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最后一位嘉宾时,夕阳已经把北京的胡同染成了蜜糖色。林薇靠在朱漆门框上,看着嘉宾们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拐角,终于长长舒了口气,紧绷了一整天的肩膀瞬间垮下来,连带着裙摆上的海棠花纹都跟着晃了晃。胸前的铜铃被晚风拂过,发出细碎的“叮铃”声,像是在替她松劲儿。
“林总!快来帮忙收拾!”顾妍的大嗓门打破了短暂的宁静,她正蹲在地上捡散落的彩带,米白色西装沾了点灰尘也毫不在意,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却依旧笑得眼睛发亮,“今天的甜米酒也太好喝了!阿婆能不能开班教学?我要学了开店,跟咱们文创店搞‘酒+铜铃’捆绑销售!”
李萌跟在后面,手里捧着个竹篮,小心翼翼地把地上掉落的小铜铃、许愿牌捡起来,鼻尖的木屑还没擦干净,像只忙碌的小松鼠:“顾妍姐别想了!阿婆的手艺是祖传的,我都没学会呢!”她举起一个刻着“圆满”二字的许愿牌,眼里闪着光,“林姐你看,这是今天客人留下的,好多人都写了想再来体验,还有人问能不能加开周末的剪纸课!”
周浩推了推眼镜,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正快速核对今天的订单和预约信息,嘴角难得挂着轻松的笑意:“今天现场销售额破了两万,研学团队预约到了下个月,还有七家文创店发来了合作意向,比预期好太多了。”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已经把数据整理好了,晚上发给你,咱们明天可以开个短会,聊聊后续对接。”
林薇笑着走过去,接过顾妍手里的彩带:“辛苦大家了,今天都累坏了吧?晚上我请大家吃北京烤鸭,管够!”
“耶!林总万岁!”顾妍瞬间蹦起来,彩带差点甩到周浩脸上,“我要吃带脆皮的,还要蘸满甜面酱,卷着黄瓜丝和葱丝,一口一个!”
江屿从厢房走出来,手里拎着一壶温热的甜米酒,还有几个阿婆留下的桂花糕。他把东西放在海棠树下的竹编桌上,笑着说:“烤鸭我已经订好了,离这儿不远,步行十分钟就到。先喝点甜米酒垫垫肚子,别等会儿吃不下。”他给每个人倒了一杯,最后一杯递给林薇时,特意多舀了两勺米酒,“你今天说话太多,喝点润润嗓子。”
林薇接过杯子,温热的触感从手心传到心底,甜米酒的香气混着桂花的清香,让人浑身放松。她坐在竹编椅上,看着顾妍和李萌抢着吃桂花糕,周浩一边整理资料一边偶尔插句话,嘴角忍不住上扬——这就是她的团队,吵吵闹闹却永远充满干劲,从江城到北京,一路陪着她闯过无数难关。
夕阳渐渐下沉,金色的余晖透过海棠树的枝叶,在青石板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风一吹,枝头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和伙伴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动听。顾妍吃饱了桂花糕,瘫在椅子上揉肚子:“说真的,林总,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咱们能把文创店开到北京来,还这么受欢迎。”她的声音里带着点感慨,“还记得刚开始在工作室,连打样都要跑好几趟工厂,现在竟然能对接北京的非遗圈,还能办这么大的开业仪式,跟做梦一样。”
李萌点点头,手里摩挲着一个刚捡回来的铜铃:“我也是!以前我只会闷头刻铜铃,连跟人说话都紧张,现在竟然能教小朋友做手工,还能跟北京的非遗前辈交流,都是林姐和大家鼓励我的结果。”
周浩推了推眼镜,语气认真:“是林总的坚持和江总的支持,还有大家的齐心协力,才走到今天。不过这只是开始,咱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林薇喝了口甜米酒,看着眼前的伙伴们,心里满是感慨。她转头看向江屿,发现他也正温柔地看着她,眼里满是懂她的默契。“其实我也没想到,”林薇轻声说,“三年前在江城老巷摆摊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更多人知道老巷里的非遗手艺,让阿婆、陈叔他们的手艺能传承下去。现在,这个梦想不仅实现了,还延伸到了北京。”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院墙外的胡同,眼里闪着坚定的光:“北京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想把更多地方的文化融入进来。苏杭的丝绸、川渝的竹编、西北的剪纸、岭南的木雕……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非遗文化,我想把它们都带到‘南北风物集’,让这里成为一个真正的‘全国非遗交流平台’。”
“哇!林姐你太厉害了!”李萌眼睛一亮,立刻掏出速写本,开始画起了新的铜铃设计图,“我要刻苏杭丝绸纹样的铜铃,还要刻川渝竹编花纹的,让每个地方的特色都能在铜铃上体现!”
顾妍也坐直身体,眼里满是兴奋:“我来负责市场调研!每个地方的喜好都不一样,我要去实地考察,看看当地人喜欢什么样的文创产品,还要对接当地的非遗传承人,争取达成合作!”
周浩点点头,在平板电脑上记下要点:“我来做规划和预算,还要优化销售渠道,让全国的朋友都能买到咱们的文创产品。不过这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可能还要像北京这样,在其他城市也开设交流站。”
“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来。”林薇笑着说,“就像在北京一样,一步一个脚印,总会实现的。”
江屿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语气温柔而坚定:“我陪你。无论你想去哪个城市,想做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帮你铺路搭桥,跟你一起实现梦想。”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周启明老师已经答应帮我们对接全国的非遗圈资源,鼎盛文化也愿意继续加大支持,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能力,去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林薇仰头看着他,眼里闪着亮晶晶的光,用力点头。她知道,这个新的目标并不容易,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更多的奔波和付出,但只要身边有这些并肩作战的伙伴,有江屿的温柔陪伴,她就什么都不怕。
夕阳彻底落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胡同里亮起了昏黄的路灯,光影透过院门洒进来,给院子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海棠树的枝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枝头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是在为他们的新旅程祝福。
顾妍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好了好了,别感慨了!烤鸭还等着咱们呢!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明天就开始规划新目标,争取早日把‘小薇文创’开到全国去!”
“走!吃烤鸭去!”李萌拎起速写本,兴奋地跟着顾妍往外跑,鼻尖的木屑在灯光下格外明显。
周浩收拾好平板电脑,跟在后面,嘴角也带着轻松的笑意。
林薇和江屿走在最后,手牵着手,慢慢跟在伙伴们身后。晚风轻轻吹过,带着胡同里特有的烟火气,胸前的铜铃偶尔轻响,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艰辛与荣光,也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准备好了吗?”江屿低头问她,眼里满是温柔。
“准备好了。”林薇仰头看着他,眼里闪着坚定的光。
新的起点,已经启航。未来的路,或许漫长,或许坎坷,但他们会怀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坚守,带着伙伴们的信任与支持,一起奔赴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地方的非遗文化在创新中绽放光彩,让“小薇文创”的故事,在更多城市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