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从少爷到皇帝 > 第52章 考试顾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约莫两刻钟后,何贵沐浴完毕,换上了领来的新衣——一套靛蓝色的棉布直身,虽然是最普通的布料和款式,但干净整洁,大小也合身。

当他神清气爽地回到房间时,张择端抬头一看,眼中不禁露出笑意,打趣道:“果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何兄这一换上新衣,顿时精神焕发,与先前判若两人了!”

何贵有些不好意思地整理了一下衣襟,苦笑道:“张兄莫要取笑我了,这一切,还要感谢夏王的恩典,若非如此,我何贵恐怕此生都难有一身体面的衣衫。”

他见张择端手边的书并非熟悉的四书五经,而是些《大夏律例概要》、《农政简编》、《九章算术启蒙》之类的册子,不由得好奇问道:“张兄,我曾听闻大夏科举不考四书五经,难道这吏员考试,竟然也是真的?”

张择端正色道:“那是自然,夏王与朝廷诸公皆务实政,不尚空谈,因此改革考制,早已不考那些了。

此次吏员考试,据以往惯例与官方公布的考纲,主要考察律法常识、农桑水利、基础算术等,重在考查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两人正围绕着即将到来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讨论时,房间门帘又被掀开,陆陆续续进来了三个人。

这三人的年纪与张、何二人相仿,但穿着明显更为精致些,衣料是细棉甚至带着绸缎镶边,面色红润,步履从容。

三人放下行李,其中一位面容白皙、气质沉稳的青年便主动走上前来,拱手笑道:“二位兄台有礼了,在下刘景仁,这两位是王守拙兄和胡文敏兄,我等皆来自四川,我来自夔州府,王兄来自保宁府,胡兄来自潼川州。”

何贵与张择端对视一眼,心中顿时了然,四川乃是大夏最早稳固统治的根据地,商业繁荣,民生相对富足,且未曾经历陕甘豫那般严重的旱灾与兵灾,难怪这几位的穿着气度与众不同。

两人连忙起身还礼,自报家门。

张择端热情地招呼道:“原来是三位四川来的兄长,快请坐,只是小弟有一事不解,听闻四川吏治已上正轨,招募官吏亦有时日,三位兄长为何舍近求远,要到这西安来应考呢?”

刘景仁闻言,与王、胡二人对视一眼,脸上皆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他叹了口气道:“张兄有所不知,说来惭愧,当初大夏初定四川,开科取士时,家父……唉,家父总觉得大夏乃新立之朝,根基未稳,担心若是参加了大夏的科举,他日明廷王师一旦反攻,会被视为从逆之徒,祸及家族。

因此,当时严令我不准参与。

但大夏拿下四川都将近两年时间了,明廷不说反攻四川,甚至连续丢了陕甘宁,甚至大夏即将南下湖广,家父也觉得大明完了,方才允许我参加考试!”

王守拙接口道:“我与刘兄情况类似,家中长辈亦是持观望之心,错失了当初的机会。”

胡文敏则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些许自嘲:“我却是不同,此前四川招募吏员时,我便参加了,只可惜学识不精,未能考取。

而如今四川各地官吏编制渐满,招募名额稀少,竞争激烈,听闻陕西新附,急需人手,机会更多,这才与刘兄、王兄结伴,北上碰碰运气。”

听闻几人都来自四川,对大夏的考试制度更为熟悉,何贵忍不住虚心请教道:“刘兄,适才听张兄言,大夏考试不重经义,而重实务,不知这具体是如何考法?还望刘兄不吝赐教。”

刘景仁见何贵态度诚恳,便详细解释道:“何兄客气了,据我所知,自夏王起兵伊始,无论科举还是吏员考选,便不再以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为要。

考题多围绕农桑稼穑之情、基础算术之能、律法条例之识、商贾流通之理,有时甚至会加入一些简单的钱粮核对、户籍管理,乃至根据描述推断案情之类的刑侦内容。

总之,一切以日后为官理政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导向。

而且,即便考中入选,也并非一劳永逸,若在后续任职期间,被发现能力不济、操守有亏,或考核不合格,同样会被清退。

当然,若是做得好了,”刘景仁语气转为振奋,“那待遇也是颇为丰厚的,薪俸足以养家糊口,更有各种补贴,最重要的是,晋升之路畅通。”

何贵听得连连点头,又问出一个他极为关心的问题:“多谢刘兄解惑!只是……在下还有一问,若考中吏员,日后真的还能继续升职,甚至……为官吗?”

刘景仁肯定地答道:“那是自然!绝非虚言,譬如做到令吏一职,若自觉学识能力足够,晋升途径主要有二,一是积攒一定资历和功绩后,由上官举荐,参加更高层次的官员选拔考试;

二便是在任期间,若能于本职工作上做出显着成绩,或提出利国利民之策并被采纳,立下功劳,亦可破格升迁。

我川中已有数位前辈,由吏员出身,因办事得力,已升任县中知县乃至州府佐贰官了,因此,吏员可以升迁这事,可不是空谈!”

张择端也趁机问道:“刘兄,不知这考试之中,算术一项,难度如何?主要考些什么?”

刘景仁耐心解答:“算术主要考校《九章》基础,如田亩面积计算、粮谷比例换算、工程土方估算、以及一些简单的盈亏算计。

不会太过艰深,但要求计算准确、思路清晰,我这里有本前人整理的算学笔记,若张兄需要,可拿去参详……”

几人围坐在一起,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天光,热烈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考试。

来自四川的刘景仁等人俨然成了临时的顾问,将他们所知的经验和盘托出。

通铺内,其他几位先到的士子也被吸引过来,加入了讨论。

原本略显沉闷的房间,此刻充满了求知与交流的热烈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