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目大事商议已定,书房内凝重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岁末特有的轻松与期盼。
窗外,街坊邻居的喧闹声、孩童的嬉笑声愈发清晰,年的味道愈发浓郁。
吴荣将账簿仔细收好,脸上重新堆起笑容,对奕帆道:“四弟,正事谈完,该说说家事了。
今日除夕,昨日你嫂子知道你回来,特意备了些家常便饭,让我务必请你过去,咱们一家人一起吃顿午饭!
李达、王妈妈、小洁也都一起过去,人多热闹!”
奕帆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自穿越以来,吴荣夫妇待他如亲弟,这份情谊弥足珍贵。
他欣然应允,道:“大哥和嫂夫人盛情,小弟岂敢推辞?
正好也去给嫂夫人请安,叨扰了!”
“哈哈,什么叨扰不叨扰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吴荣大手一挥,显得格外高兴。
一行人便热热闹闹地出了书房,穿过庭院,来到了隔壁吴荣家。
吴荣的妻子赵氏已等在门口,她身着喜庆的玫红锦袄,外罩一件狐裘坎肩,虽小腹已微微隆起,行动略显不便,但脸上洋溢着将为人母的温婉光辉与节日的喜气,气色极好。
“奕兄弟来了,快请进!外面冷!”
赵氏笑着招呼,声音柔和。
奕帆连忙上前几步,拱手行礼道:“嫂夫人安好!劳您亲自相迎。”
他的目光落在赵氏腹部,敏锐地察觉到那细微的变化,不由露出惊讶而欣喜的神色,道:“大哥,嫂夫人这是……恭喜大哥!
恭喜嫂夫人!这当真是双喜临门,天大的好消息!”
他算算时间,吴荣与赵氏成亲至今不过四月出头,这进度确实令人惊喜。
吴荣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小心地搀扶着妻子,满脸都是掩不住的幸福与得意,声音都比平日洪亮了几分道:“哈哈,托四弟的福!
你嫂子争气,已有身孕三个月了!
咱老吴家,也要添丁进口咯!”
赵氏脸上泛起幸福的红晕,轻轻推了丈夫一下,嗔怪道:“瞧你,在奕兄弟面前也没个正形。” 语气中却满是甜蜜。
奕帆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连声道:“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大哥,嫂夫人,届时小弟定要备一份厚礼,恭贺我这未来的小侄儿或小侄女!”
说笑间,众人进入温暖的厅堂。
午饭就设在内堂,虽不如王府宴席奢华,却充满了家的温馨与用心。
吴荣、赵氏、奕帆一桌;
李达、王氏、小洁以及吴荣家的厨娘、丫鬟等则在隔壁堂屋另开一桌。
菜肴陆续上桌,都是地道的关中家常风味,却做得格外精致用心。
红烧肘子色泽红亮,软烂入味;
清炖羊肉汤色奶白,香气扑鼻;
四喜丸子寓意吉祥,饱满弹牙;
还有腊汁肉夹馍、凉拌三丝、八宝甜饭……琳琅满目,令人食指大动。
“来,四弟,别客气,就当在自己家一样!”
吴荣热情地给奕帆夹菜,道:“你嫂子知道你要来,特意吩咐厨房做了这几道你爱吃的。”
赵氏也微笑道:“奕兄弟在外奔波辛苦,回到家就该吃些合胃口的。
尝尝这羊肉,是庄子上今早刚送来的,新鲜得很。”
奕帆心中感动,连忙道谢道:“让大哥和嫂夫人费心了。
这饭菜看着就香,我在江南时,最想念的就是咱这地道的关中味道!”
他尝了一口羊肉,果然鲜嫩无比,赞不绝口。
席间气氛融洽,如同真正的家人团聚。
吴荣兴致极高,说起未来孩儿的种种设想,是男孩该如何教养,是女孩该如何疼爱,眉飞色舞。
赵氏则温柔地笑着,偶尔补充几句,目光不时慈爱地落在自己腹部。
奕帆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触动颇深。
他穿越至此,孑然一身,能得此兄长嫂嫂如此真心相待,实乃幸事。
他端起茶杯(因赵氏有孕,他以茶代酒),郑重地对吴荣和赵氏道:“大哥,嫂夫人,看到你们如此美满,小弟心中甚是欢喜。
愿兄嫂身体康健,愿小侄儿(女)平安降生,福泽绵长!
小弟以茶代酒,敬兄嫂一杯!”
“好!多谢四弟吉言!”
吴荣哈哈大笑,与赵氏一同举杯。
放下茶杯,奕帆看着赵氏略显不便的身形,心中一动,对吴荣道:“大哥,嫂夫人如今有孕在身,更需要热闹喜庆的气氛滋养。
不若今晚的年夜饭,就在我那边摆吧?
我院子也宽敞,正好大家一起守岁,也免得嫂夫人来回走动辛苦。
我把陈师傅和他三个徒弟,刘正镖头和他家清茹丫头,都请过来!
咱们一起热闹热闹,迎接新年!”
吴荣闻言,眼睛一亮,拍手道:“如此甚好!
还是四弟想得周到!
在你那边摆,地方大,更施展得开!
也省得你嫂子操劳!好好好!
我这就让人去通知陈师傅和刘正他们!”
他转头看向妻子,赵氏也微笑着点头,显然对这个安排很是满意。
“那就这么定了!”
奕帆笑道,“我让王妈妈和小洁多准备些食材,定要让大家吃一顿丰盛热闹的年夜饭!”
午饭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奕帆又陪着吴荣夫妇说了一会儿话,主要是听吴荣畅想未来,以及赵氏分享些孕中的趣事。
看着时辰不早,奕帆便起身告辞,他心中还记挂着另一件事——去杨员外家拜访。
“大哥,嫂夫人,你们先歇着。
我出去一趟,办点事,晚些时候直接回我那边准备。”奕帆说道。
吴荣知道他与杨芳小姐的事,会意地笑道:“去吧去吧,正该如此。
代我向杨员外问好。”
奕帆点头应下,离开了吴荣家。
心中想着那位温婉可人的杨芳小姐,脚步也不自觉地轻快了几分。
岁末的西安街头,人流如织,欢声笑语,仿佛都在为这一年一度的团圆时刻欢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