸十里的一处密林中扎营休息,饱餐战饭,检查鞍具兵器,准备夜渡。他亲自带人抵近河岸侦查,选择了一处水流相对平缓、河岸有树林遮蔽的偏僻地段作为渡口。

夜幕降临,天地间一片漆黑,只有河水奔流的轰鸣声。乌云遮月,正是偷渡的绝佳时机。

子时整,密林中,五千将士悄无声息地集结完毕,人马衔枚,蹄裹厚布。赵云白袍银枪,立于阵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坚毅的面孔,低声道:“弟兄们,成败在此一举!渡河之后,便是龙归大海!随我,过河!”

“遵命!”低沉的应诺声汇聚成一股压抑的洪流。

渡河行动开始了。首先出发的是死士营中的水性佼佼者,他们身着黑色水袍,口衔短刃,背负绳索,悄无声息地滑入冰冷的河水中,向对岸游去。他们的任务是清除对岸可能存在的暗哨,并固定渡河绳索。

约莫半个时辰后,对岸传来几声轻微的布谷鸟叫——这是事先约定的安全信号。

“第一队,渡河!”赵云下令。

数百名骑兵牵着战马,沿着死士营固定好的绳索,小心翼翼地下水,向对岸淌去。河水冰冷刺骨,没过马腹,人马皆屏息凝神,唯有水声哗哗。

然而,就在第一队即将抵达对岸时,异变陡生!

下游不远处,一座曹军烽火台上,突然亮起了火光!显然,有曹军哨兵发现了异常!

“不好!” 留在北岸的淳于琼见状,吓得脸色发白,惊惶大叫:“被发现了!快撤!快撤!”

赵云眼中厉色一闪,心知绝不能让其点燃烽火!他闪电般摘下铁胎弓,搭上三支狼牙箭,弓开如满月!嗖嗖嗖!三箭连珠,如同流星赶月,划破夜空!远处烽火台上,刚亮起的火光瞬间熄灭,隐约传来几声惨叫!

“快!加速渡河!”赵云低吼。

然而,这边的动静似乎惊动了更远处的曹军。另一座烽火台上,火光再次亮起,并且迅速点燃了狼烟!一股黑烟在夜空中袅袅升起!

情况万分危急!一旦烽火传讯,左近的曹军大队顷刻即至!

就在这时,死士营中早有准备的一组人,迅速在上游不远处,点燃了几处早已堆好的湿柴杂草!顿时,一股更加浓烈、范围更广的烟雾冲天而起,迅速掩盖了那座烽火台的黑烟!

这是赵云安排的“假烽火”!用以混淆视听,让更远处的曹军无法判断准确警讯位置,为渡河争取时间!

“好!”北岸众人见状,心中稍安。

“快!快过河!”赵云催促道。大队人马抓紧时间,拼命渡河。

混乱中,监军淳于琼惊魂未定,骑着马在岸边乱转,嘴里不住念叨:“完了完了!被发现了!这下死定了!”

赵云眼中寒光一闪,对身旁一名心腹死士使了个眼色。那死士会意,趁乱悄悄靠近淳于琼的战马,用匕首轻轻在马臀上一划!战马吃痛,长嘶一声,猛地人立而起,将猝不及防的淳于琼掀翻在地!不偏不倚,后脑撞在一块石头上,顿时昏死过去。

“监军大人落马受伤了!” 有人惊呼。

赵云“急忙”上前,“关切”地查看一番,沉痛道:“监军大人伤势沉重,需立刻送回邺城救治!来人!速送监军大人回去!”

几名“忠心”的士卒(实为赵云安排的人)立刻上前,抬起昏迷的淳于琼,放入马车,在一小队人马的“护送”下,急匆匆向北返回。这个碍事的“尾巴”,终于被“意外”地清除了。

插曲过后,渡河行动继续。在假烽火的掩护下,曹军并未能及时做出有效反应。五千精锐,凭借娴熟的水性和严明的纪律,有惊无险地全部渡过了黄河天险!

踏上南岸的土地,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有种再世为人的感觉。

“清理痕迹,迅速离开河岸!”赵云不敢怠慢,立刻下令。

大军迅速消失在南岸的夜色与丛林之中。身后,只有黄河水依旧奔腾不息,以及那片渐渐熄灭的、迷惑了敌人的假烽火余烬。

精骑夜渡,险象环生,但终究成功了!他们像一把尖刀,悄无声息地插入了曹操统治的腹地。真正的考验,从现在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