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青帮最后一个大佬 > 第372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2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回到位于南市的兴业公司总部,王汉彰独自一人坐在他那间宽敞却略显冷清的办公室里,窗外是天津城华灯初上的景象,但他却无心欣赏。他反复咀嚼、回味着刚才与李汉卿会面的每一个细节,越琢磨越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儿!一种隐隐的不安感,像冰冷的藤蔓,悄悄缠绕上他的心头。

李汉卿说他早就知道袁文会的下落,这话听起来合情合理,侦缉处确实应该有这个能力。但是,按理来说,凭借自己跟他现在这种密切的、互有往来的合作关系,他既然掌握了这么重要的消息,早就应该主动告诉自己袁文会这条老狗的下落,卖个人情,或者至少暗示一下。

可他并没有对自己透露过哪怕一个字,一直守口如瓶。这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个在局里死保袁文会的副局长,来头极大,权势熏天,是他李汉卿目前绝对得罪不起、不敢轻易触碰的大人物!他之前一直在观望,在权衡,不愿意为了自己而去冒那个风险。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既然他原来得罪不起那位副局长,选择了沉默和拖延,那么,难道现在他就能突然得罪得起了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官场上的势力格局,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除非有更大的外力介入,或者他李汉卿找到了更硬的靠山。

但从今天的表现来看,李汉卿的话虽然说得漂亮,但那份为难和无奈,不像是装出来的。想到这一层,王汉彰的心渐渐沉了下去。他意识到,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汉卿这把上,恐怕是过于乐观了,甚至可能是一场空等。

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王汉彰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他必须做两手准备。想到这,他按响了桌上的呼叫铃,吩咐门外的伙计:去,把安连奎安爷请来。

安连奎这个人,出身于关外绿林,是正经的东北胡子。准确的来讲,他属于绿林道上的人,跟天津卫本地的青帮、混混儿还有些区别。虽然同属在江湖之中打滚求生存的人,但绿林道上的人,生长于白山黑水之间,环境更为酷烈,行事也更狠,更凶残,更加信奉弱肉强食、刀口舔血的丛林法则,讲究的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不一会儿,安连奎那魁梧如山的身影就出现在了办公室门口。他依旧是那副大大咧咧的样子,但一双虎目中却精光四射。师弟,找我啥事?是不是那边有信儿了?他大马金刀地在王汉彰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声音洪亮。

王汉彰将心中的疑虑和盘托出,特别是对李汉卿是否真的会动手,以及那个背后副局长的担忧。他说完,眉头紧锁,深吸了一口烟,等待着安连奎的看法。

听了王汉彰的疑虑之后,安连奎非但没有紧张,反而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被烟熏得微黄的牙齿,他摆了摆那双蒲扇般的大手,开口说:师弟,你啊,就是书读得太多,想的也太多!心思太重!这毛病得改改!明面上的生意,场面上的人情往来,你当然可以听你大师兄的话,讲究个三思而后行,权衡利弊。可是这暗处的买卖,刀头舔血的勾当,那就是另一套规矩了!”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灌了一口水,继续说:“在江湖里面混,讲究的是雷厉风行,心狠手辣!这里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胜负往往就在一瞬间决定。你前怕狼后怕虎的,犹豫不决,迟早有一天得耽误了大事,把自个儿和弟兄们都搭进去!”

“上一次,就过年的时候,那个叫什么茂川秀和的日本鬼子,我说趁他喝多了宰了他吧,你非得不听!回过头来,这逼养的就给咱们下绊子。这不就是前车之鉴吗?他提起旧事,以此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王汉彰眉头蹙得更紧,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声响。安师兄,你的意思是说......咱们不能再等,要先下手为强,趁着袁文会现在还不知道李吉庭已经把他卖了,消息可能还没完全走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带人过去把他宰了?他试探着问,心里其实已经倾向于这个更直接、也更危险的办法。

安连奎闻言哈哈一笑,声震屋瓦,开口说道:啥玩意儿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咱们倒也不用这么冒失,显得咱们沉不住气!你不是已经找了李汉卿那把了吗?钱也送了,话也递了。那咱们就按江湖规矩,等足他三天!给他这个面子,也看看他到底唱的是哪一出。三天之后,你去听听他怎么说,看他怎么唱这台戏。如果他答应派人去缉拿袁文会,那正好,咱们就将计就计!

说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道狡黠而凶狠的光芒,压低了声音,咱们也悄悄派一批精干的弟兄,远远地跟在警察的后面,给他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警察在前面明着来,咱们在后面暗地里盯着。如果警察得手,那自然省了咱们的事;如果他们失手,或者那李汉卿跟咱们玩哩哏儿楞,耍花枪,故意放水,那咱们的人就立刻补上去,趁乱下手,务必结果了袁文会的狗命!这样,无论官面上那出戏怎么唱,咱们这出戏都保准能收场!

安连奎的这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让王汉彰瞬间豁然开朗,不禁为之咋舌!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这个看似粗豪的师兄,心中充满了敬佩。

安连奎不愧是老江湖,经验丰富,眨眼之间就想出了如此周全狠辣、进退有据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计策来!这计策既利用了官方的力量,又保留了自己的主动权和后手,确保万无一失。

人家想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活学活用的借刀杀人呢!相比之下,自己之前那点想法,确实显得稚嫩和被动。看来,自己在这波谲云诡的江湖中,根基还是尚浅,需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尤其是这种临机决断和布局的能力。

王汉彰一脸佩服,心悦诚服地说道:高!实在是高!安师兄,姜还是老的辣!行,那咱们就按你说的这个法子办!双管齐下,确保万无一失!我这边随时盯着李汉卿那里的动静,一有消息咱们立马就开始行动。你负责挑选人手,要绝对可靠,身手好的,家伙也要带足。这件事的具体行动,就交给师兄你全权指挥了!我只有一个要求,

他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眼神冰冷,咱们不动则已,一动,就必须要了袁文会的狗命!绝不能让他再有机会逃脱!这次,必须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放心吧!我的好师弟!安连奎猛地站起身,用力拍着胸脯,发出砰砰的响声,显示出强大的自信,那个袁文会又不是什么三头六臂!不过是个靠着日本人狐假虎威的老混混儿!想当年在关东,像他这样的角色,根本排不上号!老子带着马队,呼啸山林,杀官造反,像这种货色,宰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经验丰富得很!包在我身上,你就把心稳稳地放回肚子里吧!他豪气干云地保证道,那股绿林悍匪的霸气展露无遗。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对王汉彰而言,无疑是在极度的煎熬和等待中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他坐立不安,茶饭不思,脑子里反复推演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要知道袁文会在天津卫经营十几年,关系盘根错节,各行各业,三教九流,都渗透着他的眼线,编织着一张无形而庞大的信息网。

李成祥和李吉庭这对叔侄被抓,虽然在木器厂仓库里处理得干净,但这种事情,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有哪个环节出了纰漏,走漏了风声,让袁文会知道了这个消息,以他那狡诈如狐的性格和求生本能,他肯定会立刻做出防备,要么转移藏身地点,要么布置下更严密的守卫,甚至可能设置陷阱。到那个时候,再想对他下手,那可就难如登天了!付出的代价也会成倍增加。

最关键的是,那个负责和李吉庭接头的马三,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迟迟没有被抓住。这个不确定的因素,像一根刺,扎在王汉彰的心头。

他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不祥的预感,或许,袁文会已经通过某个未知的渠道,知道了李吉庭失手、并且可能已经招供的消息......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李汉卿所谓的,很可能扑空,甚至可能遭遇埋伏。而自己这边准备的黄雀在后,也可能变成自投罗网。这种不确定性,让等待变得更加折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