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初冬来得干脆,傍晚的风卷着海棠树的枯叶,在胡同里打着旋儿,刮得院门上的铜环“哐当”作响。海棠院的施工刚收尾,地面还散落着几片青石板碎屑,墙角堆着未拆封的竹编桌椅,空气里混着水泥的潮气和木头的清香。林薇裹紧了外套,蹲在天井的临时木桌旁,借着手机手电筒的光看最后一版软装布局图,指尖冻得发红,笔尖在纸上划动时,都带着点僵硬的滞涩。
施工队下班前特意给她留了盏临时吊灯,昏黄的光线下,图纸上的线条忽明忽暗,她哈了口气搓搓手,把冻得发麻的手指塞进袖筒暖了暖,又接着在“许愿牌悬挂位置”旁打了个勾——还有三天,北京交流站就要试营业了,剩下的细节容不得半点马虎。
“吱呀”一声,院门上的竹帘被风掀起,紧接着是轻轻的叩门声,不是铜环的碰撞,而是指节敲在木门上的轻响。林薇以为是工人师傅落了东西,头也没抬地喊:“王师傅?是不是忘带工具了?在厢房墙角呢!”
没人回应,反而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带着点风尘仆仆的厚重感,停在她身后。林薇心里一动,猛地回头,就见江屿站在灯笼的光晕里,身上裹着件深色大衣,领口沾着点细碎的雪花,头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眼里却带着她最熟悉的温柔笑意。
“你怎么来了?”林薇惊得站起身,手里的图纸“啪”地掉在地上,声音都带着点发颤的惊喜。她明明早上才跟他通了电话,他说江城有个重要的设计对接会,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北京?
江屿弯腰捡起图纸,顺手拍掉上面的灰尘,伸手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围巾,指尖触到她冰凉的耳廓,皱了皱眉:“怎么不进屋待着?外面这么冷,手都冻成这样了。”他另一只手拎着个保温盒,外层裹着厚厚的棉布,还带着暖意,烫得手心发暖。
“你不是说要开对接会吗?”林薇盯着他领口的雪花,伸手轻轻拂掉,“这么远赶过来,是不是没吃饭?”
“对接会提前结束了,订了最早的航班过来。”江屿笑了笑,把保温盒放在桌上打开,氤氲的热气瞬间冒了出来,裹着诱人的香气,“知道你忙着盯施工,肯定又对付着吃泡面,给你带了点热的。”
保温盒分了三层,最上面是她最爱的红烧肉,色泽红亮,酱汁浓稠得挂在肉上,还冒着热气;中间是清炒油麦菜,脆嫩爽口,撒了点蒜末提香;最下面是一小碗甜米酒,温得刚好,冒着细密的气泡。旁边还放着个小小的陶瓷碗,装着阿婆刚蒸的桂花糕,软糯的米糕上撒着金黄的桂花,甜香混着肉香,瞬间驱散了院子里的寒气。
“你还特意去阿婆家拿了桂花糕?”林薇看着熟悉的食物,眼眶一下子就热了。她在北京待了快一周,天天吃盒饭泡面,早就想念家里的味道,没想到江屿竟然记着,还千里迢迢带了过来。
“阿婆听说你在这边辛苦,凌晨就起来蒸了,让我一定给你带热的。”江屿拿起筷子,夹了块红烧肉放进她碗里,“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林薇拿起筷子,刚咬了一口红烧肉,熟悉的软糯口感在嘴里化开,酱汁的咸香混着冰糖的甜,正是她最爱的味道,眼泪就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碗沿上,溅起小小的水花。这些天的辛苦、奔波的疲惫、对家乡的思念,在这一刻都被这口热饭和眼前的人治愈了。
“怎么还哭了?”江屿赶紧放下筷子,掏出纸巾替她擦眼泪,指尖轻轻擦过她的脸颊,语气带着点宠溺的无奈,“是不是不好吃?还是冻着了?”
“好吃,太好吃了。”林薇吸了吸鼻子,哽咽着说,“就是太想你们了,想阿婆的桂花糕,想你的红烧肉,还想工作室的大家……”
正说着,林薇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动着“顾妍大喇叭”的名字,还跟着个蹦跳的表情包。她接起电话,刚想说话,就听到顾妍兴奋的声音从听筒里炸开:“林总!感恩节快乐!猜猜我们给你准备了什么惊喜?”
话音刚落,手机屏幕就切换成了视频通话,顾妍举着手机,把镜头对准了工作室的方向。屏幕里,工作室被装点得格外温馨,墙上挂着彩色的气球,桌上摆着水果和零食,顾妍穿着印着铜铃图案的卫衣,头发扎成高马尾,脸上画着淡淡的腮红,身后站着李萌和周浩,还有几个学员。
李萌扎着两个羊角辫,鼻尖还沾着点木屑,手里举着个刚刻好的“感恩”铜铃,对着镜头用力晃了晃,清脆的铃声透过屏幕传过来:“林姐!感恩节快乐!这是我特意给你刻的铜铃,等你回来挂在工作室门口!”
周浩推了推眼镜,手里拿着一张打印好的销售报表,对着镜头认真地说:“林总,总部这周的销售再创新高,‘海棠兔儿爷’系列线上售罄了,景区合作的订单也已经发货,你在这边放心,我们一定守好大本营!”
学员们也纷纷对着镜头打招呼,有人举着自己刻的铜铃,有人手里拿着写满祝福的便签,七嘴八舌地喊:“林姐感恩节快乐!”“北京交流站开业顺利!”“我们等着去北京帮忙!”
顾妍突然抢过镜头,对着屏幕挤眉弄眼:“林总,偷偷告诉你,我还藏了两盒豌豆黄,等你回来给你解馋!还有啊,市电视台的专访我们已经帮你敲定在下周五,到时候你可得好好打扮,给咱们‘小薇文创’长脸!”说着她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对了,江屿哥是不是在你身边?你让他别老霸着你,记得给我们多发点北京的照片,尤其是海棠院的样子!”
屏幕里的人笑得热热闹闹,李萌不小心把手里的铜铃掉在地上,“叮铃”一声,引来一阵哄笑;周浩无奈地弯腰帮她捡起来,嘴角却忍不住上扬;顾妍趁机对着镜头做鬼脸,还比了个爱心。
林薇看着屏幕里一张张熟悉又鲜活的笑脸,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祝福和调侃,眼泪掉得更凶了,却笑得眉眼弯弯。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这群并肩作战的伙伴,有永远支持她的家人,还有不远千里赶来陪她过节的爱人。
“谢谢你们……”林薇的声音哽咽着,却带着满满的暖意,“感恩节快乐!也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北京交流站试营业,我一定第一时间喊你们过来!”
挂了视频,院子里又恢复了安静,只有风吹过海棠树的簌簌声,还有保温盒里食物的香气。江屿递给她一张纸巾,替她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夹了块桂花糕放进她碗里:“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林薇靠在他的肩膀上,手里捧着温热的甜米酒,心里暖融融的。昏黄的灯光洒在两人身上,拉长了彼此的影子,交叠在散落着枯叶的地面上。远处的胡同里传来几声鸽哨,清脆悠扬,和铜铃的轻响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听的旋律。
“有你们真好。”林薇轻声说,声音里满是幸福和笃定。从一开始在跳蚤市场摆摊的忐忑,到工作室成立时的迷茫,再到现在双城奔波推进交流站,一路走来,她遇到过无数困难,却也收获了最珍贵的情谊和爱情。
江屿握紧她的手,指尖传递着温热的力量:“我们一直都在。”他低头看着她,眼里盛满了星光,“你只管往前冲,去实现你的梦想,我和大家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林薇抬头看着他,眼里闪着亮晶晶的光,用力点头。她知道,这个感恩节的惊喜,不仅是一顿热饭、一个陪伴、一段视频,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与支持。这份温暖,会化作她勇往直前的力量,支撑着她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风渐渐停了,海棠树的枝叶不再摇晃,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两人交握的手,和保温盒里残留的暖意。北京的冬夜虽然寒冷,但此刻的海棠院,却因为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和陪伴,变得格外温暖。而属于“小薇文创”的故事,也将在这份爱与支持中,迎来更加绚烂的篇章。
要不要我帮你补充一段江屿陪着林薇在院子里挂起第一串铜铃,两人一起憧憬试营业场景,顺便发现海棠树的枝桠上挂着个学员偷偷寄来的许愿牌的情节,让温暖氛围更持久?