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落新貌
离开沉渊沼泽,星舟并未直接返回平原结界,而是按着风语者的指引,朝着东方人族聚居的聚落飞去。
越靠近聚落,空气中的生机便越发柔和。下方的平原上,不再是荒芜的景象,而是出现了成片的农田,田埂上插着简陋的木牌,上面用歪歪扭扭的符号标注着作物的名称——那是人族自创的文字雏形。远处的山脚下,数十座土坯房错落有致,袅袅炊烟在晨光中升起,带着烟火气的暖意。
“比想象中规整多了。”历飞雨望着下方正在田地里劳作的人族,他们大多穿着麻布衣衫,手持石锄,动作虽慢,却透着一股踏实的韧劲,“女娲造人不过千年,能有这般景象,已是不易。”
韩立操控星舟缓缓降落,落在聚落边缘的一片空地上。正在附近拾柴的几个孩童最先发现他们,起初有些畏惧,见星舟上的人并无恶意,便好奇地围了上来,睁着清澈的眼睛打量着历飞雨手中的斩仙剑和韩立的阵盘。
“是神仙吗?”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怯生生地问,手中还攥着半块野果。
风语者笑着蹲下身:“他们是来帮我们的先生。”
很快,聚落的族长——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带着几位族人迎了上来。老者身着相对整齐的兽皮,腰间挂着一串兽骨项链,步履虽缓,眼神却很清亮。“老朽见过二位仙长。”他深深作揖,“风语者已传信回来,说仙长们平定了沉渊的邪祟,人族上下感激不尽。”
“举手之劳。”历飞雨扶起老者,目光扫过聚落,“此处虽简陋,却透着生气,比洪荒许多地方都好。”
老者叹了口气:“只是我族人丁单薄,又无术法傍身,常有野兽侵扰,田地里的庄稼也时常遭虫害……若能得仙长指点一二,便是天大的福分。”
韩立闻言,看向田地里的作物——那些谷物颗粒瘦小,叶子上布满虫洞。他沉吟片刻,取出几张阵纹图纸:“我这里有‘驱虫阵’和‘丰产阵’的图样,用草木枝丫按此排列,便可驱虫增产。”他又将从蓬莱岛带的灵谷种子分出一半,“这种子经木行灵力滋养,产量比寻常谷物高两倍。”
历飞雨则走到聚落的围栏旁,见那些木栅栏挡不住猛兽,便屈指弹出几道金行灵力,注入栅栏的木桩中。木桩瞬间变得坚硬如铁,表面还浮现出淡淡的符文:“这些符文能震慑野兽,寻常妖兽不敢靠近。”
族老与族人见状,纷纷跪地叩谢,孩童们则围着发出金光的木桩欢呼雀跃。
二、教化之途
在人族聚落停留的日子里,历飞雨与韩立渐渐忙碌起来。
韩立带着族人搭建水车,引溪水灌溉农田;又教他们烧制陶器,储存粮食和清水。他绘制的阵纹图样被刻在石板上,供族人临摹学习,虽然大多人一时难以理解阵纹的原理,却能依葫芦画瓢,将简单的“聚灵阵”用在居所周围,让屋内的空气更加清新。
历飞雨则教孩童们辨认草药,哪些能治病,哪些有毒;又教青壮年打造石器,用金行灵力淬炼石斧、石矛,让工具更加锋利耐用。他还将斩仙剑的部分基础剑招简化,编练成适合人族修炼的强身之术,虽不能吐纳灵气,却能增强体魄,抵御风寒。
百草翁成了最受欢迎的人,他带着几个聪慧的族人上山采药,教他们炮制方法,聚落里很快建起了一间简陋的药庐,不少从前只能等死的小病小痛,如今都能得到医治。
风语者则发挥特长,教族人辨识鸟兽的踪迹,何时该播种,何时该收获,还将洪荒的山川地理编成歌谣,让孩童们传唱,无形中传播着生存的智慧。
一日傍晚,历飞雨坐在田埂上,看着夕阳下收工的族人扛着饱满的谷物归来,孩童们在谷堆旁追逐,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他忽然对韩力道:“你觉不觉得,人族虽弱,却比巫妖两族更有韧性?他们没有强悍的体魄和术法,却懂得合作、学习,这或许就是女娲娘娘造人的深意。”
韩立正在调试刚做好的简易日晷——用一根立杆和刻有刻度的石板组成,可分辨时辰。他闻言点头:“巫妖两族天赋异禀,反而少了这份钻研的劲头。人族从零开始,每一点进步都靠自己摸索,这种‘求存’的意志,恰恰是最强大的道。”
这时,族老捧着一卷兽皮走来,上面用炭笔记录着近日的大事:“仙长请看,这是老朽让族人记下的,何时播种,何时驱虫,都写在上面,免得日后遗忘。”
历飞雨看着那些稚嫩的文字,忽然有了想法:“我教你们文字吧。”他取来木炭,在石板上写下“人”、“田”、“水”等字,“这些字源于万物形态,学会了文字,便可记录经验,传承知识。”
韩立也来了兴致,补充道:“还可记录阵法图样和草药特性,不必再靠口耳相传。”
族老与围拢过来的族人眼睛一亮,纷纷请求传授。石板上的字迹越来越多,从简单的象形字到表达抽象含义的词汇,在星光下渐渐勾勒出人族文明的雏形。
三、巫妖来访
人族聚落的变化,很快传到了巫妖两族耳中。
这日,玄鸟部的石夯带着几个巫族战士,赶着一群牛羊来到聚落,身后还跟着妖族的熊罴精,他扛着几捆兽皮和矿石。
“飞雨先生,韩立先生!”石夯大着嗓门喊道,“族长听说人族日子好起来了,让俺送些牲口过来,还有熊罴这老小子,非要跟着来看看。”
熊罴精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玄龟长老说,人族是洪荒的新希望,让俺们多帮帮他们。这些兽皮能做衣裳,矿石能让石斧更结实。”
族老连忙迎上去,招呼族人杀牛宰羊,款待客人。巫族战士看到人族的石屋和整齐的农田,忍不住啧啧称奇;熊罴精则对韩立做的水车很感兴趣,围着转了好几圈,还让韩立教他怎么造。
席间,石夯喝着人族酿的果酒,拍着历飞雨的肩膀:“先生真有本事,这些小不点(指人族)被你教得这么能干,比俺们巫族的娃娃还勤快。”
熊罴精也道:“俺回去就跟族长说,以后多跟人族换些谷物,他们的粥比生肉好吃。”
历飞雨与韩立相视一笑,他们知道,这便是“大荒盟约”最好的体现——不再是剑拔弩张的对峙,而是互通有无的共生。
入夜,星舟停泊在聚落的空地上,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历飞雨望着人族居所窗户透出的灯火,如同散落的星辰。
“鸿钧说‘人族当出’,或许不只是因为人族能承载愿力。”他轻声道,“更因为他们能将‘善’与‘智’传承下去,这才是洪荒最需要的。”
韩立望着星空,指尖划过阵盘,盘上的人族聚落位置,正与五行灵脉的节点隐隐呼应:“人族就像五行之外的‘灵’,能将金、木、水、火、土的力量串联起来,让洪荒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远处的田地里,“丰产阵”的草木枝丫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淡淡的灵光,滋养着土地。聚落里的鼾声、虫鸣与远处的兽吼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平和的洪荒夜曲。
历飞雨与韩立知道,他们在人族聚落的停留,只是漫长教化之途的开始。但只要这颗文明的种子能在洪荒扎根、生长,终有一日,会成长为庇护众生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